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一切心法

 sos天外飞仙 2020-07-21

(如是我闻)

王阳明一切心法

为学的本质只有一条,即体认天道,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追寻唯一的终极真理,而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那都是次一级的目标。

悟道求真就是要正心诚意如君子一般要有真诚的心意,不能自欺,这种真诚就如同厌恶臭味、喜爱女色一样,是一种当下直截、自然而然的反应。人要有一种诚挚而真切的心态,切切不可作伪。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对自己的心负责。

人要通过“格物”来达到“诚意”,“诚意”的极致就是“止于至善”。那么,依照王阳明的训诂,心念发动就是“意”,我们只要时时刻刻“狠斗‘私’字一闪念”,将所有不道德的念头扼杀在摇篮中,使“意”纯洁无瑕,这便是“诚意”了。将“诚意”做到极致便是“止于至善”,这个时候心里纯然天理流行,再没有人欲的污点了。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无善无恶是理之静,有善有恶是气之动。不动于气,就是无善无恶了,也就是至善。

天地的生生不息之意,对花对草都是一般无二的,何曾有善恶之别?你想赏花,这才以花为善,以草为恶,一旦你想要的是草,善恶便颠倒过来了。可见这一种善恶都是由人心的好恶产生的。

道理虽然简单,但人们往往不能止于其当止之处,这都是因为受到了欲望的迷惑。而一个人必须既不受外物的诱惑,又不被内心的欲望所干扰,这才能够止于其所。

而专务虚静、玩养精神,这是陆九渊的定论。主敬涵养,以立其本;读书穷理,以致其知;身体力行,以践其实,三者不偏不废,这是朱熹的定论。

陆九渊主张从大处入手,这个大处就是自己的内心,功夫做足就可以一通百通,陆九渊曾经说自己没事的时候就像一个完全无知无能的人,一旦有事情需要解决,忽然又像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人。这便是陆九渊所说的立乎其大,一通百通。正所谓尧舜之前,何书可读?

朱熹主张从细节入手,穷究一个又一个细节,不断地积累最终会由量变而质变。朱熹的经典方法是,不断去穷究一事一物背后的至理,由积少成多而触类旁通,最后豁然贯通,洞见宇宙万物的终极真理,终极真理不仅仅是客观的实然规律,更是应然的道德导向。格物,便是对一事一物所蕴含的道理穷究不已,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中庸》“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意即君子是本着原则行事,有一贯的操守,会选择安稳妥当的生存方式,做好自己的本分,至于穷通贫富,则听天由命;小人是奔着明确的功利目的行事的,宁可冒险来贪图侥幸的成功。

王阳明一切心法

于道德来说是内在的,是自己可以把握的;穷通贫富是外在的,是个人无法把握的。君子仅重视内在,不计较外在,尽人事而听天命。

智者不惑,仁者不忧,这是圣贤的古训,没必要为了潜在的忧患做出“小人长戚戚”的猥琐之态。心之所向,皆是道义上的康庄大道,只管走下去就是了,得失祸福自有天定,不是人力所能左右的。

道德即便像王阳明所说的那样需要求之于心,表现为自我修养,但我们必须承认的是,道德归根结底是人际关系的衍生物,倘若没有人际关系便无所谓道德,换言之,对于在荒岛独自求生的鲁滨孙来说是不存在任何道德问题的,只有当“星期五”出现之后,道德问题才随之发生。所以在今天显而易见的是,道德,或王阳明所谓的天理,其根源只在人际关系上,而不在任何人的心里。

心学所谓格物,就是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探索事物的终极原理;所谓致知,就是将已经通过格物获得的知识向外类推,触类旁通,渐次由一事一物背后的终极原理而掌握万事万物的终极规律,达到一种近乎无所不知的境界。

古人所谓器与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换言之,道是抽象的规律,器是具体的事物。譬如天平称重,天平是器,杠杆的力学原理是道,器是道的载体。

王阳明有心法:

世人以不得第为耻,而我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

只有放得下,才能学得来

为学还须在事上磨炼

为人要培养浩然正气,就要集义。“集义”(正义的日积月累)的要领是“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也就是说,既要时时刻刻记挂着它,又不能操之过急、强加干预。永远依照良知的指引做事,绝不做一件于心有愧的事,因为只要做了一件,心中那充沛的浩然之气当下就会泄掉。一个人只要成功地“集义”,就会信心满满地以正义自居,自然会养成一种大无畏的气势。

庄子的虚己以游世,与天地精神独往来,就是教人要像那只空船一样(生气或不生气,取决于撞来的船上有人或没人,人如果能“虚己以游世”,还有谁能够伤害他呢)就算威胁到别人,别人也不会怪你。儒家以用世之心吸收了庄子哲学,认为只有“虚己”才能够与天理相合,而人一旦达到这种境界,自然也就会看淡一切得失荣辱。当然了举世皆非而不加沮,这种境界从来鲜有人能够达到。

人与天地万物同为一体,所以无论任何人的死亡、任何草木的凋萎、任何瓦石的破损,都会在我们耳边敲响约翰·多恩那雷鸣般的告诫:“不必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

王阳明还站在儒家立场,标榜“用心若镜”的境界,只是加入了一些存天理、灭人欲的成分:“纷杂的思虑没法强行禁绝,我们要做的只是在心念刚刚闪现的时候去省察克制,等到天理充盈的时候,对一切事物都可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完全应付裕如,不使它们在心中纠缠不去。如此的话,心会自然呈现出精专的状态,那些纷杂烦扰的念头也就自然不会产生了。《大学》所谓‘知止而后有定’,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