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食普328期:苦味,离不开的爱与恨

 卧竹轩主 2020-07-04

俺从幼儿园到小学,全部是住校,这期间从未进过菜场。食堂第一次吃莴苣,是炒熟的,很清脆,还有甜丝丝的感觉。心想这蔬菜一定也像黄瓜一样可以生吃吧。特意路过厨房,要了一根削皮尝尝。岂料生莴苣真是让人有说不出!

苦味食物

实际上,咱们吃的食物中有不少是带苦味的,比如芹菜、芥蓝、香椿、百合、茨菇、苦苣等蔬菜,苦瓜差点忘了!还有西柚、莲子、苦荞麦、菊花、巧克力、白果等,当然,还有常喝的3大饮品茶叶、咖啡和啤酒。

人类有甜酸苦咸鲜5种味觉。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甜味给人们带来愉悦感,相反苦味让人产生抗拒,通常表示食物坏了不能吃,或者有毒。比如,苹果烂了就有苦味。

人类对苦味的敏感性远超过对其他味觉的敏感性。人们对甜味的分辨率是0.5%,而对苦味的分辨率却是灵敏到0.0016%。

苦味的敏感,有利于让咱们的祖先避开了许多有毒的物质。

但另一方面,也缩小了取食范围,使他们错过了一些原本是可以吃的食物。

在长期食物短缺的年代,不断有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勇士,为族群和后代找回一些宝贵的具有苦味的食材。其中不乏某些在不断改良的栽培下减少了苦味。例如,秘鲁原始的野生番茄,就比现在的栽培品种苦166倍。

苦味敏感

人们对于苦味的敏感性存在很大差异,最初是由对苯硫脲的味觉差异发现的。一些人感觉苯硫脲很苦,另一些人则是对其毫无感觉的”味盲“。

由此证明了人类有两类苦味受体,是基因不同造成的。

中国的汉族苯硫脲味盲者占比9%,而西方白种人为28%。有的民族则高达34%!

DNA亲子鉴定法诞生之前,就曾经用苯硫脲尝味试验来作为亲子鉴定的参考之一。

味觉地图

还有个流行了几十年的味觉地图学说,认为人的舌头不同部位对味觉有分工。

比如舌尖甜,舌根苦,舌边酸,舌面咸

经过了严格的试验,证明这个说法完全是错误的。舌头的任何部位都分布各种味觉受体,并不存在分布差异。

因此苦味并不局限与舌头的某一区域,也不仅限于上颚咽部都有能感受苦味的受体。

甚至鼻腔中同样存在感知苦味化学物质的受体,在中药打粉间待过的人都有体验。

这有利于保障一旦空气中存在有毒物质,可屏息杜绝吸入肺部。

苦味来源

植物中的苦味化合物,主要的来源是生物碱糖苷类萜类等。我们所吃的食物,多多少少都含有这些化合物。只是有些含量太少感觉不明显。

这些苦味物质大多对人体具有一定的生理作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可成为药物毒物。这也是大多数中药味苦的原因。

生物碱

比如,茶叶、咖啡中的苦味物质有咖啡碱茶碱可可碱嘌呤类生物碱。药物黄连素就是小檗碱

糖苷

柑橘皮中的主要苦味物质为柚皮苷新橙皮苷属于糖苷类。苦杏仁的苦味来自苦杏仁甙

萜类

俗称苦味素的一大类植物成分就是萜类。比如苦瓜中的苦瓜素就是三萜化合物

另外如青蒿素穿心莲内酯等,都是味道极苦的萜类

动物中最常见的苦味物质是胆汁,杀鱼不小心碰破了鱼胆,整条鱼的肉都苦不堪咽。动物的肝脏、蟹黄中具有的微苦,也是其中的胆汁成分,尽管极其微量。

苦味降低

大家知道咖啡中加牛奶或伴侣,可明显降低苦味感。人们想到,降低一些药液的苦味对婴幼儿喂药可大大提升依从性

少量苦味可提升食欲,一旦超过阈值就抑制食欲,这也是所谓吃苦瓜能减肥的直接原因,可令人食欲大减。大多数人在烹饪中摸索如何使苦瓜的苦味减少的方法。

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药学专家就开发出一系列可抑制苦味的物质,是由牛奶和大豆提取的成分合成的脂蛋白

