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近阳明子

 智能人做超人 2020-07-16

认识一个人:

  “以绝世之资倡其新说,鼓动海内外,集心学之大成,崛然而起,门徒遍天下,成一代圣哲”。他精通儒家、道家、佛家,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七年(1528年)。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故称之为阳明先生。

精进学习、自我否定并自我超越

阳明先生内在思想的形成,是在不断精进的学习中磨砺、不断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的过程中锻造,以及在任上各地传道授业解惑途中的沉淀与升华。

先是专心词章;继而遍读朱熹之书,循序格物,无所得入;后,出入佛老之道,学经三变而使得其门;学成之后,又经过诚意为学宗、专注致良知、超狂成圣人三变,所操益熟,所得益化,时时知是知非,时时无是无非,开口即是本心,如赤日当空,而万象毕照。

专心词章:王阳明自幼聪异,涉猎广博,擅长诗赋文章,早在11岁赴京途中,途经金山寺时即能对客赋诗,后来在父亲的督导下学习经义,博览经史子集,词章功夫大进。22岁会试落第后,回乡结诗社,对弈联诗。28岁进士及第后,与当时文坛巨子李梦阳、何景明等交游,仿古诗文颇享赞誉。由于专心辞章,遍读文献,博览子集,以致31岁时便积劳成疾,他曾叹道:“焉能以此有限精神为无用之虚文”,从此淡于词章,而有志于心性之学。

笃信朱学:王阳明少时就立志“读书学圣贤”,18岁赴江西成婚归家途中,拜谒明初大儒(吴与弼)弟子娄谅,“宋儒格物之学,谓为圣人必可学而至,遂深契之”。中举后,遍求朱子(朱熹)之书读之,端坐省言,以仿圣人气象。

一天,根据朱子所言“一草一木皆至理”,便以父亲官署中的竹子为对象,冥思苦想,以探究“格竹子”的道理,到第七天便支撑不住而放弃。27岁时读朱子“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感觉以前探讨虽博,但没有尝试“循序以致精”,改变自己尝试“循序以格物”,收效颇好。

但总感到外物的事理与自己的本心,终若判然为二,无法契合。沉郁久思,旧病复作,深感自己没有圣贤的天分,消沉之余,转而入于佛老,从此与朱学分道扬镳。

出入佛老:王阳明赴江西完婚之时,就曾进入道观-铁柱宫,叩问养生之道,学习导引之术,与道士对坐忘归。笃信朱学、格物究理致病后,回到家乡休养,又对道教产生浓厚兴趣,“遂有遗世入山之意”。做官后奉命到江北,游九华山无相寺、化城寺。后在会稽山筑室阳明洞,静坐修炼。后又游历西湖诸寺院,接触了禅宗切身顿悟的思想方法,但又依恋亲情,反对佛教“出世弃伦”的主张。34岁时,与陈献章的弟子湛若水一见订交,遂摒弃佛老之学,共同倡明圣学。

归宗儒学:“龙场悟道”是王阳明学术思想的转折点。1508年,他在偏僻荒蛮的贵州龙场驿站,“居夷处困”,日夜端坐澄默以求静一;久之,胸中洒落,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并以此说与五经相印证,莫不吻合,于是写下《五经臆说》。至此以“求理于吾心”否定了朱子的格物以穷理的认识论,长期以来困扰着他的事物之理与自我本心判然为二的疑团终于释然,从而奠定了自己的心学基点。

阳明先生的格物致知

阳明先生的 “龙场悟道”是对朱熹式“格物致知”的重新解析,由此捕获了“心即理”的心学法则。

阳明先生的“格物致知”通俗而言:通过在事上正念头(克私欲)而达到(按照)天理良知(行事)。

有人曾问:“你凭什么说‘物被格了后,良知就实现了呢’?”

