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翳之美丨影子的优雅

 关陇之 2020-08-18

万事翛然只有棋,

小轩高净簟凉时。 

阑珊半局和微醉,

花落中庭树影移。 

阴翳,拼音yīnyì,意思为荫蔽,通常是指由于树木枝叶繁茂,在树下所形成的一片阴凉空间。

宋人陈亮的《重建紫霄观记》曰:

“方山川未通,居民未多,林木阴翳,禽兽麋鹿出没於其间之时,其静深当不止今日。” 

林木的阴翳,就是树影。

要说这个世界上,最喜欢影子的人,非我们东方人莫属,非我们中国人莫属。

在中国古诗词中,写各种各样树影的诗句,可谓汗牛充栋。

“树影参差落晚窗,疎疎密密自分张。”“高树影藏低树影,前滩声掩后滩声。”

“了不异真树,枝枝生自空。 下檐云转影,摇壁野过风。”

“水天向晚碧沉沉,树影霞光重叠深。”“此时闲坐寂无语,药树影中唯两人。”

“云间迷树影,雾里失峰形。”“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巫峡云开神女祠,绿潭红树影参差。”“重门下长锁,树影空过墙。”

“日光无落照,树影正中围。”“树影捎云密,藤阴覆水低。”

普普通通树的阴翳,其实是深植在中国文化中的一个中心意象。

古代文人把它作为一种美的现象来欣赏,来赞颂,并描写得如此让人怦然心动,无人能出其右。

中国文人为什么这么喜欢树影呢?

有人试图从文明起源来解释这种有趣的生活理念。

从中西文明的起源上看,西方人的早期生活是以狩猎为主。

要打猎,首先要找一块隐蔽之地藏身,在暗处屏神凝息,观察明处的动向。由于长期在暗处行动,他们向往明亮的阳光,绚烂的色彩。

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人是农耕文明。我们的祖先面朝黄土背朝天,烈日下,他们挥汗如雨。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他们渴望的是一块可以遮挡日光的阴凉之地。

只有在这一片浓重的阴翳下,精神才能安全惬意地栖居。

因此,阴翳,无论是最初茅草屋的阴凉,或是高数密林的阴影,还是后来回廊飞檐下的荫蔽,对于早期的中国人来说,都意味着放松,意味着闲适,意味着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

这大概就是古人躲在阴翳背后的精神诉求吧。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这是三国曹植《情诗·微阴翳阳景》诗中的头两句。

在他的眼里,天有微云,阳光透过轻云投下淡淡的云影,清风徐来,这样的天气是美好的,舒适的,自然界的万物都能各得其所。

这样的感觉,与北宋的欧阳修不谋而合。在《醉翁亭记》里,他说: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其闲适、轻松的心态如同一辙。遮天蔽日的林荫,曲径通幽的小路,被路人的脚底磨得包了浆的,精光内蕴的石板。

山中雨后布满藓苔的乱石。攀附在路边石壁恣意生长的爬山虎。暗淡的天光,穿过了重重叠复的树叶,在山路上,洒下了一地斑驳的树影。

潺潺溪流底下积年累月沉淀下来的腐叶。水中的隐约可见的鱼影。路边随着清风婆娑的树梢,密树浓荫中的鸟啼。

越是这样的阴翳薄暗的氛围,越能唤醒中国古代文人心中的文思诗兴。

农耕时代,中国人对待自然万物的态度,是融入而非征服。这种观念决定了,古人眼中的美,一定是仁爱、包容、内向、中庸、收敛。

由此呈现的屋外树影婆娑,室内阴翳薄暗,恍兮惚兮,是美。

阴翳之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存在,只不过未引起人们特殊的关注罢了。

比如,中国人对于玉石,一直视为风雅之物,并极为推崇。《说文解字》中说:

