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时不时会有一些新奇蔬菜登堂入室。除非嘴一点也不馋的人,大多数人总喜欢尝尝鲜的。对于新晋菜蔬,吃不吃无所谓,了解一下没有坏处。比如超市里新出现的芝麻菜,别误认为是加了芝麻的菜。 芝麻菜 十字花科 芝麻属。原生地在地中海地区。因全株有类似芝麻的香味,故名芝麻菜。又叫紫花南芥、芸芥、德国芥菜、飘儿菜等,维吾尔语称坤局提。 这个菜在英国叫rocket,因此也被翻译成火箭生菜。 说它像芝麻,其实仅仅是闻着香,吃到嘴里却是像萝卜皮般的辛辣,咀嚼后又有芥茉似的冲鼻感。 含芥子油,本来就是十字花科的共性,有多有少而已。 不过,这个菜在东北,以及山东某些地区却叫臭菜。大概是物极必反,放多了气味太浓,反而有点像便便的味道。 云南也有个臭菜,学名羽叶金合欢,为豆科植物,与芝麻菜是两回事。 新吃老菜 说它新,是从1990年,才在世界范围内开始掀起吃芝麻菜的热潮,也就20多年。先是风靡全美,再延伸到世界各地。尤其是一些机构发布了有关它的营养报告,更激起了推波助澜作用。从这时起,芝麻菜才开始了商业化种植。 国内也是本世纪初开始引种的。先是在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周围落脚,产品配送给各个酒店,尤其是西餐厅,多余的送往大超市特菜专柜。随后逐渐蔓延到其他地区。 野生植物历来是传统医学重点关注的对象,传统西医也和传统中医在这方面没什么两样。由于芝麻菜口味刺激,在其原产地意大利,被认为能壮阳,中世纪时曾被当成春药。为此当时一些修道院禁止种植此菜。 英国是在伊丽莎白时代传入的,再随着殖民路线,传入了美国。现代医学建立后,这种迷信也随之破灭。 此菜虽诞生在意大利,但在中国民间很早也有了。芝麻菜一进到中国,也是作为药食兼用的野生植物,分布于我国于东北、华北、西北以及江苏、四川,云南等地。 民间药用,主要在止咳、利尿和健胃方面。其种子可榨油,也可药用,常用于代替葶苈子,又可作为芥末子食用。偶尔也以嫩茎叶作为充饥的野菜。 芝麻菜未必有多大特殊的治疗作用。但其所含营养素值得关注,尤其是富含叶酸和胡萝卜素等。加之其特殊口感,很快被人们接受。 主要生吃 芝麻菜可长到90厘米高,不过这么高已经老了,只能开花留籽用了。一般在20多厘米吃幼苗或嫩叶。抽薹后,也可采收菜薹吃,或采集花蕾入馔。 芝麻菜嫩苗口感滑嫩,可炒食、上汤,还可以包饺子,和荠菜一个用法。但最主要的吃法是生吃。西方叫沙拉,东方叫凉拌菜。 西餐中,芝麻菜已经是沙拉的主料之一。口感香脆,色泽悦目,清香味美。苦中带一点呛辣,嚼到快咽下喉咙时可品出芝麻余香。 ![]() 芝麻菜特有的辛辣和鲜香,赋予它既是蔬菜,又兼具调味的身份。 ![]() 沙拉往往是蔬菜和水果组合,有了芝麻菜,可使这种组合显得格外协调,所以非常受欢迎。比如与无花果、牛油果或小萝卜等搭配,再加点松仁、碧根果仁等,淋点果醋。简直可以调动起所有的味觉,非常富有层次感。 换上梨和樱桃番茄、洋葱等都是家常做法。 芝麻菜与奶酪一起夹在汉堡包中,也是绝配。 ![]() ![]() 芝麻菜具有的香辛味,与肉类搭配效果不亚于黑胡椒。其独特辣口,更能吊出牛肉的香味,两者搭档,相得益彰。 ![]() 中餐做凉拌菜,可以任意发挥个人的想象力。最简单的吃法莫过于沾酱佐餐。 吃芝麻菜时,要去除根和纤维茎。为了保持外观鲜亮,不要长时间浸泡在水里。 ![]() 特菜供应 芝麻菜在超市里作为特菜供应,因其价格和售卖方式,很容易让人们把它当成娇宠。 ![]() 其实它原先就和蒲公英、马齿苋一样,是一种野菜。芝麻菜耐旱,也耐贫瘠,随便荒地就可很好生长。 因口味辛辣,用量较少,自家吃随意种一小片就足够用了。 ![]() 目前芝麻菜除了野生,栽培品种有花叶、小叶和板叶等品种。 ![]() 江南一般在3月份种植,40天即可收获头茬,北方稍晚。半年内可连续收获4、5茬。各地也可在大棚里栽培。一旦开花也就老得生吃咬不动了,但烧汤、做馅还凑合。 芝麻菜以生吃为主,这正好为有机种植提供了途径。加上全链条生鲜加工,价格当然要上去了。 芝麻菜嫩叶不容易保鲜,冷藏条件下最多保存3天。常温下,需要带根并浸泡在水中,才可以保持新鲜1-3天。 ![]() 芝麻菜的种子还可以用来做成芥末,也是味道很浓的调味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