先生的回答是:“良知是主宰我们的心的,是我们的本性,比如小孩子,都知道喜爱自己的父母,这就是良知的作用。但是这个良知不能被私欲所遮蔽,我们每个人遇到事情时都有私欲(自己的小算盘)来遮蔽,所以只要正了念头(别打小算盘),就能实现良知”。

比如孝顺父母,朱熹认为,孝顺父母是个复杂的活,你必须要探究学习孝顺父母的各种知识,最后得出一套理论,然后再开始孝顺父母。而王阳明则认为,只要在孝顺父母这件事上端正好态度(正念头),良知就会指引你去如何孝顺父母,这些孝顺父母的行为是不必向外学习的。

想使父母冬暖夏凉,想对他们供养适宜,这是意念,还不能说是诚意。必须切实实践了使父母冬暖夏凉、有所奉养的愿望,并且务求自己对此感到愉快而不违心,这才能叫诚意。知道如何使父母冬暖夏凉、得到很好的奉养,这仅仅是知,还不能说是致知;必须是知道了,并且切实做到了,这才能说是致知(知道做到是致知)。使父母冬暖夏凉,对父母供养,这是物,而不能说是格物;对于父母冬暖夏凉和供养适宜的事,按照自己的良知要求去做,而没有一丝一毫的保留,这才叫格物。父母冬暖夏凉这个物“格”了,使父母冬暖夏凉的良知才算是“致”了;对父母供养适宜这个物“格”了,然后很好的供养父母的良知才算是“致”了。

后学者,如是说……

如果把一只烤鸭端到朱熹和王阳明面前,二人的反应会截然不同。

朱熹会认真地盯着烤鸭看一会儿,当他看了许久也搞不懂鸭子是如何成为烤鸭的,他会叫来烤鸭师请教。请教的问题会很多,比如几岁的鸭子最适合烤,烤鸭子之前有什么仪式、都放哪些调料、烤多久,等等。不过,饮食业特色菜的秘方是不能外传的,所以朱熹从烤鸭师那里得不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于是,他连香喷喷的鸭子也不吃了,转身去了书店,买几本关于烤鸭的书籍,回家日夜苦读。最终,他可能学会了烤鸭,也可能没有学会。如果他学会了制作烤鸭,就会把烤鸭的制作流程当成知识传授给后人。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会从鸭子成为烤鸭的制作流程中得出一个天理来。这个天理可能是:鸭子经过专业的烘烤后,就成了美味。整个过程就是朱熹式的“格物致知”。“格”是探究的意思;“物”是万事万物,包括意识的和物质的,在烤鸭的例子中,则是烤鸭。“致”是求得、获得的意思,“知”是知识。用烤鸭这个例子来解释“格物致知”就是,朱熹用两种探究方法,一是实践,问烤鸭师;二是书本,买书籍来探究烤鸭,最后获得了烤鸭的知识。注意,这还不算完,这个“知识”不仅是常识,它还必须上升到天理的层次。比如得出一个人生哲理。

当王阳明面对那盘烤鸭时,他可能会有两个反应。第一,他抄起筷子就吃;第二,他会在朱熹走后,看着鸭子说,请你不要见怪,如果你是活的,我是绝对不会吃的。但你现在是死的,而且你已经被人扔到烤炉里烤熟,最后端到饭桌上被人吃掉。所以,我吃你是心安理得的。至于你是怎么被烤出来的,我不想知道,我又不是烤鸭师,干嘛要知道这些,我只需要知道吃你没有错就是了。这段话就是阳明先生的“格物致知”。“格”是正的意思,“物”就是事,是意之所在。换个通俗的说法,我们意识到事时,要存一种好的想法,用当时的理学大师湛若水的说法就是:格物就是正念头。如果念头不好,马上改掉,念头好,就要维持。王阳明意识到吃鸭子这件事时,会觉得,已经烤熟并端上餐桌的鸭子被我吃,是天经地义的。所以他保持了这一没有恶的念头,进而“致知”。“致”是达到、实现的意思,“知”则是良知。

阳明先生的“格物致知”,亦有穷尽事理的意思,他没有禁止人去探究事理,没有让人深居静坐而无所事事。但是,只追求外物的道理而忽视存养内心,是错误的。

《大学》中的“格物”,同《易经》中的“穷理”基本意思相同,但也有细微差别,穷理包含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功夫, “格物”必然也兼有致知、诚意、正心,这样“格物”的功夫才完整严密。

