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柴胡汤方证条文梳理(最全版)

 中医药方便 2020-08-06

///

“有诊断之失

而无治疗之误”

“百病小柴胡”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中的一张名方,因仲景一句“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而成为临床广泛运用之方。

作为少阳病主方的小柴胡汤,为何在《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中却只有两条条文,而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中条文最多呢?仲景是何用意呢?

今天,小师妹梳理《伤寒论》中有关小柴胡汤证的条文,希望通过逐条解析小柴胡汤方式,细细品味,挖掘出小柴胡汤证的内涵与外延。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

本篇共介绍11条相关条文


附病案两则

原 文

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37)

解析:本条文明确告知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可脉但浮者,却给予麻黄汤。由此可见:

①麻黄汤为解表而设,非为解外而设

②仲景的表证和外证并非同等概念,临床不可不知。


“表证”与“外证”应当如何理解?

所谓表证,即指表现于躯壳的症状(非病理解剖学上的变化),即四肢、头部、躯干(腹侧除外)表面发热、寒冷、发汗、疼痛等症状

所谓里证,指躯壳内部出现的症状,口腔、胸腹部等诸症状是也

所谓,《伤寒论》中指胃

所谓,《伤寒论》中指胃以外的部位

张仲景由脉“浮细而嗜卧”推断出外已解

有些患者还有胸满胁痛,给予小柴胡汤

有的患者无胸满胁痛,外已解后只是嗜卧,脉只浮不细,说明体质强壮无血虚,给予麻黄汤

由此可得出:

①脉细是小柴胡汤的一个重要脉证

②血虚是小柴胡汤证的患病基础

外感病治疗后若出现嗜卧者当凭脉用药,而不是一味地补气血

④治疗外感期间若症状减轻,但增咳时胸满胁痛需用小柴胡汤。

原 文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96)

解析:本条是承接第95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由此说明,伤寒中风和太阳中风不同,他们应该是独立的病名,因此临床不可混淆。

《伤寒论》中有很多中风证,如太阳中风、阳明中风、少阳中风、太阴中风等,若患者得伤寒中风病证,但见柴胡证的一证,就可与柴胡汤。

原 文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抟,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胁膈中痛。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97)

解析:本条说明小柴胡汤证病机乃“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抟,结于胁下。”

故而第37条为何外已解,但依旧胸满胁痛,乃因外邪已解,但血弱未复。

因此,《血证论》作者唐宗海治疗血证时十分推崇和法,他指出:

至于和法,则为血证第一良法。

表则和其肺气,里则和其肝气,

而尤照顾肾气,或补阴以和阳,

或损阴以和阳,或逐瘀以和血,

或泻水以和气,或补泻兼施,

或寒热互用,许多妙义,未能尽举。

原 文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99)

解析:此条如果剔除“胁下满”一证,则极似温病,当用辛凉解表。

由此可见:小柴胡汤的病位胁下

后世对此进行了扩展,黄煌教授提出“柴胡带”的概念,他认为临床上应该将胸胁的概念拓宽,诸如甲状腺、胸锁乳突肌、耳颞部等头颈部的两侧,少腹部、腹股沟等都可以作为广义上的胸胁。

TIPs

“三阳证见,治从少阳”

三阳经中少阳居于表里之间,半表半里之处,其位在中,所居为交通之地;

内近阳明之里,外邻太阳之表,内外相洽,所备乃斡旋之功。

因此,三阳证见,必以和解少阳为主,使邪从枢外解。

医案举隅

患者,男,24岁,

初诊:面红,眼有血丝,头痛晕昏沉重,全身酸痛,晚上发热后汗出热不退,偶有怕冷,耳鸣,口酸苦,齿隐痛,咽干,饮多喜凉,腹胀满,多梦易醒,小便多色黄,大便干每日1次,舌苔黄。

方药:

柴胡30g

黄芩10g

半夏15g

大枣6枚

生姜3片

炙甘草12g

桂枝15g

芍药15g

羌活10g

天麻15g

葱白3段

1剂,饭后服用,用后注意避风

二诊:服药后患者诉头痛减退,全身酸痛不明显,但眼有血丝,臂酸,头晕耳鸣,气短,口苦,小便多色白,梦遗,舌黄苔厚,中部黄干。用药后腹泻1次,腹泻之前有轻微腹痛。

方药:

柴胡10g

半夏3g

炙甘草8g

黄芩6g

大枣8枚

生姜3片

天麻9g

羌活10g

桂枝10g

芍药10g

葱白3段

葛根15g

苍术6g

1剂,饭后服用,用后注意避风

回访:痊愈。

按:此案一诊用柴胡桂枝汤,重用柴胡清少阳,用药后腹泻1次,腹泻之前有轻微腹痛,说明阳邪已经有出路,寒凉药宜减量用之,时值广州阴雨天气,此乃发汗,“但风气去,湿气在”,故用苍术6g,以祛湿气。

