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临床医案练习【第862期】

 中医发烧友586 2020-08-07

今日练习

唐某某,女,21岁。

病已二十余日,因急性胃肠炎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吐泻诸症均除,惟留高热不退。曾服苦寒、甘寒、辛凉及西药磺胺类药物十余日,皆未获效。

症状:高热烦渴,渴喜热饮而不多饮,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面黄肌瘦,神疲乏力,不思饮食,舌质谈红,脉象细弱而数。

处方:__。(请将答案留言在下方哦)

2剂而愈。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泻心汤

注:答案非唯一,仅供参考

上期原医案

于某,女,37岁。

1982年11月17日初诊。鼻衄腹泻已三月余。胃脘经常憋胀,饭后胀满较剧,纳呆,大便稀,每日七八次,每天夜间大便二三次,且有五更泄。血常规化验:RBC 285万/mm3,Hb 7%,WBC 5 600/mm3,屡治不愈。舌淡,苔薄白,脉左右关上滑。

诊断:鼻衄、下痢。辨证:邪热壅聚,上逆下迫。治则:泻热除痞。

处方:大黄6克,苦参9克(代黄连),黄芩9克,炒莱服子15克,藿香叶12克,竹茹12克,6剂。

二诊:药后诸症大减,鼻衄止,纳增,大便每日一二次,成形,夜间已不大便。原方续服6剂,攻固疗效。

按语

两脉关以上滑,乃中、上焦有火热也,火热炽盛,迫血妄行,至鼻衄不止。以泻心汤之泻火凉血治之有良效,法师于仲景也。

相关经典条文学习

《金匮要略·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