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营养的重要性!

 板桥胡同37号 2020-08-16

来源:特医导航

随着经济水平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发生营养不良的人数逐渐减少。然而,对于住院患者而言,其发病率仍居高不下,且大部分未能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与合理干预。

营养不良包含营养不足与肥胖(超重)。营养不足是指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临床上常用的筛查营养不良的工具有四种,目前国内、外使用的最为广泛的工具属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 Risk Screening, NRS2002),它不仅可以筛查营养不足,还能筛查营养风险(NRS≥3分)。营养风险并不是指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而是指与营养因素有关的出现不良临床结局(包括并发症、住院时间、死亡率和住院费用等终点指标)的风险。

早在70年代,Bistrin等表明,使用不同的营养筛查方法,住院患者营养不足的发生率在44%至75%之间。1997年,Ton等报道非手术科室的住院患者营养不足发生率在45%(使用主观全面评定)至57%(使用营养风险指数评定)之间,消化内科患者所占比例较高。到了2006年,Pirlich等报道德国的13所大医院住院患者的营养不足发生率降至27.4%。Fettes等的调查研究更表明,外科择期手术的住院患者营养不足发生率已降至9%,并且提示合理的营养支持能改善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

我国蒋朱明教授的一份2005-2007年中国13个城市的调查报告显示外科患者营养不足发生率为10.1%,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3.9%。其中消化内科患者营养不足发生率高达17%,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4.7%。我国中、小城市医院中6个科室的营养不足发生率略高于大中城市,为10.4%,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3.8%。其中呼吸内科与肾内科营养不足发生率占前两位。我国的这两份报告均表明营养不足不仅发生在外科,同样见于内科。国外的6项研究结果显示营养风险与临床结局紧密相连,有营养风险(NRS≥3分)者相比无营养风险者(NRS<3分),其并发症、死亡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Johansen等的研究结果提示,由营养师和护士组成的营养支持小组,对具有营养风险的患者给予营养干预,不仅能令患者的进食量增加,还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然而,我国一份报告指出,在有营养风险的患者中,仅有32.8%的患者接受营养支持,同时,却有10%无营养不足的患者接受了营养支持。提示临床医生对于在什么情况下应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这与我国医学院校普遍缺乏医学营养教育有关。一份对90多所医学院校的调查显示,对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几乎没有一所学校将“临床营养学”设为必修课。也有调查表明我国5年制医学生平均接受营养教育16.8个学时,远低于美国4年医学教育的23.9学时。而美国临床营养学会推荐的最新标准为医学生必需接受不得低于40个学时的营养教育。我国大多数营养学课程被合并入生理或生物化学中,很少被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授课。

在日趋复杂的医疗环境下,不仅需要医务人员充分掌握医学营养的相关知识,还应加强对医学生的相应教育,只有将临床医学与营养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适应目前临床工作的需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