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 21世纪东学西渐,季老说对了--《季羡林谈文化》读后

 读书当玩 2020-08-08

“人民日报名家谈”系列丛书“中华文化复兴方阵”,由人民出版社2011年月2月出版的《季羡林谈文化》,不仅文化含量高,而且在1992年季老就说,中国的文化在21世纪将影响和传播到世界,也就是东学西渐。今天看,一带一路的成功播撒,孔子学院的开花,以及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之广之快,不得不说季老的话,具有前瞻性,说准了。

作为语言研究的季老,说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的文化会东学西渐,不是凭空的论断,与他所学的语言学及平生所积的学识有关。我刚读完一本由英国学者尼古拉·奥斯特著的《语言帝国--世界语言史》,这本书研究了世界大语种的发展与兴替,是一本非常好的具有说服力的以语言研究为线的世界历史书。最后的第四章《语言,今天与明天》中的“今日二十强”使用人数排在前20位语言的列表中,汉语普通话不仅以超过排列第二的英语一倍的人数排列榜首,而且汉语吴方言以7千7百万人排在第13位,汉语粤语以7千1百万排在17位。20位中,汉语占据了三个位置。文化的优势,说到底是语言优势。当我们近代被人称作为“东亚病夫”时,我们的语言优势蛰伏着。我们开始复兴,开始以强大的“一带一路”形式走向世界时,我们的语言优势将盛开在世界语言的花园中。仅从语言的优势而言,东学西渐,也是个必然的趋势。

季老在《“天人合一”新解》中说:“我从人类文化产生多元论出发,我认为,世界上每一个民族,不管大小,都或多或少地对人类文化作出了贡献。自从人类有历史以来,共形成了四个文化体系:一、中国文化;二、印度文化、三、从古代希伯来经过古代埃及、巴比伦以至伊斯兰阿拉伯文化的闪族文化;四、肇端于古代希腊、罗马的西方文化。这四个文化体系又可划分为两大文化体系,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前三者属于东方文化,第四个属于西方文化。两大文化的关系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P26--27)值得说明的一点,这篇《“天人合一”新解》写于1992年11月22日。凡是真正的学者,不论从事什么方面的研究,只要深入进去了,对别的事物的看法,也会触类旁通。季老对文化发展的预测,不是一般的准确。

为什么21世纪会东学西渐(东学中更多的是中国的文明与文化)?季老天鬼人的关系上,说了冯友兰先生的一段比较形象的话:“基督教文化重的是天,讲的是‘天学’;佛教讲的大部分是人死后的事,如地狱轮回等,这样‘鬼学’,讲的是鬼;中国的文化讲的是‘人学’,注重的是人。”冯友兰先生的话,对比这三种文化,是形象式的抽取与简明概括式精练解说。也可以这样理解:西方文化是重与天斗,征服自然;佛教文化重安天运,结缘自然;中国文化重顺天和合,合光自然。三个文化对比,无论从人道主义,人本主义,人文主义看,其先进性,油然而现。

中国文化的顺天和合,就是自然齐一,万物齐一,和光同尘,和合同生的“天人合一”的文化。汉代大儒家学家董仲舒提出了“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思想。他在《春秋繁露·人副天数》中说:“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数也;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也;体有空窍理脉,谷川之象也。”《阴阳义》中说:“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这些说法,如今看来,有些牵强附会。但从天人感应的朴素哲学,归结到义理上的“天人合一”,绝不是巧合,与儒学发展的脉络分不开。这点中国文化的人与自然合一的思想,与印度的“梵我一如”(梵是天,是大我;阿特曼是人,是小我)的思想是相通的。

为什么到了21世纪,会东学西渐?季老在《21世纪,东方文化的时代》中说:“我是从西方文化的基础的最根本的差别在于思维方式不同这一点来考虑的。东方的思维方式东方的文化特点是综合;西方的思维方式西方的文化特点是分析。……用哲学家的语言说是西方是一分为二,东方是合二为一。”(P97--98)“总之,我认为,西方的形而上学的分析已快走到头,而东方的寻求整体的综合必将取代之。以分析为基础的西方文化也将之衰微,代之而起的必然是以综合为基础的东方文化。‘取代’不是‘消灭’,而是在过去的几百年来西方文化所达到的水平的基础上,用东方的整体着眼和普遍联系的综合思维方式,以东方文化为主导,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精华,把人类文化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P101)无须赘言,季老的话,正在当下以现实的一带一路的方式,将中国文化在世界文明中不断的传播与兑现着。

季老在《东方文化》中说:“东方文化是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中国文化对人一生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有自己的看法。这三个问题是:(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二)人与人的关系;(三)人自身内部情感冲突与平衡。”(P106)在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中,季老提倡,用“天人合一”作为指导思想研究科技,并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提倡儒家的八个字来处理的办法。这八个字为:“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八个字的意思分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关于人的内心情感上,主要是倡善抑恶心,压制生物的本能,而多为他人着想。季老所说的,压制生物的本能,其实就是自律的行为。自律,又多乎于心。中国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讲的就是在道统的价值观和儒家学说影响下,讲究人人的由内而发的安心。安民,首先是安心。心安得好,所以,得人心者,得天下。

西方的文化,相对于中国的东方文化,讲究个性发展,自我成功的多。大家在竞争的环境里,都想做参天大树,而不愿意做大树下的小草。在这样的森林法则下,大家奔忙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大道上,相互之间的冲突便必然的频繁,必然的激烈。久而久之,大家觉得哪怕是跑在竞争的道路上,也需要一定的章程与规矩,强者们为了减少无畏的杀戮与流血,开始制订各式的章程与规矩,渐渐形成了我们看到的比较民主自由的契约精神。我几十年前与同学讨论,我说西方的民主自由精神,是他律的环境下产生的,是靠拳头打出来的。其实,也是各种条条框框下的相对民主与自由。

说回季老的预见,东学西渐。为什么会出现?一言以蔽之,西方的文化在文化冲突不可调和的时候,只强调自我正确,而忽视他人的价值。而东方文化,则更偏向和合,你好,我好,大家好!

如果说全球化不可逆转,那么东学本渐就是个文化传播的趋势。

       2017年6月28日怀化家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