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判断Ta是真的忙,还是不够喜欢我?| KY研究:“Ta已经不爱你”的9个信号

 昵称535749 2020-08-03

KnowYourself

泛心理科普与服务,美好生活从了解自我开始。6小时前

  长这么大,你一定也遇到过一两个执迷不悔的人。在旁人的眼中,Ta们的伴侣一点都不喜欢他们,但Ta们却不断的自我麻醉,不断的为对方的行为找理由,认定伴侣是爱着Ta们的。

  -“虽然他两天都不回复我微信了,但那一定是因为他很忙。”

  - “她不想和我一起去旅行,一定是因为她遇到了什么别的事情。”

  亲密关系中的 “自我欺骗”,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我们都需要在亲密关系中,有能力信任和包容对方,但一旦信任错付、过度包容,就可能变成看不清事实、自欺欺人,以至于无法及时止损。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亲密关系中的自我欺骗,以及它会对关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500

  01.

  人们为什么会在亲密关系中自我欺骗?

  1. 为了维护“Ta还爱着我”这一信念

  要理解人们进行自我欺骗的内在机制,我们就必须理解“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这个概念。

  所谓认知失调,是人们在面临两种认知相互冲突的时候所出现的紧张状态(Festinger, 1957)。这种紧张状态会造成个人心理层面上的不适。直到人们找到某种缓解认知失调的办法,这种不适才会得以缓解(Travis & Aronson,2007)。

  对于处在亲密关系当中的人而言,当感受到“对方的爱与亲密关系中应有的爱不符”的时候,就会感受到强烈的认知失调。

  从客观上看,如果想减少认知失调,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终止这段亲密关系。但是,这一结果往往是不为人们所接受的。人们更加希望的是,能够找到某种方法,使得对方给自己的爱符合亲密关系中应有的份额,让两人间的关系得以延续。

  于是,为了在不改变关系的前提下缓解认知失调,人们就必须维持“Ta还爱着我”这一信念。即便是在面对某些负面的证据(例如“Ta总是和其他人待在一起,对我却很冷淡”)的时候,人们也往往会选择歪曲或故意忽视这些负面证据。这样一来,原有的“Ta还爱着我”这一信念也就得到了巩固,乃至于进一步被强化了(Travis & Aronson,2007)。

  2. 满足自己的欲望

  欲望能使与其相关的证据和记忆显得更为突出(Mele, 2001)。满足自己的欲望也是致使人们进行自我欺骗的重要因素,这些欲望可能是在亲密关系当中获得控制感、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等等。

  当我们存在强烈渴望的时候,我们会混淆欲望造成的期望和现实。对现实做出扭曲的解读。 

500

  02.

  异性恋关系中,男性可能会更加容易自我欺骗

  根据Trivers(2011)的研究,在异性恋关系中,男性可能比女性更加容易自我欺骗。这可能同他们更容易过度自信有关。

  在一项心理学实验当中,男性和女性被试面临着同样的一项任务:他们可以选择和另外三个人平摊2美元(每人得到50美分),也可以选择和另外三个人竞争,胜者可以得到全部的奖金。

  结果显示,在单人胜利希望渺茫的情况下,仅有35%的女性被试会选择竞争,而有75%的男性被试都选择了竞争。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一段希望渺茫的亲密关系当中,男性往往比女性更容易对自己的吸引力有着过高的判断,从而无法准确识别对方的真实意图。

500

  03. 

  自我欺骗可能最终导致更坏的亲密关系结局

  亲密关系中的自我欺骗如此常见,是因为一定程度的自我欺骗的确有它的积极作用。。

  在KY之前所推过的文章“最好的伴侣之间需要一点‘欺骗’”当中,我们已经指出,一定程度上的自我欺骗可以改善亲密关系。

  那些进行积极的自我欺骗的人(积极评价自己的伴侣,而且这些评价比其伴侣对自身的评价更高)更有可能维持更为稳定和长期的亲密关系。

  学者们认为,自我欺骗有助于降低压力感、产生积极的自我认识,并且使得人们更加不容易感觉到痛苦(Starek & Keating, 1991)。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自我欺骗也有助于精神健康状况的改善。

  在一项以健康人及抑郁症患者为对象的研究当中,Roth和Ingram(1985)指出,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欺骗程度更低。比起健康人群,抑郁症患者更不容易否认负面情绪与关系中的问题的存在。

  尽管我们无法确定缺乏自我欺骗是否是导致抑郁症的因素之一,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缺乏自我欺骗和抑郁症有着一定的联系(某种程度上,抑郁症患者是那些活得更清醒、对自己和他人都更真实的人)

