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贝叶经的缘起与价值

 智能人做超人 2020-07-23


  贝叶经是刻写在贝多罗 (梵文Pattra)树叶上的佛教经文,最早起源于印度。一般认为贝叶经是在公元七世纪前后随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斯里兰卡,再经缅甸、泰国传入我国云南省西南边疆地区的。据调查,云南西双版纳、思茅、临沧、德宏一带发现的傣文贝叶经约有四、五千卷,目前已收集到大部分,其中登记造册的有二千余卷。除傣文贝叶经外,还在上述地区发现了用老挝文、缅甸文、泰国文、僧迦罗文刻写的贝叶经。


  傣文贝叶经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除了记载佛教经典之外,还有傣族的人文历法、社会历史、法律法规、 民情民俗、医理医药、生产生活、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诸方面内容。就佛教典籍而言,贝叶经传入我国傣族地区之后,许多傣族高僧大德根据佛教教义,结合傣族原有文化,撰写出相当数量的著述,这些著述逐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傣族传统文化。


  千余年来,傣族人民对傣文贝叶经备加珍惜,视为传世之宝,誉为“运载傣族历史文化的神舟”。时至今天,傣文贝。叶经仍在被识读、研究、使用以及刻制,傣文贝叶经文化也仍具有存在的价值与意义。2001年4月,西双版纳州政府在景洪市召开了首届贝叶文化研讨会,到会专家学者二百多人, 收到论文1 30多篇,足见人们对这一独特文化现象的重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多年来,根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各级政府做了大量有关傣文贝叶文化的保护与发掘工作。首先是对贝叶经进行搜集和整理,使之免受流失和损坏:其次是设置专门机构和专人,对贝叶经进行分类、登记,写出书名和内容提要。对其中一些有关傣族文化的经典作品还进行了翻译。据有关部门统计,傣文贝叶经中已译成汉文的文章或专著已达1300多篇(部)。此外,傣文贝叶经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一些论文和介绍性的文章已陆续问世。最近几年,根据贝叶经的内容,文艺界还创作出不少有新意的艺术作品,如大型舞剧《召树屯与女南木诺娜》、《兰嘎西贺》;大型音乐诗剧《泼水节》, 电影《孔雀公主》等。贝叶经中的许多内容,还成为美术绘画创作的素材,许多作品因其独特的风格而在国内外获奖。傣文贝叶文化的影响在不断扩大。

  但同时也要看到,与贝叶经内容的博大精深相比,与贝叶经影响的广泛深入相比,我们对贝叶经的搜集、整理、研究都还只是初步的、很不充分的。其主要的原因是还有大量的贝叶经典籍没有被翻译成汉文,它的多方面的价值还没能充分为我们所认识。更令人忧心的是,许多贝叶经典籍还流散于民间、随时都有散失的危险。

  在这种情况下,云南人民出版社以慧眼卓识, 决定出版《中国贝叶经全集》100卷,这实在是傣族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佛教文化中的一大盛举。为了出好这套全集,必然要对贝叶经进行更加深入、更加全面、更加系统的搜集、整理和翻译工作,使贝叶经这一人类文化宝藏得以保存下来,积累起来,流传下去。

    南传巴利语系佛教是我国三大语系佛教之一。它在理论、教义、戒律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也更接近早期佛教。通过贝叶经可以准确了解到早期佛教的一些情况,可以更清晰地反映出南传佛教的发展脉络,从而丰富和发展南传上座部佛教,特别是傣族佛教的内容。
  傣文贝叶经不仅是佛教经典,它更是傣族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是傣族人民的“百科全书”。

  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传统性。 贝叶经中的许多内容与我们今天所进行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宗旨不仅不矛盾,而且还有相通之处。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这一民族文化遗产, 让它古为今用。贝叶经还是一种跨国家、跨地区、跨民族的文化。出版和研究贝叶经, 可以加强国家、地区、民族之间的了解与合作,特别是加强我国与东南亚、南亚、中亚国家的友好合作。贝叶经的出版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国家富强、人民昌盛、民族繁荣、社会进步,这是包括广大佛教徒在内的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为之努力的目标。由民族文化培育出来的民族精神, 由民族精神激发起来的无限动力,将会鼓舞我们在实现这一目标的道路上更好地团结奋斗。从这个角度看,《中国贝叶经全集》的出版具有不平凡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