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证脉学十六讲》勘误表

 心海真情2020 2020-07-24



说明:

1、本勘误表是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月第1版第2次印刷的版本。

2、“”或‘’内为书中原文;每条目最后的()中为订正的说明。

以下为勘误表正文:

1、目录第10页,第十五讲 复合脉,“七、濡脉(附软脉)”,改为“七、濡脉(附软脉)”。(加一个冒号)

2、第7页,第1段倒数第3行,因而可以,也应当将脉诊作为中医诊察疾病的重要诊察方法,”应为“因而可以,也应当将脉诊作为中医诊察疾病的重要诊察方法,”(删去逗号)

3、第17页,第2段第3行,喉里面痰声辘辘”应为“喉里面痰声漉漉”。

4、第22页,第2段第1行,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应为“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

5、第25页,第2段第3行,那些属性与病证的本质属性相反的脉与症,即为假症假脉”应为“那些属性与病证的本质属性相反的脉与症,即为假脉假症”(前后互换)

629页,第2段中间,“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病篇”,改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病篇”。

7、第36页,第1段倒数第1行,还须有一个必不可少条件,”应为“还须有一个必不可少条件,”(加“的”字)

8、第41页, 1.脉位正常”,本段第2行,“又主要是指脉搏动位置的浅深,”应为“又主要是指脉搏动位置的浅深(加一个“搏”字)

9、第46页,倒数2段倒数第4行,如果你的食指候寸脉时,前半边(肘侧)没有脉跳感,后半边(腕侧)才开始有脉跳感,或者你的无名指候尺脉,后半边(腕侧)没有感觉脉搏跳动,前半边(肘侧)才有感觉,甚至只有中指有感觉,寸尺都没有,就叫“短脉”,脉搏感不足三个手指的,叫“短脉”’应改为如果你的食指候寸脉时,前半边(腕侧)没有脉跳感,后半边(肘侧)才开始有脉跳感,或者你的无名指候尺脉,后半边(肘侧)没有感觉脉搏跳动,前半边(腕侧)才有感觉,甚至只有中指有感觉,寸尺都没有,就叫“短脉”,脉搏感不足三个手指的,叫“短脉”’。

10、第48页,最后1行,《素问·厥论篇》”改为《灵枢·厥病》”

11、第50页,倒数第1段倒数第5行,不懂的东西就能轻率地否定吗?”应为“不懂的东西就能轻率地否定吗?”(删去一个“能”字)

12、第51页,第2段第3行,那你就拧紧那个弦,”应为“那你就拧紧那个弦,”(删去一个“你”字)

13、第53页,倒数第10行,4.动脉”,本段第1行,“其脉体、脉及脉力均异常”,改为“其脉体、脉及脉力均异常”。

14、第54页,第5行,9.不静脉”,本段第1行,“其脉力与脉均异常”,改为“其脉力与脉均异常”。

15、第57页,倒数第1行,“从中医辨证的角度诊断……”,改为“从中医辨证的角度诊断……”。

16、第58页,“(一)记录顺序”,本段第1行,1.首先记录双手寸关尺六脉共同的脉象。”,改为“1.首先记录双手寸关尺六脉共同的脉象。”(删去一个“两”字)

17、第60页,倒数第1段第1行,“第二,记录告诉我们……,两尺不足而略现”,改为“第二,记录告诉我们……,两尺不足而”。

18、第66页,第8行,“更不可能掌握异常脉象”后加入“。所以本书先阐述正常脉象,”;第9行,“变化”后加入“,后阐述异常脉象”。

19、第67页,第3行,“阳乃固”改为“阳乃固”。 

20、第80页,第3段第1行,“阳乃固”改为“阳乃固”。

21、第88页,“(三)代脉诊断意义的鉴别”中“3.心包之气或心气不者,”,改为“3.心包之气或心气不者,”。

22、第97页,倒数第4段第2行,就可以断言病人的烧今天最迟明天自己会退的”应为“就可以断言病人的烧今天最迟明天自己会退的”(加一个“,”)

23、第102页,第十行,“而肾气不足者可见,左短半指”,改为“而肾气不足者可见,左短半指”。

24、第103页,第3行,“复脉汤加人参的基础上 ……”,改为“复脉汤的基础上 ……”。(删去“加人参”几个字)