2003年美国的科学家发现,人乳汁中提取的单磷酸腺苷AMP,可麻痹味蕾对苦味的感知,阻滞苦味传导到大脑。该成分已被批准作为食品添加剂,加入到咖啡或罐装柑桔类水果中抑制苦味。

目前已经找到了20多种苦味抑制剂,用于食物、饮料和药品中。

苦味剂

人类对苦味的爱恨情仇,达到了情感交织,难以割舍的地步。

有的食物苦味是天生的,如苦瓜、咖啡。但有的是人们有意加入的,如啤酒中所加的酒花。

人们甚至对某些食品的苦味有特殊的偏好。比如巧克力、苦艾酒等。

然而有些场合,人们对苦味的需求并非基于嗜好,而是特殊用处。于是某些苦味剂应运而生。

苦味剂

是一种添加于产品中,使其带有苦味的化学制剂。主要用途有厌恶剂模拟剂驱散剂

目前最常用的苦味剂是号称苦精苯甲酸那铵

厌恶剂

是一种为防止人们摄入有毒有害物质而广泛使用的化学品。

比如在含有甲醇的工业酒精,乙二醇等溶剂中,添加少量极苦的厌恶剂可防止误食。

添加于塑料、橡胶等玩具制品中时,能抑制误食和啃咬,是非常有效的儿童阻食剂

模拟剂

在新药研发过程中,要做临床试验,必然要用到对照品,也就是一种“模拟药物”,味道和气味都要尽可能与试验药物相同。其中很多对照药物需要苦味剂

在另一些治疗过程中,使用的安慰剂(placebo)中,往往就是在淀粉中加入苦味剂进行模拟的。

驱散剂

警方用于驱散人群聚集。

苦精

苯甲酸那铵

鸡尾酒中最常用的天然苦精是从40种草药提取的成分,每次配制时加几滴。

化学合成的苦精则是苯甲地那铵也叫苯酸苄铵酰胺

苯甲地那铵是目前已知最苦的苦味剂,溶液浓度达0.003%便难以忍受。它的苦味度是之前曾常用的苦味剂金鸡纳霜(奎宁)的1000倍。

我以前讲课,常教给学员对付婴儿咬手指的办法就是在小手上涂点奎宁。千万别抹辣椒油啊,揉到眼睛里可不得了!

现在有了更好的苯甲地那铵,此物也被用到指甲抛光剂中,不过是为了避免大人咬指甲。

日本任天堂曾开发的一款游戏卡带,体积非常小。为防止熊孩子吞咬,在卡带上面涂了此物。一经推出,各大游戏玩家的评测纷纷变成了“诉苦大会”。

苯甲地那铵是1958年苏格兰的一位研究人员发现的。原本是为了合成新的局部麻醉药,结果发现这货实在太苦,于是乎就作为苦味剂而广泛使用了。这种例子太多了:

  • 研发染料,出来了磺胺药;

  • 寻找抗过敏药,找出了镇静药氯丙嗪;

  • 合成阿托品类解痉药时,意外合成出麻醉性镇痛药杜冷丁;

  • 开发心血管药物,成就了万艾可!

  • ……

苦精目前在日常生活用品中随时可见其存在,比如一些儿童玩具、沐浴露、洗发精、汽车防冻剂中。

不过,很多动物对苯甲地那铵的敏感度远远低于人类,喵星人甚至尝不出它的味道。

还有啮齿类和鸟类动物也不敏感。因此在一些灭鼠药中加入苯甲地那铵,既可避免人类误食,又丝毫不影响对鼠的诱杀。

还记得“苦入心”的说法吗?我无法理解这个玄虚概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