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术的内外之分,始于黄宗羲为王征南做的墓...

 tjboyue 2020-08-14
武术的内外之分,始于黄宗羲为王征南做的墓志铭:“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於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外家。盖起於宋之张三峰。”关于这篇墓志铭也有考证说是黄宗羲假借张三峰而说的是反清复明的明益王朱和璽(张煌言)的故事。也有说明朱棣皇帝南逃时,化装成邋遢道人有关系。这段历史的考证,杨大卫在《身体实践与文化秩序》中专门讨论过张三丰与太极拳渊源的前因后果。明史中的张真人并不会武功,太极拳也不是他发明的。
武术的内外之分,实际上是依据于当时满人入关的政治格局,“内外”只是个地缘政治的概念,后来被武侠小说家杜撰成了武术的内外之分。其实真正的功夫,没有内则没有外,内外从来就是一个修炼的整体,不可分割。现在的武术家,出口闭口就是内家拳,外家拳的,非得标榜一下内家拳的优越性,其实都是杜撰出来的神话。“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这是中国传统武术的根基。太极拳在近代以来的发展,其思想体系的丰富,内在经验的丰富,更加强调了内练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了内练的实践和技击内涵,因而更加彰显了东方文化的魅力,但是不等于不练外,不等于内练就是一切。内外兼修,是本体。以内为主,是练习的方法路径。
太极拳之所以被称作“内功拳”,就是指在意识的指导下‘练意’、‘练气’、‘练身’的拳种。并以‘练意气’为主。只有内动导外形,外形合内动,内外合一,才可称得上太极拳或“内功拳”。我们说太极拳以内为主,实际上就是指以“意”为主。所谓“里边不动,外边不发”,“始而意动,继而内动,然后外动”。在行拳走架中,所有的开合,都是由内导外,内外统一的。开和合都应该先有内动而后外形随着表现出来。其要领是:“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心静用意”,从而达到“聚气凝神,形神统一”的境界。
按:如果过分重于外形流于成操,过分重于内功流于成道,只有内外结合,形意相合,心意相通,才谓之于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