不能把格物穷理,当作认识外部事物。能在探究事物、认识事物中诚意、正心精确体察心中的天理,发现其原本的良知,那么,即使是资质平庸的人,也会变得智慧,也能立大本,行通达之道。

心的本体,原本就是天理,原本没有违背人性天理的地方存在,这才是你的“真我”,“真我”是身体的主宰。所以,要时常存养自我的本心,在独处时谨慎敬戒,小心敬畏,唯恐使其有一丝伤害(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慎独”)。如果发现,有一丝违背天理良知的念头萌生,就必须去刀拔针,克除私欲,保持正知正念。阳明先生说过“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人只要不欺骗自己心中的天理良知,踏踏实实、真诚中正地根据良知行事,是善就保存,是恶就除去,时时、事事存善去恶,践行善、克除恶,达到天理良知的境界,这就是“格物致知”的真功夫。

人人心中住着一个圣人---真我(光明心)

圣人之所以是圣人,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掺杂人欲而至纯至精为天理,好比纯金之所以是纯金,是因为其成色足而没有一点铜铅等杂质。人心至纯为天理才是圣人,金的成色十足时才是纯金。不过,圣人的才智也有大小差异,好比金的分量有轻重。尧、舜就像是万镒的纯金,文王、孔子就像是九千镒的纯金,大禹、商汤、武王就像是七八千镒的纯金,伯夷、伊尹就像是四五千镒的纯金。他们才智虽不同,但在“心纯为天理”方面是相同的,都可以称为圣人。

虽然金子的分量不同,但成色十足,都是纯金。重五千镒的纯金融入到重万镒的纯金中,它们的成色是相同的。伯夷、伊尹与唐尧、孔子同为圣人,他们的心,都纯为天理。所以纯金是看成色而不是分量,圣人是在于-心纯为天理,而不在于才智能力的大小。因此,即使是普通人,只要肯学习,使自己的心纯为天理,那么也可以成为圣人。这好比重一两的金子,与重万镒的金子分量相差悬殊,但其成色十足时,也无愧于纯金的美名。

孟子说“人人可成尧舜”原因就在于此,佛曰“人人皆有佛性”原因亦在于此。学习圣人,不过是在清除私欲、存养天理,就好比炼金,使其成色十足。金的成色离足赤相差不多时,冶炼起来就比较省功夫;成色越低,冶炼就越难。人的气质有清粹、浊杂之分,智力有上、下之别。对于天理,有天生就知道并自然能去实践的人(生而安行者);有通过学习才知道并顺利实践的人(学而利行者);资质更低下的人,必须是别人用一倍、十倍的功夫完成的事,自己需要用百倍、千倍的功夫才能完成(困而勉行者),等到成功了则都是一样的(成色十足,只是分量有轻重)。

后学者,不知道成为圣人的根本在于存养本心到纯为天理,却想专门在知识上努力成为圣人,认为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必须把圣人的许多知识和才能掌握才成为圣人,所以不在存养天理上用功。他们殚精竭虑从书本上钻研,探究事物的名称形态,作各种形式上的比拟推理。他们的知识越广博私欲就越多,才智越高天理越被蒙蔽。正像看见别人有万镒纯金,却不冶炼自己的金子使其成色与别人的相比毫不逊色,而只妄想使自己金子的分量与人家的一样重,把锡、铅、铜、铁等杂质一起掺进去冶炼,重量越增成色越低,冶炼到最后就不再是金子了。

我们普通人,想唤醒自己心中的圣人(光明心),只求每天减少一份私欲,便是恢复一份天理。砥砺前行,直至“纯金”

阳明先生真正的特别之处,不在于他的外在,不在于他的赫赫事功,因为赫赫事功这些外在的东西别人也能达到。他的特别之处,是他的内在,他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是他内在良知的精神世界。他少时即立志“做个圣人”,他通过精进学习,进行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终成一代圣哲。

他用自身的实践证明,圣人真的是可以做成的,真的是可以成就的,因为我们心中都住着一个圣人一一我的本来,一颗光明心。

请相信:“助人者自助,自助者天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