  但是,如果自我欺骗的程度过高,使人过度不承认现实,则导致人们更有可能难以离开一段不好的亲密关系,或是长期维持着某种不健康的相处模式。

  在一项研究当中,学者们探究了预测婚姻破裂因素。他们发现,在那些长期处于婚姻状态的人当中,有一些人采取自我欺骗的策略。

  在自我欺骗中,他们不太会产生和伴侣分开的意向,但Ta们会觉得“不知道为什么会结婚”,并且说服自己继续待在这段并不能给他们带来满足感的婚姻中。同时,Ta们也没有做出任何举动来改善亲密关系。

  但最终,研究结果显示,这些人的婚姻破裂的概率反而更高(Trivers, 2011)。

  简而言之自我欺骗不但让一个人无力结束痛苦,更让两个人失去了面对以及解决问题的机会。

500

  04.

  如何知道你已经在关系中过度自我欺骗了?

  我们并不希望看到的是,当关系实际上已经出现了问题,你还在用自我欺骗做着徒劳的拖延。以下是9个“Ta已经不爱你了”的迹象,供你参考:

  1. 避免眼神接触

  仔细回想一下,和你在一起的时候,Ta是不是仍然愿意和你进行眼神上的接触?根据心理学研究,避免眼神接触,往往是拒绝同对方交换信息的重要表现(Bradberry, 2012)。

  2. 避免与你讨论关系当中的问题

  那些不爱对方的伴侣,总是不愿坐下来同对方一起解决问题。Ta们甚至会用抱怨来应对对方的抱怨:“你想太多了,就是因为你想太多才有问题”(Bradberry, 2012)。

  3. 总是对你的错误吹毛求疵,而不是提出某些建设性的建议

  Ta可能会表现出几乎不能容忍你犯下一点错误的态度。你可能会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做,都无法让Ta满意(Bradberry, 2012)。但当你和Ta讨论如何能够改进这一点的时候,Ta往往会说,“你没法改变了,你就是这个样子了。”

  4. 不愿做出丝毫的妥协

  Ta总是把自己的需要看的比你的需要更重要(Steber, 2017)。你会发现,无论是生活上的小事,还是关乎亲密关系的大事,Ta总是不愿意做出妥协。即使你们之间有过协商,事情也总是要按照符合Ta的意愿发展。

500

  5. 对你表现出轻蔑的态度

  Ta并不尊重你,甚至会对你的某些缺陷冷嘲热讽。例如,会夸大你的某个身体部位的缺陷,或者贬低你的能力。这种轻蔑的态度也可能会表现在表情或者动作上。Ta可能会经常冲你翻白眼或摇头;在你们交流的时候,Ta可能经常会双臂交叉,做出防御性的姿态(Steber, 2017)。

  6. 虐待

  Ta可能会对你施虐。这种虐待可能是身体上的,也有可能是精神上的。例如,Ta很有可能对你采取“冷暴力”,拒绝与你发生任何交流(Steber, 2017)。

  7. 总是试图同你保持一定的距离

  即便是在有空闲的时候,Ta仍旧想要和你保持一段物理距离(Wilford, 2016)。比如,在假日的时候,Ta往往会选择和朋友待在一起,而不是待在你身边陪着你。

  8. 对方总是在忽视你发出的爱的信号

  Ta似乎总是不能理解你表达爱的方式。比如,你明确的表示希望对方来拥抱你,但Ta却会寻找各种理由推脱,拒绝和你亲密接触(Steber, 2017)。

  9. 你为了满足对方的需求,而无力照顾好自己

  你会感觉到,自己的生活已经被对方填满了。Ta似乎总是在等待着你的照顾,而你为了满足Ta的需求疲于奔命。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很久都没有好好的休息过了(Steber, 2017)。

  如果对方已经出现了以上迹象中的一项或多项,而你仍然坚信对方爱着自己,那么你就需要警惕,自己是否过度自我欺骗了。

  由于自我欺骗这一过程几乎是大脑自动完成的,所以,我们往往需要他人来消除自己的心理偏差。显然,多与其他人进行沟通,多从其他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很有可能会降低不恰当的自我欺骗的程度。

  当你不确定对方是否还爱着自己的时候,不妨多相信一些好朋友的“忠言逆耳”,相信那些一贯关心你、爱你,也足够充分了解你和伴侣之间关系的人。

  看完今天的文章,希望你能意识到自己在关系中是否存在自我欺骗,但同时也意识到,一定程度的自我欺骗是可以被允许存在的,它甚至对关系会有积极的作用。

  其实,只要你能坚持好自己在关系中的底线,也要求对方给你对等的尊重;只要你发自内心地能够维护自己,坚持自己应该被好好对待,无论是别人还是自己,都不会真正欺骗到你。因为直觉会是你最好的保护神。

  愿你获得真实的关系和真实的爱。以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