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词中的那些消暑文化(下)

 非亲似亲fhf 2020-08-06

现代人无惧炎夏,古代的人亦用自己的智慧消暑清心。诗情画意中,一股唯美的清凉之感扑面而来。走进古诗词中的那些消暑文化,和古人一起惬意消暑。

竹夫人

除了凉席外,古人还有一件凉爽利器——竹夫人,也叫青奴。此圆柱形物用竹篾编成,长约1米,可拥抱,可搁脚。中空,四周有竹编网眼,根据“弄堂穿风”的原理,供人取凉。《红楼梦》中有一谜语:“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虽浓不到冬。”谜底就是“竹夫人”。

水殿

现代人过夏天不可或缺的空调房,其实古代也有。唐朝宫廷中就建有专门用于夏季避暑的凉殿。史书记载,凉殿内和四周安装了水力转动的风扇,通过扇轮传动产生的风力,将冷气送入殿中。后来,随着技术的成熟,可利用机械将冷水传送到屋顶,顺屋檐流下,形成人造水帘,以实现消暑的目的。

到了宋代,凉屋出现了“豪华版”配置,在蓄水池和大厅四周摆满各类鲜花,让人们在享受凉风的同时还能闻见扑鼻的芬芳。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提到“翠寒堂”时这样描述:“长松修竹,浓翠蔽日,层峦奇岫,静窈萦深,寒瀑飞空,下注大池可十亩。池中红白菡萏万柄,盖园丁以瓦盎别种,分列水底,时易新者,庶几美观。又置茉莉、素馨、建兰、麝香藤、朱槿、玉桂、红蕉、阇婆、薝葡等南花数百盆于广庭,鼓以风轮,清芬满殿。御笐两旁,各设金盆数十架,积雪如山。纱橱后先皆悬挂伽兰木、真腊龙涎等香珠百斛。蔗浆金碗,珍果玉壶,初不知人间有尘暑也。”

避暑会

古时民间有“纳凉”的说法,寻找搭建遮阴的去处,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相对王公大臣的专属凉屋,此类避暑场所更有人气,更受百姓欢迎。纳凉的人多了,便慢慢形成了“避暑会”。明代高濂《四时幽赏录》中记载了不少古人纳凉的场景:“长安人每至暑月,以锦结为凉棚,设坐具为避暑会。”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了六月初六到西湖边集体纳凉的风俗:“是日湖中画舫,俱舣堤边,纳凉避暑。”

更高级的避暑会当属赏荷、泛舟、垂钓、登高赏景。赏荷是古人喜好的避暑活动,民间更是有“大暑赏荷”的习俗,这一天泛舟赏荷最为壮观。清代苏州文士顾禄撰写的《清嘉录》中记载:“画船箫鼓,竞于葑门外荷花荡,观荷纳凉。”《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京都人最重三伏,盖六月中别无时节,往往风亭水榭,峻宇高楼,雪槛冰盘,浮瓜沉李,流杯曲沼,苞鲊新荷,远迩笙歌,通夕而罢。”

心静自然凉

古人认为,暑热难耐令人心情烦躁,更容易产生燥热。《黄帝内经》谓夏季养生之道为“使志勿怒”,元代养生家丘处机在《摄生消息论》中称夏季“更宜调息净心”,都是在表达“心静自然凉”。康熙皇帝教育皇子留下的训言编录成《庭训格言》,其中一则训文就是《心静自然凉》,意思就是要做到内心平静,身上才会不热,并且还指出,“且夏月不贪风凉,于身亦大有益”,可见古人如此境界并非一般人所能达到的。

“心静自然凉”在文人雅士的追求下上升为修身养性、超然脱俗的人生境界。白居易还有一诗《苦热题恒寂师禅室》:“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可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通过诗人平白通俗的语言,人们体会到参禅能静心凉身。北宋诗人梅尧臣《中伏日陪二通判妙觉寺避暑》一诗中写道:“绀宇迎凉日,方床御绤衣。清淡停玉麈,雅曲弄金徽。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在清幽寂静的佛寺中,品上一杯清茗,让人忘却尘世纷扰,暑气自消,乐而忘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