原 文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100)

解析:“不通则痛”、“痛则不通”,

故腹中急痛其总的病机在于邪阻三焦、气机不畅所致。

因此,疏通三焦是治疗腹中急痛之根本,而小柴胡汤可通治三焦而解外,故可解腹中急痛。

小柴胡汤之“和法”,有三焦生理与病理为其所本,且有“病主半表半里、治在内外分解”“为病寒热夹杂,治须寒温并调”“病易虚实相间,治有攻补兼施”的特点。

小柴胡汤脉象可见涩或弦。

原 文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101)

解析:“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的“见一证”指的是《伤寒论》第96条伤寒中风证里面的任何一证,而非整个伤寒杂病论里面小柴胡汤条的所有症状。

为何易出现“柴胡汤病证而下之”的状况?

因为柴胡汤病证“血结”和“纯阴结”很相似,故而临床易判断错误。

原 文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103)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消汤主之。(104)

解析:小柴胡汤可解伤寒

古今对柴胡药理作用的认识是一致的,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柴胡的药理作用可解决外感病的病因、病理和出现的症状。

小柴胡汤能解外不能解表

“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可知张仲景是用小柴胡汤解外而非解表,中医界通常说的小柴胡汤解表,那是因为伤寒的一系列症状看似表证,其实是外证。

原 文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144)

解析:此条文可见小柴胡汤可解热,可通血结,可入血分

小柴胡汤证的发作有时是因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

唐容川《血证论》中运用小柴胡汤治疗血证,其据病情表里寒热虚实之兼夹,以小柴胡汤加减应用治疗各种血证及血证并发症或血证相关性疾病。

原 文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146)

解析:呕而发热是小柴胡汤主症之一,临床可据此用小柴胡汤。

此条文所述的病位在心下,此处柴胡证病位不典型,但是有微呕而发热,正所谓柴胡汤证具,故而小柴胡汤为必用之方。

因为夹杂支节烦疼,心下支结故合桂枝汤。

原 文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鞕,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148)

解析:本条说明:证同,但可凭不同脉象判断是否为“阳微结”、“阳微”,可结合兼证判断是否为“纯阴结”、“少阴病”。

阳微结:有表亦有里,可与柴胡桂枝干姜汤;

阳微:在里,可与理中汤;

纯阴结:悉入在里,不得复有外证,可与承气汤但此“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鞕,脉沉紧”证,不是纯阴结,故仲景说“假令纯阴结”,意在说明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此乃是血结,为半在里半在外也,可与小柴胡汤;

所以小柴胡汤无表证,但可有外证;小柴胡汤脉象可见沉紧。

原 文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149)

柴胡汤与半夏泻心汤病位相近。小柴胡汤病位在胁下,半夏泻心汤病位在肠、胃。

医案举隅

黄某,男,31岁

初诊:2016年6月3日

主诉:近10余年每逢天气变化则出现失眠、遗精等症。近几日外感后出现胃胀、胃脘部烧灼感,乏力,口干口苦,夜寐易醒。小便正常,大便不成形。舌红苔黄腻,脉沉弦尺涩。

方药:半夏泻心汤化裁

法半夏15g

党参10g

黄芩10g

黄连5g

大枣30g

炙甘草5g

干姜10g

煅龙骨15g

煅牡蛎15g

山药20g

姜厚朴10g

锁阳15g

白术10g

桂枝10g

共7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

二诊:2016年6月10日

用后虽然胃胀略减,但余症依旧,舌脉如前。治则:疏肝和胃、止痛安神为主。

方药:小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

北柴胡15g

法半夏15g

黄芩10g

大枣20g

生姜片3g

潞党参15g

炙甘草5g

生龙骨30g

生牡蛎30g

酸枣仁30g

共7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

三诊:可见诸症大减,舌淡红苔黄白,脉涩,守方加浙贝母15g,枳实10g,再进7剂。又过月余,失眠好转,遗精症状已有明显改善。

按:此案初诊时用半夏泻心汤化裁,用后虽然胃胀略减,但余症依旧,因而二诊改用小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而获得良好效果。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

本篇共介绍4条

相关条文


原 文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229)

解析:小柴胡汤亦可用于“大便溏”

此“大便溏”是由于胆气抑郁,不能疏土,土不运化水湿所致之证。

临床不可凡见大便溏都用和法,大便溏出现少阳证时,才可考虑用小柴胡汤,必要时还需加减灵活应用。

传统中医认为阳明病只有热证,那是指的胃家实的情况,但实际上《伤寒论》条文中阳明病中的方证其实是有里证,有非里证,有热证,也有寒证,有实证,也有虚证。

小柴胡汤可用于潮热。少阳潮热虽然少见,但其实也有同道进行过相关报道,如谭子燕发表《小柴胡汤治疗少阳潮热三则》治验,叶品良用和解法治疗更年期潮热,方用小柴胡汤合五苓散加减。

