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共读《正面管教》,让我和孩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

 悦读读书 2020-08-04

文丨安洋

当我转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以后,我知道我的行为也将能够随之而改变。我需要具体的方法来处理和应对孩子的不当行为。书里基于这样的逻辑,给出了一系列的正面管教工具。


重新看待和识别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信息


书中把孩子的种种不良行为背后的目的归纳为4种,即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利、报复以及自暴自弃,每一种行为目的都有着对应的错误信念。当家长给出了错误的回应时,孩子的不良行为并不会停止,反而可能会变本加厉。而重要的是书中给出了如何识别以及如何正确回应孩子的方法。


正确地运用“自然后果”和“逻辑后果”


所谓“自然后果”是指自然而然发生的任何事情,这其中没有人为的干预。比如:孩子想要穿着衣服站在喷头下打开水龙头,自然而然就会被淋湿,孩子就会明白这个行为的后果是衣服被淋湿感到不舒服。

而“逻辑后果”则是当孩子穿着衣服站在喷头下打开水龙头被淋湿后,家长冲过来把孩子一顿打骂,然后警告孩子再这样做“就不给你买好吃的”或是“晚上不许你看动画片”等等。

瞧,“自然后果”让孩子学会了知识,下一次孩子或许还会觉得穿衣服临时自己挺好玩,但更多地可能是不会这么做了;而被淋湿和没有好吃的不能看动画片之间是没有必然联系的,“逻辑后果”是父母人为建立的联系,是一种经过伪装的惩罚行为。因此,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正确地运用“自然后果”和“逻辑后果”来帮助孩子学习掌握生活社交技能是至关重要的。


“从错误中学习”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要为犯错误而羞愧,当我们犯错时往往得到的都是“你真是个笨蛋、愚蠢、怎么净犯这种低级错误、你脑子是不是坏掉了、我都不知道你在想什么”之类的带有羞辱的讯息。这些讯息要么会使我们畏惧犯错而停滞不前,要么会使我们更加叛逆进而挑战父母的权威去做更出格的事。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父母在孩子犯错时表达的讯息也是在试图激励孩子“为了自己好”做的更好些,只不过他们用了错误的方式传递了负面的讯息。而真正能帮到孩子的,是父母与孩子一起把犯错误看作一个学习的绝好机会。这不仅能轻松、更坦然地接受犯错,还能激发父母与孩子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与方案的兴趣。

专注于解决问题,需要父母和孩子都从错误和失败的焦躁情绪中冷静下来,理性思考问题究竟是如何发生的,然后创造性的探寻解决方案并尝试。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我们都非常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做出本能反应。想想当孩子无缘无故哭闹不止时,你内心那种煎熬的感觉,很难让你理性的搞清楚怎么做才能聚焦到解决问题上。因此,你需要一些技巧让孩子和你都回归冷静。

试着和孩子一起在家里布置一个属于彼此的“暂停区”,培养你和孩子在不冷静时能够主动寻求“暂停”的习惯,你会慢慢发现这会非常有助于你们不吵不闹地和平解决冲突。

而当孩子和你都冷静下来以后,试着去引导孩子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吧,相信我,孩子想出的办法一定会让你大吃一惊的。在这样的过程中,作为父母的你就是在帮助(而非强加给)孩子学习生活的技能。


别忘了运用鼓励,而非赞扬


每个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话,但这不代表赞美的话对孩子就是“无毒无害”的。想想书中开篇那个最基本的理念,“长期来看是什么在起作用”,你就会发现赞扬和鼓励长期来看对孩子也会起到不一样的影响。

总是收到赞扬的孩子,会导致孩子为了他人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说他们总会为了寻求别人的认可。当得到他人的认可时,孩子就会有价值感和归属感,反之则没有。这样的孩子在成年之后很容易形成依赖型人格。

而总是受到鼓励的孩子则不同,他们不为别人而是为自己而改变,他们会思考自己怎样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无需他人的认可也能保持自信和自立。这会使孩子形成成熟积极的人格。


让家庭会议成为亲子时光的一部分


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非常西式的管教方法,但却很好的弥补了中式家庭中亲子互动的空缺。往往中式家庭的氛围是严肃威严的,父母与孩子之间有着很容易就可以觉察到的等级。父母的不苟言笑,孩子的循规蹈矩,都会使亲子互动时存在着一定的嫌隙,很难拉近彼此间的心理距离。

而书中提倡的家庭会议从对家人的感激开始,聚焦家庭中每个成员想要解决的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督促全体家庭成员遵照执行,到以大家都喜爱的家庭娱乐活动终止。让无论是父母和孩子都能从中收获到爱的讯息、共同成长的力量、解决问题时的无限创意以及对每个人对家庭的责任感。

随着共读的进行,我对书中所倡导的理念和方法也越发熟悉,于是在一个宁静祥和的夜晚,我决定按照书里的方法试着跟孩子聊一聊。那一天窗外下着小雨,我和孩子熄了灯躺在床上。微风吹在身上,抚平了所有躁动的心情。

我问孩子道:儿子,你讨厌爸爸么?

