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焯“赍砚斋”藏书

 智能人做超人 2020-07-20


  自古文人喜砚,兴之所至,喜以所藏之砚命名自己的书斋。苏州耦园主人沈秉成曾在京师得到一块汧阳石,剖之发现有鱼形,制为两砚,名曰“鲽”,乃以“鲽砚庐”命名自己的书斋。藏书家袁廷梼因收藏到元代袁桷之砚和袁氏名人砚五方,遂命名书斋为“五研楼”。清代名士何焯在苏州金狮巷建造书房翻掘地基时,得一块明代画家文徵明所用的圆砚,砚底刻:“赍尔敬游,翰墨之用,华阳居士”十二字,如获至宝,于是将书斋取名曰“赍研斋”。

  何焯(1661—1722),初字润千,字屺瞻,号茶仙,别署无勇、义门、香案小吏,清长洲(今苏州)人。为诸生时即负盛名。康熙中以拔贡生值南书房,赐举人。康熙癸未(1703)复赐进士,官编修。何焯出身书香门第,加之天赋聪颖,一目十行,博闻强记,二十多岁时已被誉为“此君且盖世”。何焯虽然知识渊博,但性情耿介,刚直不阿,因此得罪了不少权贵。他以拔贡生进京城后,先投入徐乾学门下,但他不满徐乾学在主持乡试及会试过程中的舞弊行为,所以“特作会试墨卷序文,刊刻发卖,寓言讥刺”,徐乾学听说后大怒,两人关系完全破裂。后来何焯又投入翁叔元门下,因见翁叔元受人唆使弹劾清官汤斌,极度愤慨,就写了封长信给翁叔元“请削门生籍”,与其断绝师生关系,翁叔元恨之入骨,千方百计打击何焯,以致其连续科场失意,六次应考均被排挤。

  “宋元雕本积万卷,夫子着书游禁庭。近不得意但高卧,秋风吹老古槐厅。”这是何焯得意门生金农赞颂师长的诗篇。何焯不过一县拔贡生,何以“着书游禁庭”,进入京城紫禁庭校书修文?这得益于康熙朝重臣李光地的推荐。康熙四十一年(1702),康熙皇帝求贤若渴,南巡访问遗逸的才子,御驾至涿州,时任直隶巡抚的李光地应旨荐说何焯“博雅”,年仅42岁的何焯就此被召进南书房。当时宫内书籍不少由何焯校勘,他的评识,必洞彻其表里,通核其时势,字字有据。每读书论古,“辄思为用天下之具”,从不轻易落笔,苟有所得,必详订再三,然后才约言以记之,所以考证才能够详审绝伦。雍正皇帝接位前曾嘱何焯写《困学纪闻》的注解,后来方苞奏取其书付国子监,为新刊本所取正。虽然方苞和何焯“论文不甚合”,但是方苞对何焯十分尊重,每有新作就会问朋友说:“义门见之否?如有言,乞以告我。义门能纠吾文之短者。”可见方苞确实是把何焯当作知音。

  何焯家有藏书数万卷,吴下多书估,他从之访购宋元旧椠及故家抄本,至蓄书数万卷。但非常可惜的是他死后,其著作和藏书大都已经散佚。其原因,何焯曾于康熙五十四年被人诬陷,蒙冤入狱,朝廷便派员查抄何焯府第,赍砚斋万卷藏书尽被查收。另外,他的弟子怕被牵连而将其所藏之书付之一炬,因而流传甚少,至今所流传下来的藏书,只为凤毛麟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