原 文

阳明病,胁下鞕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230)

解析:小柴胡汤亦可用于不大便

胡希恕先生指出:“小柴胡汤有通行大便之功,功在疏泄胸胁,推陈出新,而不在升提。”

这说明出现“不大便”,一方面是因为有热而未尽实,另一方面是因为少阳枢机不利,邪气结于胁下,使得上焦津液不得往下,而致不大便。

很多人认为小柴胡汤解表,是因为临床用小柴胡汤后可“身濈然汗出而解”,但仲景已说明此“身濈然汗出而解”并非因为表解,而是因为“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的结果,反过来说明小柴胡汤可以治疗上焦不通、津液不下、胃气不和。

原 文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231)

解析:小柴胡汤可治疗腹都满;

小柴胡汤可治疗胁下痛以及心痛;

小柴胡汤可治疗鼻干;

小柴胡汤可治疗一身及目悉黄;

小柴胡汤可治疗小便难;

小柴胡汤可治疗时时哕;

仲景很明确地说“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说明小柴胡汤解外,非解表;小柴胡汤证脉象见浮,亦可见弦浮大。

原 文

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鞕,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受食一云不大便,但初头鞕,后必溏,未定成鞕,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鞕,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251)

解析:无太阳柴胡证

由此可见柴胡证在六经中可有不同的表现,如在《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可称为少阳柴胡证,在《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可称为阳明柴胡证,《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可称为厥阴柴胡证。






《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

本篇共介绍2条

相关条文


原 文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266)

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267)

解析:小柴胡汤证的脉象可见沉或紧或沉紧。

小柴胡汤证在少阳病篇中的表现为“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

柴胡汤证繁杂,可使临床医生误用吐、下、发汗、温针之法治之。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

本篇共介绍1条

相关条文


原 文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379)

解析:小柴胡汤证在厥阴病中的表现为“呕而发热”。

一般情况下少阳证以口苦、咽干、目眩为纲;

小柴胡证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胁下鞕满)、口苦咽干目眩、呕而发热或不能食,这四大主证为凭。






《伤寒论·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

本篇共介绍1条

相关条文


原 文

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一作紧者,以下解之。(394)

解析:本条是用小柴胡汤治疗伤寒劳复后,更发热者,而《温病条辨》亦有青蒿鳖甲汤治疗温病后期,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症。

虽寒温之异如此,而伤寒瘥后,要祛余邪,更要扶正气,故用小柴胡汤,而温病热邪已除十之八九,尚留余邪,阴液不足,故用青蒿鳖甲汤养阴透热。

因此,从伤寒和温病后期的治疗原则来看,两者是一致的。都要祛余邪,顾护正气。

小柴胡汤证的脉象可见实脉。脉象不同,用小柴胡汤后的反应亦不同;

若脉见浮则汗出而解,

若脉见沉实则便通而解,

由此可知小柴胡汤治疗疾病乃因势利导之法,给邪以出路,邪祛正安,故而小柴胡汤临床中常用于扶正祛邪






《伤寒论·辨可发汗病脉证》

本篇共介绍4条相关条文


原 文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方,不溺,腹满加哕者,不治。

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中风往来寒热,伤寒五六日以后,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烦心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属小柴胡汤证。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属小柴胡汤证。

解析:这些条文说明小柴胡汤可用于发汗,但是非解表而是解外。

正因为如此,所以阅读诸家医案时会发现很多名家验案,明明看似太阳病(即太阳伤寒或中风证),用的却是小柴胡汤,汗出而解而获得满意效果,此小柴胡汤汗出而解并非解表所致,而是因为“脉浮者,以汗解之”故也。






《伤寒论·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

本篇共介绍2条

相关条文


原 文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一云,呕止小安,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可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下之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消汤主之。

解析:此两条说明仲景注重先解外,再清里。而且仲景治病讲究辨证论治,步步为营。

此两条条文可与《桂林古本伤寒论·卷第三》之“传少阳,脉弦而急,口苦,咽干,头晕,目眩,往来寒热,热多寒少,宜小柴胡汤,不差,与大柴胡汤”互参。






结 语

小柴胡汤证常表现为里证或外证,易与其他方证相混淆。

张仲景使用小柴胡汤并非为和解少阳而设;小柴胡汤在《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可用于解外发汗,主要解除的是伤寒证或中风证;外证(伤寒证或中风证)与太阳表证不是同等概念,不可混淆;

小柴胡汤脉象不典型,并非传统认识的脉弦细,可见浮、沉、细、紧、实、涩等脉象;

小柴胡汤证的发作有时是因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血结”表现为半在里半在外,故而导致小柴胡汤证常可表现为外证,让世人误以为小柴胡汤可解表,其实小柴胡汤证亦可表现为里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