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任继愈谈孔子的天命鬼神思想

 国学新知堂 2021-06-30
孔子相信天命,认为天是万物的最高的主宰。所以孔子讲,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季氏》)

孔子将天命、大人、圣人说成三位一体,作为君子对三者都要敬畏。在古人的眼里,天是都意志的,它能赏善罚恶,孔子显然也继承了这一思想。
他认为复兴周制是上天赋予他的使命。所以,当在旅行途中遭遇危险,他总是镇定自若,信心满满。有一次,孔子离开卫国去往陈国,途中经过宋国,就同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礼仪,桓魋想杀孔子。弟子们急忙催促老师快走,孔子却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上天赋予我复兴周礼的使命,就要保佑我不被伤害,他恒魋能违抗天命加害于我吗?还有一次,孔子在匡地被人围困,他也表达了类似的意见。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
周道不当衰,我孔子不当死,匡人是奈何不了我的。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渊早死,所以很悲痛,就说:“这是天亡我啊,天亡我啊。”这个故事记载于《先进》篇中。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孔子以天为誓,在《论语》中也有见记载,这就反映了孔子对天的敬畏之情是很虔诚的。《子罕》篇中讲: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这就说明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传统的天命观念,他相信天是有意志的,是自然与社会的最高主宰。不论个人的生死祸福,还是自然界的变化,都是由天命所决定。所以,他将敬畏天命看作君子重要品格的一部分。
孔子承认天命,主张敬天畏天,但又不认为天可以直接对人发号施令。在他看来,天是不言的,我们需要通过观察和做事过程中来体会天意。比如: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天令四时流行,万物生息,但是天什么时候开口讲话?天不言,我为什么不能言呢?万物的运行本身就体现了天的意志。他认为周礼是三代文化的最高精华,需要流留传百世,这就是在天意,所以,他将复兴周礼作为自己的人生使命,是上天赋予他的任务。所以,孔子概括他一生的成就时,就说:“吾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随欲,不逾矩”。

但是天命是不存在的,孔子所讲的天命实质上还是地上的王命,周王朝世袭贵族的意志。所以,在孔子看来,敬畏、服从周礼就是顺应了天命。
承认人格神存在,敬畏天命,就表示孔子是有神论者。但是孔子又不提倡迷信鬼神。比如,他的学生讲“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论语》中记载: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人,焉知死?”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这样看来,孔子又与有神论者有不同。这是矛盾吗?但是这些记载只是说明孔子少谈或避谈怪力乱神,他教人敬鬼神而远之,但不等于他不承认鬼神的存在。比如他称赞大禹,其中有一条就是因为“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
他讲祭祀时一定要诚心诚意,要相信鬼神如在其上。所以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祀是周礼的重要内容,所以孔子注重祭祀。“子之所慎:斋、战、疾。”斋即祭祀斋戒。
“非其鬼而祭之,谄也。”“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这些记载,都体现了孔子对于祭祀虔诚,鬼神信仰。
信仰天命、鬼神,不是孔子的思想的缺陷,我们无须刻意隐瞒。任何人都不能超越历史、越越文化而存在,孔子生于人们的思想刚刚从迷信鬼神的时代觉悟的时代。他的思想也继承自那个时代的天命鬼神观念。古希腊的智者苏格拉底,对神明与祭祀也十分虔诚,而且也会借助占卜来决策疑难。
参考资料:《任继愈谈孔子 孟子 韩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