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统编版教材“提问策略”教学的三个“要”

 陈林细谈教育 2020-06-28

        竭诚欢迎您关注本公众号,您也可以加作者微信号“yulinjushi”(玉林居士的拼音)进入“语文老师读教交流”微信群聊

统编版教材“提问策略”教学的三个“要”

学贵有疑,这句话不仅中国的古人在说,外国的批评家也这样说。国外提倡批判性思维,强调尽可能正确思考,这样,就不得不提出问题来了。在最近的文学批评研究中,有一种理论叫作细读的,意思是要重视文本某个词或某个地方自身的意义,然后再发现文本中每一处地方(当然尤其是一些特别的地方)对整个文本的意义。如果用这样的理论阅读,就必定会提出诸多的问题来。然而,这是需要读者对自己阅读的过程有自省能力的。

用以上的观点来看提问,然后我们教学统编版教材提问策略文本,可能会有更有效果。那么我们如何落实提问策略的教学呢?我以为依然要做到三点:

第一、要鼓励孩子多轮提问。根据批评学家的理论,一个文本一般分为语词层、语象层、语义层、语形层等几个层面。而每个孩子对这几个层面会有不同的侧重点。比如,有的孩子会对语词层比较敏感,会就一些词语的意思感兴趣;对语象层感兴趣的孩子,会就文本中描写的画面或者事情感兴趣,从而发出提问;有的孩子则对文本所表达的意义感兴趣而发出提问;当然也有的孩子对文本的形式感兴趣。所以,如果只给孩子一轮提问机会的话,孩子可能只提出一个层面的问题。虽然他们可能从别的孩子的提问中领略到他没有关注到的问题,但始终没有自己跨越层面提出来的问题好,对于孩子来说,跳出自己的层面提出问题,也就算是有深度了。况且,即使在一个层面,孩子提问的轮数越多,孩子提出的问题也可能越来越有深度。统编版教材是希望孩子能够提出有深度的问题的,在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安排了提问策略教学单元后,在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又希望孩子提出“不懂”的问题,我以为,虽然只要是提出的问题,自然就是孩子自己不懂的,但在这里统编版教材更多的还是希望孩子能提出值得思考的问题。那么,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提问”教学的时候,首先从多给孩子机会提问开始。而且,还要在接下来其它单元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安排孩子进行提问,也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多轮提问。只有这样,孩子才能逐渐提出“不懂”(有深度)的问题来。

第二,要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提问。提问不是恶意的怀疑,不是认为不好,不是想办法对文本进行否定。提问需要尊重文本。如何尊重,我以为,在提问的过程中,也要提醒孩子表达自己跟文本到底学到了什么。比如《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这篇童话,首先值得学习的地方就很多。比如那种让生命自由发展的豁达态度,那种同情弱者的品质,以及童话本身所表现出来的美好想象力等等。这些,是可以在孩子提问的过程中,巧妙地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并且能够获得体验的。再比如《蝙蝠与雷达》这篇课文,科学家那种严谨的实验方式,也是值得孩子们学习的。让孩子说说自己得到了什么,或许会一下子消解了孩子们心中的问题,仿佛就冲淡了“提问”的训练了,当然不是这样的。消解了孩子们心中的问题,再鼓励他们提出新的问题,如果能提出来,这个问题一定是有深度的。当然,倘若孩子有意识地要否定课文,这当然也是一件好事情,只要有些道理,我们就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因为,我们要始终相信,没有一篇课文是十全十美的,有的课文甚至还很不完美!

第三,教师要适时呈示自己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容易的,也可以是有深度的,根据孩子们学习的状况而定。所以老师在备课时应该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将自己提出的问题列出来。比如《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我就提出了如下问题:“我似乎觉得外面发生了一些事情——我有一种预感”这句话好像在课文后面没有印证;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这句话是告诉我们怎样的生活态度呢?最后一粒豌豆为什么能让生病的孩子好转呢?作者对其它豌豆的命运到底是什么态度呢?作者把前四粒豌豆的命运插在结尾前面,好不好呢?而针对《呼风唤雨的世纪》(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这篇课文,我则提出了有点否定教材意向的问题:20世纪真的达到了这样的程度了吗?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这句话是不是要倒过来说——先物质后精神?作者用1923年的名人名言是不是很不妥妥当,因为那个时候20世纪才刚刚开始啊?

提问,是阅读过程中一种十分有用和有效的策略,学会提问题,有一定的方法,但更多的还是要长期训练,养成提问的习惯,这样,孩子才能真正学有所得,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