25、第105页,

13. 阳气来复”,本段第1行,‘例如 《伤寒论》273条:“太阴中风,四肢烦痛,……”’,改为‘例如 《伤寒论》273条:“太阴中风,四肢烦……”’

23. 阳气来复”,本段中的倒数第4行,“况且这个病并无腹满、食不下等太阴里证”改为‘况且这个病并无“腹满……食不下”等太阴里证’(删去一个逗号,加双引号和省略号)

3“(三)脉诊断意义的鉴别”,改为“(三)脉诊断意义的鉴别”。

26、第121页,“(一)弹指脉之象”,本段第4行,“脉来,本来是从我们手指的右侧来,向左侧去”,改为“脉来的指下感觉是从我们手指的尺脉来,向寸脉去”。

27、第122页,第2段的最后1行,“这一秒的这一点儿火就要了命”改为“这一秒的这一点儿火就要了命”。 

28、第122页,倒数第1段倒数第3行,“因为病人还点火”,改为“因为病人还点火”(加一个“有”字)。

29、第127页,“(一)无脉之象”中的第4段第1行,“其无脉搏搏动时间可以持续十来分钟……”,改为“其无脉搏搏动时间可以持续十来分钟……”。(删去一个“脉”字)

30、第130页,第11行,“其次是降主动脉、腹主动脉的肢无脉症。”,改为“其次是降主动脉、腹主动脉的肢无脉症。(加一个“下”字)。

31、第132页,第1段倒数第2行,“一个完整一年就是一周”,改为“一个完整一年就是一周”(加一个“年”字)。

32、第148页,“(二)紧脉的形成机理与诊断意义”中第3行,“脉则急而紧,”,改为“脉则急而紧,”。

33、第153页,第1段第2行,“……我当中医结合小组组长”,改为“……我当中西医结合小组组长”(加一个“西”字)。

34、第158页,最后一段的第1行,‘如《伤寒论》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不解……”’,改为‘如《伤寒论》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不解……”’。

35、第160页,

1“(一)芤脉之象”,本段第3行,“此时部之脉管……”,改为“此时部之脉管……”;第4行,“略有些弹指”,改为“略有些弹指。(加一个“且”字)

21.血脱或血亏”,本段第5行,“阳气浮越于外,则脉象浮取明显;”,后面补充为“阳气浮越于外,则脉象浮取明显,且左右弹指”;第7行,“虽然是小量的出血亦往往呈现芤脉”,改为“虽然是小量的出血亦可致血亏,而出现芤脉

32.气津大亏”中第1段第2行,“……可以提示表证、正邪相争”,改为“……可以提示表证或风证,”;第4行,“我们可以理解为,……”,改为“从字面上我们可以理解为,……”;最后1行,“而且是不一般的虚”,后面补充为“而且是不一般的虚,所以要用大剂量的人参白虎汤补正兼以清热。然而,我却认为须结合整本《伤寒论》,尤其要结合245条来理解246条,大家将来可以参考我们在整理的我父亲写的《伤寒论证候分类学》。

36、第161页,“(二)濡脉的形成机理与诊断意义”中,

1)第1行,“气分湿邪较甚。”,前面补充改为“濡脉的形成机理和主要诊断意义,是气分湿邪较甚。”;

2)倒数第3行,“……比如有的肠伤寒的病人出现了……”,改为“比如有不少西医所说的肠伤寒病人,在中期持续发热期间会出现……”。

37、第162页,第2段,例如我曾经治过的一例血吸虫肝硬化腹水的病人,……,病人很快就醒了。”,整段删除。

38、第163页,

(1)“九、不静脉”,第1段第3行,“……仍在太阳,了不起,这个病六七天就会好”;改为“……仍在太阳,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因为这个病六七天就会好”;5行,“鉴于不静脉在教科书中无从提及”,改为“鉴于不静脉在教科书中从未提及”;第1段倒数第2行,“……对于判断邪正的盛衰……”, 改为“……对于判断邪正相搏的状态……”;

