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文||【念念不忘糖醋鱼】◆吕强

 白云之边 2020-08-06

作者简介:吕强,笔名小吕飞刀,淄博市作家协会会员,淄博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淄博市周村区大街街道办事处,自幼喜爱文学,文章散见于各级报刊,偶有获奖。喜欢听着优美的歌曲,安静的在最爱的文字里徜徉,以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生活中的所有。


作品欣赏
  【念念不忘糖醋鱼】

在我们当地的酒宴中,普遍流传着一种说法叫无鱼不成席,人们宴请亲朋好友如果少了鱼,便感觉缺少了主打菜,缺少了一点点说不出的味道,吃得不尽兴。每次酒酣耳热之时,鱼总是作为最后一个菜,姗姗来迟。鱼者,余也,鱼上了,再美味的宴席也将曲终人散了。自小以吃货自居的我尤其喜爱吃鱼,不管是大鱼小鱼,刀鱼鲤鱼,都喜欢吃,但我最喜欢吃的还是妈妈做的糖醋鱼。

从童年记事起每次过春节妈妈都要做糖醋鱼,在大年三十的下午,妈妈在厨房里把刀鱼洗干净,切成一段段的,加上盐和料酒腌制好后,然后再开始把带鱼段薄薄的裹上一层淀粉在油锅里炸一下,顿时,一股难以描述的鱼香味弥漫了整个房间和院落。每到这时候我都迫不及待的跑到厨房里,一边顺手拿起一块炸好的刀鱼,一边看着妈妈调兑糖醋汁,那个时候,糖醋鱼对年幼的我来说,就是天底下最美味的佳肴,甚至每次到最后盘底的糖醋汁都用馒头蘸着吃光。那种怀念的味道,至今都念念不忘,那酸甜适中又略微带点儿咸的糖醋鱼,五彩缤纷的刻写在我童年快乐幸福的记忆中。

在那个不算富裕的岁月里,人们大都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才改善一下伙食,买一些新鲜的刀鱼来招待客人,平常只能从集市上买些咸的小干鱼解馋。为此童年的我常常盼望着夏天的快快到来,我的家乡就在孝妇河畔,一到了夏天就可以吃到新鲜的鱼类了。那时候,河水非常非常的清澈,蹲在岸边都能看到来回摆动的水草,水草上不停地游动着一些喜欢悠闲的鱼,比如鲫鱼、鲢鱼等,时不时的还有些鱼窜到水面来呼吸,泛起浪花。在清澈的河水里比较常见的大多是个头较小的一种鱼,它们通常是成群结队,鱼的学名叫不出来,我们当地人都把这种鱼叫做嘎牙鱼。夏季的河水不是很深,我每到周日的午后便和小伙伴们跑到河里洗澡,把身体浸润在略带一丝清凉的河水里,看着头上湛蓝的天空,听着岸边树林里传来得阵阵蝉鸣声,令人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我们一会儿练习着狗刨式泳姿,一会儿练习着仰泳,互相追逐着,打闹着,时不时有鱼儿从身边溜过,有时碰到腿上,痒痒的,很是开心。我和小伙伴们每次戏耍过后,就跑到水浅一些的地方去捉鱼,先选一处浅河滩一圈用土围起来,然后再用带来的小盆和罐头瓶子把里面的水泼干,没有了水的鱼儿就会在泥地上乱蹦,当然都是一些小鱼小虾,有时还能捉到一些泥鳅和鳝鱼,回家收拾干净,让妈妈裹上面糊一炸,然后用煎饼一卷,那个香啊,至今想起还流口水。

后来长大后的我到了泰安求学,那时候的大学食堂菜肴还没有发展成为后来的第九大菜系,像现在鼎鼎大名的月饼炒辣椒、清炒柚子等富有创意的招牌菜还没有横空出世。每到饭点,为数不多的几个小炒菜早被捷足先登的同学洗劫一空,只剩下没有丝毫油水的大锅菜用比洗脸盘还要大几倍的铁盆装满,一个个摆在食堂的窗口,不管你有没有胃口,菜就在那里,你爱吃不吃。那个时候觉得学校食堂的大锅菜是最难吃的饭菜,不过现在回想起来,下课后每个人抱着快餐杯,像战场上冲锋一样奔向食堂,抢着打饭吃的日子还是蛮有意思的。

