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脑血管预防知识大全

 我是圭水 2020-06-27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 即“四高一多”的特点,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因此及早知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早发现早诊治尤为重要。这些危险因素有哪些呢?

1

高血压

无论收缩压还是舒张压的升高均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而且随着血压升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即使血压处于正常高值(120-139/80-89 mmHg),其危险性也高于普通人群。血压的水平与脑血管病危险性的增加呈线性关系。

2

血脂异常

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血胆固醇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呈正相关,越高风险越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呈负相关,低于正常也会增加疾病发生风险。

3

糖尿病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易发生冠心病及脑血管病,糖尿病可使动脉粥样硬化速度加快,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则增加2-4 倍。

4

不良饮食习惯及肥胖、超重

不良饮食习惯包括过多的热量摄入导致的超重和肥胖,过多的胆固醇摄入引起的血脂紊乱,过多的盐摄入导致血压不稳,大量酒精摄入可导致高血压及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等。肥胖、超重可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向心性肥胖更是其的高危因素,发生风险的增加不仅仅与重度肥胖有关,当在“正常体重”范围上限时,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就开始增加,随着体重的增加,危险性逐步增大。

5

吸烟

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已经达成基本共识,与每天吸烟量以及烟龄有关,研究显示,每天吸烟大于、等于、小于20 支烟的人群冠心病发生风险分别提高7.25倍、2.67倍、1.43倍。

6

心理社会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包括环境应激源和个性特征模式两方面。急性的应激、长期慢性紧张、个人应对环境紧张的行为等因素,沮丧和敌意等情绪因素都是独立的危险因素。

7

性别、年龄及遗传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绝经后女性发病率高于非绝经女性。40岁以上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有冠心病患者的亲属比无冠心病者的亲属患冠心病的危险增大2-3.9倍。

8

其他因素

研究显示一些特殊物质如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纤维蛋白原升高、凝血因子升高、胰岛素抵抗增强等均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病毒、衣原体等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红斑狼疮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也与心脑血管发病相关。

这些危险因素越多,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越高。2019年中国发布了《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根据性别、年龄、现居住地(城市或农村)、地域(北方或南方,以长江为界)、腰围、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当前血压水平、是否服用降压药、是否患有糖尿病、现在是否吸烟,是否有心血管病家族史(指父母、兄弟姐妹中有人患有心肌梗死或脑卒中),进行危险分层,分为低、中、高危。如果10 年心血管病发病风险≥ 10.0%,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可通过咨询专业医疗机构,通过体检等手段为自己进行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

来源:搜狐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