(2)“(一)不静脉之象”,本段第1行,“……脉搏略数或数,略弹指或弹指”,改为“……脉搏略数略弹指。”;第2行,“有80多下就算略数脉”,改为“有80多下就算脉略数”;

(3)163页,倒数第9行,“热是否能清退”,改为“热是否能退稳”;倒数第7但邪气也想往里发展、……,所以要在躁动上面加引号。”,改为“因为邪气并未彻底清除,故正气正在与邪气争抗,即所谓正邪相搏,以致脉躁动而“不静”。

39、第164页,第6行,“脉象从容缓”,改为“脉象从容”。

40、第167页,第3段第1行,“《内经》《伤寒论》”,改为“《内经》《伤寒论》”。

41、第171页,第3段倒数第3行,“汗出而解后半个引号颠倒,应改为“汗出而解

42、第176页,“八、脉转不柔和”中,第1段的第3行,“故不柔和之脉是无胃之脉”,改为“故不柔和之脉是无胃之脉”。

43、第177页,

1)第4行,290,改为289”;

2“十一、脉濡转紧”中第1行,是指脉浮而细软,转为弦紧,但亦有柔和之意,此为病愈之象。”,改为“是指由濡脉转为弦紧脉,在有些情况下,此中脉象转变不能简单地视为是一种病脉转变成了另一种病脉,是一种病证转变成了另一种病证,而是提示病将痊愈。”;

3)最后3段,如《伤寒论》195“阳明病,欲食,小便反不利,……,从变诊治,力挽狂澜。”,改为如下:

例如《伤寒论》195“阳明病,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195条应如何理解并用以指导临床呢?我父亲姚荷生对此有严谨、实用而又精彩的解释,直接可以指导我们注意观察和分析判断“脉濡转紧”的事实及其诊断预后的意义。下面,我们即择要叙述姚荷生教授对195条的理解:

本条在分号以前为第一段。这是什么病证呢?张仲景明确指出它是属于阳明经的证候。它的病所病因病机性质为何呢?让我们来“观其脉证” (《伤寒论》16条),再通过“辨脉证”而“知犯何逆”(同上)。首先,它“翕翕如有热状”,即患者的自我感觉近似于桂枝汤证的“翕翕发热”,一会儿有点恶寒(或恶风)发热,一会儿又出点汗而寒热消失,一会儿又重复出现上述现象;其次,患者还感到“关节疼”。这两点情况同时出现,我们应该重点考虑他属“表证”即“阳明表证”。是“阳明表证”吗?仲景则进一步询问患者的症状并作鉴别,即“大便自调”,说明他非“阳明里实热结”的大小承气汤证,亦非前一条194条的“胃中冷”、“欲作固瘕”的“大便初硬后溏”的里证;同时,从患者无大渴大汗的情况来看,他也不属阳明燥盛的白虎汤证等里证;所以此证属“阳明表证”而非“阳明里证”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大。那么,他的病因性质又为何呢?从患者的“小便反不利”结合“其人骨节疼”,我们理应考虑患者表有“水湿”。之所以张仲景在叙述小便不利时要加一“反”字,也是在突出病因病机的症状鉴别点。条文一开头张仲景讲“阳明病,欲食”,这就与前一条194条的“阳明病,若中寒,不能食,……”的病因相鉴别了,因为“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193条)。因而我们可以初步推断,195条的阳明病证,其病因除了我们前面所说的其可能“表有水湿”之外,尚有“风邪”,即阳明之表有风湿。那么,为什么仲景在一下症状小便不利的描述时却要加一个“反”字(即“小便反不利”)呢?我们推测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阳明病的主证主因,是燥热实证,即所谓“胃中燥烦实”(182条)导致的白虎承气汤证,但阳明燥热实证在没发展到燥热伤阴肾阴枯竭的程度时,不会小便不利,所以此处加“反”字是说此条的阳明病患者,得的不是阳明燥热盛实的证候,而是另有原因(即风湿);第二,此处加“反”字,有可能也是在提示医者亦须反过来注意前面一症“欲食”,思考为什么在小便不利有湿邪犯阳明经时,患者仍“欲食”呢?因为按临床事实来看,阳明有湿应“不欲食”,至少应“食难用饱”(198条),此患者为何“反”欲食呢?难道是因为他胃中“合热则消谷善饥”(257条)?这个问题我们前面已讨论了,他非阳明热证,那么此时“欲食”的诊断意义很可能应该分析判断为:他的湿邪重要时犯阳明之表而非阳明之里,所以阴性的湿邪病未明显郁遏或损伤胃中阳气,即胃气尚强,故仍“欲食”。

