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相思——从白居易到纳兰,从唐朝到清朝,一首跨越千年的相思情

 昵称32901809 2020-07-12

千年相思曲,滴滴相思泪。思人也,思乡也,思情也。

也许很多人对《客从远方来》这首被南朝萧统编入《昭明文选》的汉末古诗并不熟悉,甚至都没有听说过,但是只要说出从此诗中凝练升华出的那首词牌名,我想你就能脱口而出说出几句: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或者是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又或者是

吴山青,越山青 ,两岸青山相送迎

长相思——从白居易到纳兰,从唐朝到清朝,一首跨越千年的相思情

客从远方来

长相思这首诞生于东汉末年无名氏之手,唱响于盛唐教坊里的古词曲,从唐到清,从白居易到纳兰性德,跨越千年的时光,数不清的词人吟唱,也不知唱出了多少离人泪。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长相思——从白居易到纳兰,从唐朝到清朝,一首跨越千年的相思情

白居易

读白居易的诗,从来都像是在哼一首时下流行的小曲,朗朗上口老少皆宜,没有生僻的字,没有难懂的典故,读过之后只会流下一段又一段挥之不去的佳句。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白发生来三十年,而今须鬓尽皤然'...似此流传千年,如今读来依然荡涤人的心灵。

长相思——从白居易到纳兰,从唐朝到清朝,一首跨越千年的相思情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长相思调从诞生起就被词人喜爱,许多大家都曾用过此曲,但大部分都是写女子怀念出门在外的丈夫的,而白居易这首《长相思》则是写怀念自己的侍妾樊素。樊素是白居易的侍妾,善歌《杨柳枝》,因又名《杨柳》。后来因为某些原因离开白居易南下回自己的家乡杭州,白居易在《别柳枝》绝句中说道,“两枝杨柳小楼中,袅袅多年伴醉翁。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可见白居易对樊素的离去非常伤感。这首《长相思》词也表达了相同的情感。

红满枝,绿满枝,宿雨厌厌睡起迟。闲庭花影移。

忆归期,数归期,梦见虽多相见稀。相逢知几时?

长相思——从白居易到纳兰,从唐朝到清朝,一首跨越千年的相思情

冯延巳

这是南唐宰相冯延巳的一首长相思曲。南唐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朝廷。治国不行,打仗也是屡战屡败,然而他的几任帝王却是多才多艺,其重用的文人也是冯延巳一样的才子。南唐开国之时,先主李昪(bian)因冯延巳多才艺、文章妙,因此任命他为秘书郎,与太子李璟(后主李煜的父亲)交好。后来李璟登基,冯延巳也登上了宰相的宝座。冯延巳虽然有才艺但好像并不适合当官,任职宰相期间也没有什么政绩,后来在内斗中几起几落。公元960年,罢相两年的冯延巳去世,也就是在这一年北宋王朝建立。961年李璟去世,后主李煜继位。

陆游《南唐书·冯延巳传》记载:“鸿笔藻丽,十生不及君;诙谐歌酒,百生不及君;谄媚险诈,累劫不及君。”抛开人品不说,看得出冯延巳确实多才艺,善文章,诙谐幽默。除此之外他又工书法,《佩文斋书画谱》列举南唐十九位书法家的名字,其中就有冯延巳的大名。他的诗也写得工致,但流传下来的仅有一首。不过冯延巳最著名最有成就的,还是词。其词的特点,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因循出新。所谓“因循”,是说他的词继承花间词的传统,创作目的还是“娱宾遣兴”,题材内容上也没有超越“花间词”的相思恨别、男欢女爱、伤春悲秋的范围。所谓“出新”,是说他的词在继承花间词传统的基础上,又有突破和创新。

花间词以温庭筠为鼻祖,温庭筠和韦庄是《花间集》中的主要作家。花间词风香软,落笔多在闺房,以堆砌华艳的词藻来形容妇女的服饰体态,开历代词作之先河,其中也不乏一些好词句,如:'水精帘里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花间集》得名于花间词人张泌的《蝴蝶儿》词“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

冯延巳在表现爱情相思苦闷的同时,还渗透着一种时间意识和生命忧患意识。他在词中时常感叹人生短暂、生命有限、时光易逝。表现人生短暂的生命忧患意识,因此希望在有限的人生中充分享受爱情的幸福,在短暂的青春期及时享受爱情的欢乐,可偏偏“别离多,欢会少”。爱情失落的苦闷中又包含着一层生命短暂的忧患,这既强化了爱情失落的苦闷,也表现出了人生的悲剧,从而丰富了词作的思想内涵,提升了词的思想境界。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长相思——从白居易到纳兰,从唐朝到清朝,一首跨越千年的相思情

词中之帝-李煜

在冯延巳去世的第二年,南唐主李昪(bian)去世,其子李煜继位,世称‘李后主’。李煜在词上的成就我想怎么评价都不为过吧,只是人们在赞叹他诗词的时候也常常会记起他另一个身份,“亡国之君”。如果后主知道不知作何感想,也许会大吼一声:“我天生就是个写词的,当皇帝不是我的追求!”。斯人已去,我们不必饶舌。

李煜词的语言锤炼功夫很深,他善于用单纯明净、简洁准确的语言生动地再现物象,展示意境。在这首词里,作者写思妇眺望丈夫的归路,景物的描写跟着她的目光由近及远渐次展开。“一重山”是近景。“两重山”是远景,“山高天远烟水寒”则是天际景色。再如“山远天高烟水寒”句,自然明朗,形象丰富,立体感强,境界阔远,并且景中蕴情,耐人寻味。

《新刻注释草堂余评林》在词调下题作“秋怨”。这“秋怨”,便是统贯全词的抒情中心。虽然通篇未曾出现“秋”、“怨”字眼,但仔细吟诵一遍,便会觉得“秋怨”二字确实最为简洁、准确地概括了本词的旨意。对这首词,前人评价颇多,其中以俞陛云之说为精当:“此词以轻淡之笔,写深秋风物,而兼葭怀远之思,低回不尽,节短而格高,五代词之本色也。”

长相思——从白居易到纳兰,从唐朝到清朝,一首跨越千年的相思情

山远天高烟水寒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从白居易到纳兰,从唐朝到清朝,一首跨越千年的相思情

山一程,水一程--纳兰

人们常说,诗被唐人写尽,词又被宋人写尽,使得后人再无诗词可写。的确,宋之后,好词也屡有出现,但能称为一代词人的似乎没有,直到清初,一个关外之人写的词竟然让大师王国维赞叹:'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嘈杂的声音打碎了思乡的梦,想到远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这首词以白描手法,朴素自然的语言,表现出真切的情感,是很为前人称道的。词人在写景中寄寓了思乡的情怀。格调清淡朴素,自然雅致,直抒胸臆,毫无雕琢痕迹。

纵观纳兰性德的词风,清新隽秀、哀感顽艳,颇近南唐后主。而他本人也十分欣赏李煜,他曾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李后主兼而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此外,他的词也受《花间集》和晏几道的影响。

长相思——从白居易到纳兰,从唐朝到清朝,一首跨越千年的相思情

长相思

思一程

念一程

远眺栏杆泪渐蒙

遥遥望夜空

风一更

雨一更

静对轩窗月不明

喃喃似有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