“玉,石之美也,有五德”。

但是我们若是细细观察玉石便会发现,玉石本身暗哑无光,非有光的映射下,玉石才能在微浊中发出暗淡的光泽,触之升温,顾之生彩。

而正是这种明暗交织的朦胧美,才使得我们祖先为之倾倒,并赋予了玉石美好的君子之德。

比如中国文人那些文房。人们看重的是经过长年累月盘玩后,那层半透不透,含蓄温润的包浆,看重的是器物斑驳老旧之后文化和精神的内涵。

比如中国人的漆器。中国的宣纸。中国的硬木家具。

都是呈现一种润泽的机理,蕴含了岁月的沧桑。犹如把光线涵蕴其中,娴静温润。

恬淡,含蓄,内敛,优雅,平和,包容。

中国人不喜欢那种炫目,那种张扬的美丽,更加倾心于这种介于明暗之中的阴翳之美。

而对于现代人来说,提起“阴翳”,你可能首先会想到的,是谷崎润一郎。

这位日本唯美派文学大师在她的《阴翳礼赞》一书,提到日式风格的阴翳之美。

“所谓美,常常是由生活实践发展起来的,被迫住在黑暗房子里的我们的祖先,不知何时在阴翳中发现了美,不久又为了增添美而利用阴翳。”

“美,不存在于物体之中,而存在于物与物产生的阴翳的波纹和明暗之中。”

《阴翳礼赞》,是谷崎润一郎关于东方美学极简主义、色彩相偕,以及利用光线的融合与折射所构建而出的美学意象。

谷崎润一郎借着某种和西方文化截然不同的特色,指出东方文化中的美:

“日本居室的美与否,完全取决于阴翳的浓淡,别无其他秘诀。”

在文中谷崎润一郎细细描述了日常生活中大量的美。

比如他说日式建筑的屋檐和回廊的设计都是避免阳光直射,让“淡谈的日光从庭院反射,透过纸门悄悄地进入室内”。

不仅是居室要有阴翳,让光线朦胧地进入,谷崎更从生活的细节中找到阴翳,书窗后面、花盆周围、棚架之下,那些充溢着的黝暗,都会让人感到宁静的生活,一种安然的悠闲。

谷崎润一郎用一本《阴翳礼赞》,可以说建立了一个“谷崎式”的东方美学体系。让人印象深刻。

正如那些描写树影的古诗词,以及那些纯靠墨色浓淡调节的山水画,古代中国文化就已经有了“阴翳”的寓意在其中。

从一定程度上,“阴翳”诉说的是古代中国人的处世哲学、生活理念。

中国传统的宅院,大都阴暗潮湿。它真是将中国文化的阴翳演绎到了极致。

跨进门槛和暗适应,素面青砖墙前,一般会有几件上了岁数的、渍着手迹的老家具。

在粗糙的青砖和间接光线联手调试的薄暗阴翳中,老柴木家具闪着薄薄的光,有了绿树嫩叶般的温宁柔美。

很显然,这种封闭的建筑格局,人为地阻隔了人与自然的某种联系,将自身安全隐蔽起来。

只有在这一片浓重的阴翳下,古代的中国人精神才能安全惬意地栖居。

封闭、内敛,与自然遥相观望,自觉地将自身圈入自我构建的一方圣地,以此获得最大的精神愉悦。

自省、缄默、含蓄,甚至带有几分懒散、退避,静观世界、内心的闲适自足。

谷崎把东方人从建筑、器具到生活习惯,这种包含阴翳的美被归结为朦胧、沧桑、淡柔、厚重,乃至是一种“风流”。

认为西式的富丽堂皇和光洁锃亮总是让东方人感到无所适从,望而却步。

他甚至还表达了对当时尚未如日本一般大面积接受西方文明的中国的些许“期盼”。

不知道他若是活到今日,会不会发出一声叹息?

即使是当年未有沾染的内陆,现在也已经被西方实用性的文明压制或征服了。

当这个世界的斑斓,快要把自我淹没时,当越来越多的古老事物的消逝,你是否跟我一样,也会怀念古诗中的那些树影,那份曾经能让心灵畅游的阴翳呢?

本文由解道(微信号:jiedaoba)授权转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