195条的第二段是分号以后的描述文字,即从“奄然发狂”到此条结尾的“脉紧则愈”为止。这段文字描述了什么呢?是这位略感翕翕发热骨节疼且食欲还不错的病人,突然狂躁谵语起来,不久接着就通身汗出,接着就狂躁消失,而且其病好像痊愈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张仲景是这样解释的:“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则愈。”即此人虽有水湿犯阳明之表,但由于其胃气胃阳(条文中称之为“谷气”)尚盛实,一旦胃中阳气奋起欲驱逐水湿阴邪出体表,在正邪相争的过程中,郁痺与体表的水湿一时未能透出,此时胃中盛实的阳气被郁而过盛,通过通于心的胃络上冲扰乱心神,患者就可能突然狂躁谵语、闷瞀狂叫,甚至欲冲门外、面目红赤、体若燔炭;接着,盛实而又充斥身体内外的阳气终占上风,一鼓而驱逐水湿阴邪从体表透出,故全身“濈然汗出而解”,其病“则愈”!其实关于湿浊之邪郁遏的病证因阳气与湿浊相争,阳胜湿除通过“狂汗”症愈的实例并不十分罕见,我父亲遇多例,有一例徐姓典型阳明湿温(西医所谓肠伤寒病)病例,就是经“狂汗”后退热的;我也遇过一例,我在我校“岐黄国医书院”讲《症状鉴别诊断学》时就讲了此例病案,我们正在抓紧时间整理,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在网上课堂上与大家见面;而且,温病大家吴又可在《温疫论》中就有专门一节论“狂汗”,把他遇到的“狂汗解”实例及其病理转机作了较详细的阐述。《温疫论·上卷·狂汗》:“狂汗者,伏邪中溃,欲作汗解,因其人禀赋充盛,阳气冲击,不能顿开,故忽然坐卧不安,且狂且躁,少顷大汗淋漓,狂躁顿止,脉静身凉,霍然而愈。”

然而,为什么在本条结尾处张仲景又讲“脉紧则愈”呢?脉紧不是“主寒”吗?怎么“脉紧”反而提示此人的病快痊愈了呢?仲景在中间不讲了“濈然汗出而解”吗?怎么又讲“脉紧则愈”呢?到底是汗出则愈还是脉紧则愈呢?

我父亲姚荷生教授在他的遗著《伤寒论串解》中是这样理解的:所谓“脉紧则愈”,应当理解为“脉由濡转紧则愈”!他这样理解的依据二,即理论和临床依据,而且以临床依据为主。

理论依据是:第一,中医的传统脉学认为濡脉主湿,反过来说明湿邪为病可以出现濡脉;第二,195条的患者是水湿为病,故可以出现濡脉;第三,濡脉产生的机理,是因为湿邪腻滞弛缓,导致脉(主要指脉管壁)松弛较缓(甚至有时使医者指下感到病人的脉管边界模糊),而紧脉形成的机理则完全不同,是因为寒邪主收引凝敛,导致脉(亦主要指脉管壁)拘紧劲急(使医者感到指下脉搏绷急甚至兼现弦劲),二者机理相反;第四,患者风湿为病而现濡脉,经过正邪相搏狂汗解之后,水湿去而濡脉除,脉象由松弛向紧张转化,于理不悖。

其临床依据是:第一,临床上的湿温病濡脉非常常见,我父亲一生治愈的湿温病(尤其是肠伤寒)甚多,他在临床上发现,经治疗后,随着患者脉象紧张度的逐渐提高,其病情往往亦同时逐渐好转;第二,濡脉在临床上并不罕见,可出现于多科多种疾病过程中,若患者经治后濡脉逐渐消失,甚至转变为它的反面,即转变成脉管壁紧张一时变成弦脉和紧脉,则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些则属于湿邪去而病情好转,甚至是痊愈的指征或预兆。

