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注释 冲:通“盅”(chong),器物虚空。 湛(zhan):沉没,引申为隐约的意思。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古书中“浮沉”的“沉”多写作“湛”。“湛”、“沉”古代读音相同。这里用来形容“道”隐没于万物之中,不见形迹。 象帝:天帝。 译文: 道虽然空无所有,却怎么用也用不完。深远,如同是万物的本源。道的锋芒被消磨,繁杂被消解,调和于光芒,混同于尘土。深沉地隐含于万物之中,似有似无,无所不在 但又难以察觉。 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可大概是天帝的先辈。 在今天我们暂不做文章注解,分享一篇王弼的注给大家,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迪,在下期的时候我们在从我的视角讲解不一样的和光同尘。 王弼《道德经注》: 夫执一家之量者,不能全家;执一国之量者,不能成国;穷力举重,虽知万物治也,治而不以二仪之道,则不能赡也。地虽不能为用。故人他合此中:天虽精象,不法于道则不能保其精,形魄,不法于天不能全以造实,实来则溢。故冲而用之又复不盈, 其为无用之,用乃不能的大,不能累其体;事虽版,不能充其量。万物舍此而东虽大,穷亦已极卖。形和湖分似万物之宗乎?其安在平?不亦渊。 它的意思是:从一个家庭的角度、尺度来看问题,不能保全一家;以一个国家的角度、尺度来看问题,不能保存一国: 竭尽人自身的全部体力,也还是不够自己使用。人虽然知晓万物,治理却不依靠天地之道,所以不能周全。地虽然是由魂魄构成形态的,不遵从天的法则则不能使魂魄完全,大地安宁;天虽然是由精微物质构成的,不遵从道的法则则不能保全它的精微。虚空之物发挥作用是没有穷尽的。满达到一定程度就成了充实,充实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外溢。 正所谓“谦受益,满招损”,保持一种虚空的状态不断去发挥自身的作用,汲取新的知识并且不自满,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所能发挥的作用便会无穷大。 GIF 形体再大,也不能牵累、束缚本体;事物再怎么纷繁复杂,也要留有一线生机(很多人总是问什么是天机,其实很简单,它就是上天留给我们的一线生机)。万物舍弃它们自由、虚无的状态,而追求一种实实在在的依赖、满足和寄托,真的有这样的一个东西存在吗?万物的本始不是像深渊一样深不可测吗? “锐挫而无损,纷解而不劳,和光而不污其体,同尘而不渝其真,不亦湛兮似或存乎?地守其形,德不能过其载;天慊其象,德不能过其覆。天地莫能及之,不亦似帝之先乎?帝,天帝也。” 道的锋芒被消磨却自身无损,繁杂解除却毫不费神,与光调和却不染污它的形体,混同于尘土却不玷污它的本质,有锋芒可挫有繁杂可解、可与光调和、可与尘土混同,这体现了一种物质性。然而与物质相互作用却并不改变它深刻的本质,这不正是一种深沉而似有似无的状态吗?地有它的固定形态,地的能力和品质不可能超过它的形体所能承载的;天有它的广阔形象,天的能力和品质不会超过它的形象所能包括的。天地被它们的形体局限而达不到的,不正是天地的始祖吗? 正所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难得哉! 如果您喜欢,希望您关注,点赞,转发,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