孩子一边在床上折着饼儿,一边答道:不讨厌。

我:那你爱爸爸么?

儿:爱。

我:那你不喜欢什么时候的我?

儿:你跟我发脾气时。

我:对不起,爸爸要跟你承认错误。我不应该动不动就跟你发脾气。

儿:没关系。

我:儿子你知道么,爸爸对你发脾气的时候其实很多时候是在担心你,怕你磕了碰了,怕你伤到自己。所以才会着急生气,就冲你发火了。

儿:……

我:爸爸觉得以前那样是不对的,所以我决定以后不会再打你或是骂你。爸爸想告诉你无论发生什么,爸爸都非常爱你。我希望你可以健健康康的长大,每天能够开开心心的,去看更大的世界,过更美好的人生。

儿:我也爱你,爸爸。我想永远都和你还有妈妈在一起。(孩子被我感动了,抱着我哭了起来)

那天晚上之后,我没有再打过骂过孩子。虽然有的时候孩子做一些危险的事情时,我还是会情急之下提高音量,但如果我看到孩子表情惊恐以为我要发火时,我就会立刻柔软下来以平和的口吻告诉他,他刚刚差点伤害到自己,我很担心他。

我也不会再用羞辱的语气或是言语刺激孩子,每当我发现孩子的一些不当行为时,我都会和善地向他表达我的看法,引导他去思考自己想要表达什么感受或者想要达到什么目的,然后和他一起商量一个解决的办法,约定一个时间,然后等待孩子自己调整他的行为。

最近我们还召开首次家庭会议,我们在会议上互相表达感激,共同制定解决家庭日常问题的解决方案,形成会议决议并遵照执行,孩子非常踊跃的参加并发表意见见解。

因为我的改变,孩子也开始了他的改变。他比以前更愿意配合我们的要求,因为这些要求不是我们单方面强加给他的,而是和他一起商量之后制定的,他愿意遵守这样的约定。

他在我们的鼓励下开始尝试着自己做更多的时间,自己洗澡、自己上大号、自己一个人睡。虽然偶尔也会反复,但总的来说他很享受自己能做越来越多的事情。他也愿意主动帮助我们分担拿东西,会在每次请求帮助时说“请…”,积极地参与练习游泳,甚至于主动地自己看英文绘本并跟着APP读和念。

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能带给我们的惊喜会越来越多。我非常感谢自己参加了这次共读,体验到了这种从思维到行为再到结果的神奇的转变。我现在对于正面管教所倡导的“和善与坚定并行”深信不疑,“和善”不是让我们对孩子装出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而是从内心把孩子当成和我们一样的不断学习和成长的个体去尊重。

当我们羞辱孩子、惩罚孩子、打骂孩子时,我们就是在破坏对孩子的尊重。“坚定”不是让我们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坚定”信念,把自己伪装成“和善”的样子。而是告诉我们,我们不仅要尊重孩子,同样也要平等的尊重自己。

当我们试着不去羞辱、惩罚、打骂孩子时,我们可能会走上另一个极端,为了尊重而去娇纵孩子、宠溺孩子,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这就是对我们自己的不尊重,同样也不会帮助孩子获得价值感和归属感,从而更好的成长。

保持“和善与坚定并行”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但这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我们不断地修正脑海当中的思维模式,不断地尝试磨合与孩子相处的方式方法,不断地在焦躁烦闷的情绪下让自己重新回归理想思考、聚焦问题的解决方案。

但我相信,每一个深爱着孩子的父母,都会愿意走上这条探寻之路,不用惩罚也不娇纵,引导孩子培养出能够他们人生幸福而充实的品格和技能,接收到来自父母和家庭的爱的讯息,并将这种美好持续地传递下去。


作者简介


安洋

一个学了4年心理学、干了11年HR、游了31年泳的胖子,在追求自我实现、助人自助和财务自由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