有时候吃腻了学校的食堂菜,便会邀上同宿舍的几个朋友,跑到校门口的一家快餐店打牙祭。我下铺的哥们家就在泰安本地,从小在矿务局长大的他对美食颇有研究,他的一大美食嗜好就是喜欢吃玉米面窝头,经常去快餐店买两个窝头,再来两块红烧肉往窝头里一放,然后一只手拿着一个窝头,啃一口窝头,再来一口红烧肉,自豪地给我们讲着粗细搭配和营养平衡的膳食理论。有一次这位喜欢美食的哥们周末回家竟然带回来一个酒精炉子,引得我们欢喜雀跃,从此以后宿舍的饮食大大提高了一个档次,我们时不时地去校门口的菜市场买点青菜和蛋类肉类,改善一下伙食,像晚上弄点小油菜,打上几个鸡蛋,再下上几包方便面,在当时就算是比较不错的夜宵了。有次周末我们几个心血来潮的买了一条鲤鱼,收拾干净了,放到锅里,再放上几个辣椒,倒上点王村醋,炖好之后我们倒也吃得有滋有味。

记得有一年的冬天,已工作多年的我去济南参加省里的一个培训,晚上和济南的朋友一起来到警官学院餐厅就餐,专门点了传说中的黄河大鲤鱼。糖醋黄河鲤鱼历来被誉为鲁菜中的主打菜,其体肥大,色艳丽,味纯正,鲜嫩肥美,为众多鲤鱼品种中的珍品,古书上早就有“岂其食鱼,必河之鲤”、“黄河之鲤,肥美甲天下”的美誉。加工好的鲤鱼焦黄若金,昂头翘尾,其上挺之势,好似鲤鱼跳龙门一般,这一道菜恰到好处的给一番觥筹交错作了一个美丽的休止符,仿佛高潮之后的尾声,虽然平淡却韵味悠长。按照传统习惯,吃完鱼肉后,我们吩咐服务员将鱼头及余汁做了一碗“砸鱼汤”,说起砸鱼汤,淄博人和山东人都不陌生,据说源头是在博山,一般家宴朋友聚会什么的都会砸鱼汤。砸鱼汤其实很简单,无非烧一锅清汤,把原来鱼上的辅料葱姜蒜啊什么的都去掉,鱼头鱼骨连同盘子里剩下的鱼肉下锅,稍放点儿糖,多洒胡椒,多加上些醋,讲究点儿的再打上个鸡蛋,烧开即可。砸鱼汤的最大特点是酸辣,在口干舌燥之即喝上几口鱼汤,极具提神醒酒之功效。一边品尝着美味的鱼汤,济南的朋友还给我们说了鱼汤的另一种砸法,就是再放上点芝麻酱,说味道极佳,下次再来济南,让我们尝尝芝麻酱砸鱼汤。

季节变化,风景流转,如今工作多年的我也和朋友在一些大大小小的餐馆酒楼吃过饭,也尝尽了各种味道里的酸甜苦辣,但是总感觉不如妈妈做的糖醋鱼好吃,正如人们常说的:心底的味道,有一种菜系叫做妈妈做的菜。妈妈烹制的美味料理陪伴着我一路走来,传达着一份暖暖的爱意,我不由得想起了最近网上爆红的那句“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是啊,人生就是一场盛大的宴会,父母没有缺席我们的成长,我们也不要缺席父母的衰老,偶尔停一下我们匆匆前行的脚步,回家陪父亲喝点老酒陪母亲聊聊天,亲手做一道父母最爱吃的菜肴,我想,那也许是父母最大的愿望……。

情系齐鲁★文学先行

    《齐鲁文学》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坚持“发表原创,繁荣文学”的办刊路线,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有删改权,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有删改权,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