为了诸君加深脉象转变由濡转紧的理解和印象,我举一个典型的实例。例如我曾经治过的一例50多岁男性血吸虫肝硬化腹水的病人,这个病人不知什么原因,入住医院的第三天他右膝开始红肿热痛,再过两天,即发低热,右膝红肿加重,并从右膝关节腔中抽出了数毫升白色浓稠脓液,几天后细菌培养的结果白色葡萄球菌,很快,病人就陷入了肝昏迷,叫也叫不醒,一摸脉,脉体模糊,与周围组织相比边界不清,脉管宽大。而且这时候,病人拉肚子,小便也混浊,面色垢腻,头面及上半身微潮而粘。明显是因为湿邪困阻表里导致了上述症状,而且困  阻得相当厉害,否则也不会出现昏迷了,已经陷入厥阴心包了。这时候的治疗,一点补药都不能用,要分消上下,以菖蒲郁金汤合四苓散为主方,再上大腹皮之类的药物,从焦膜来治疗;同时湿邪郁表、风湿热痺阻经脉较甚,故加用藿香叶、忍冬藤和桑枝。几包药下去,病人的濡脉慢慢消失,渐渐出现有点儿脉弦,虽然当时病人没有醒,但脉濡转弦(紧),脉管壁的张力恢复,脉体也不大了,这说明湿邪大减。在患者出现略弦脉的当时下午,宽慰其家属说,我估计下半夜即第二天凌晨3~5点钟,患者会退热,同时还可能会清醒。第二天上午我去查房,发现患者清醒地睁开眼靠在床上!家属告诉我,患者是45点钟之间叫醒他的,说他肚子饿,想叫吃东西!结果家属煮了点面条(?),我记不清了,给他吃。

为什么前一天午我就敢预测患者第二天会退热和清醒呢?我当时还只有二十七八岁呀,就是因为我父亲此前为我讲解了《伤寒论》195条的“脉紧则愈”,应理解为“脉由濡转紧”,说明湿邪已去!为什么预测患者凌晨3~5点钟热退清醒呢?因为《伤寒论》327条云:“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即按照人体的生物钟,每到丑时和寅时正值厥阴经的经气最旺盛的时间段,有利正气胜邪,病情向愈。本患者是慢性病,长期“肝脾郁结,水湿停蓄中焦”,加之“风湿热痺经脉内陷心包”,导致发热神昏,病所的症结,在于足厥阴肝和手厥阴心包,属厥阴病;“丑至卯上”,即凌晨1~5点,所以我才敢预测病人明显好转的时间。后来患者又住了两三天院,单独採用中药(柴胡、黄芩、木通、猪苓、白术、大腹皮、石菖蒲等),膝关节基本痊愈,腹水消失千恩万谢地出院了!

从此例可以看出:①姚荷生教授所认为的“脉紧则愈”,应理解为“脉由濡转紧”是正确的;②脉由濡转紧,并不能简单地以脉测证,认为疾病性质是由湿邪为病转变成了以寒邪为主的病证,还须全面地“观其脉证”,动态地观察其脉象、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再加以辨析,最后作出判断和预后;③此类病证,其脉由濡转为弦紧,是湿邪殆尽,其病向愈的征兆;④195条的“脉紧则愈”,不仅是张仲景用以最终判断“濈然汗出而解”是好转?还是痊愈?,还可以成为“湿邪弥漫证”或“湿邪郁痺证”的过程中,提前作出“其湿已大减,其病渐趋愈”预后的证据之一。

由此更可以看出,我们学习经典著作的重要性,因为经典最为可靠,因为经典可以指导临床各科!同时,我们还不能仅仅只熟读经典和深入领悟经典,我们还应向著述典籍的前贤学习,学习他们执着勤奋地毕生临床,细致和严谨地观察,扎实掌握临床技术,尤其是脉诊技术!否则,我们即使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思维敏捷,你也作不出“脉紧则愈”的预测和判断,因为你不会摸“濡脉”和“紧脉”!

我相信,在诸君乃至越来越多的中医工作者,完全愿花上三、四个月,认认真真跟师学好、学扎实脉诊技术,以救治更多的病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