《雍正十二月行乐图》之《五月竞舟》(局部)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苏轼《六幺令·天中节》 《端午》 端午节是我们国家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夏五、重五等。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习俗。 清 边寿民 《端午即景图》 77×54cm 纸本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早在《帝京景物略》中,便有端午捉蟾蜍之习的记载,所以在此画中,端午杂卉与蟾蜍并列一图,便是极为应景的了。 清 罗聘 《端午图》 1795年作 清 郎世宁 《午瑞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吴昌硕 《端午佳果》 吴昌硕《端阳景物图》 朱屺瞻 《端午清供》 朱屺瞻 《端午佳品》 齐白石 《端午美味图》 1953年作 款识 癸巳端午,白石 齐白石《五日吉祥图》1943年作 齐白石《端午咸鸭蛋》 齐白石《端午》 张大千 《端午习俗》 1979年作 款识:雄黄大蒜千年俗,簪艾悬蒲万户欢。祗有老夫枵腹坐,画符吓鬼近来难。古来午日俱画赤灵符,今无复见矣。六十八年午日戏作,八十一叟爰。 张大千 《五瑞图》 我国民间有把农历五月称为“毒月”,把五月初五叫作“毒日”。在古人看来,五月多灾多难,百毒活跃。其中的“五毒”,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更是令人望而生畏。为了对付这五种毒物,古人费尽心思找到了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五种植物,合称“天中五端”。 张大千 《五瑞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23年作 款识:癸亥(1923年)五日,仿石涛和尚画法,奉少白老长兄清玩。大千弟爰,时闲客虎林。钤印:张押、张季爰印 陈半丁 《天中五瑞图》 程十发 《端午即景》 唐云 《端午即景》 清 任伯年 《端午图》 款识:端午图。偶见冬心墨迹。山阴任颐画于海上寓斋。 清 王时敏 《端午图》 王时敏晚年为端午节所作的节令画,描绘了菖蒲、蜀葵、玉簪以及蔷薇等几种初夏的时令花卉。 吴青露 《端午佳品》 来楚生 《荔枝粽子》 |
|
来自: 明远小筑 > 《国画、西画及各种形式艺术作品、艺术名家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