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低、冬高!血压季节性变化欧洲共识出炉!

 板桥胡同37号 2020-08-20


你是否听说过,温度可以影响血压?


随“温”而动!血压的这个特点你可知晓?

你是否听说过,温度可以影响血压?

具体而言,血压具有“环境温度越高时越低,环境温度越低时越高”的特性。

这主要是由于寒冷时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而温暖时血管扩张,且外周阻力降低。研究表明,多种因素和生理、病理过程参与了气温对血压的调节:

1. 交感神经系统活动:长期处于低温环境可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从而引起血管收缩;

2. 渗透压:寒冷环境下机体出汗减少,盐损失减少,引起血管收缩;

3. 紫外线与维生素D:冬季紫外线强度降低,导致机体维生素D储存减少、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刺激血管平滑肌的生长并增强其收缩性;维生素D缺乏可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自由基生成、炎症反应,进而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和血管结构,从而增加血管阻力;

4. 光照时间:日光下的暴露时间可影响褪黑激素水平,进一步影响肾上腺素、皮质酮和催乳素分泌等调节血压水平的激素分泌;

5. 其他因素:昼夜节律、饮食习惯、体育活动、体重状况和睡眠时间的季节性变化可能间接影响血压的变化。比如,饮食习惯呈现季节性,与温暖时期相比,寒冷时期脂肪摄入量往往更高。

机体血压随季节更替、气温变化而出现的波动是一种全球性现象,影响男女两性、全年龄组、血压正常者以及高血压患者。

对于接受降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而言,这一特性可能导致血压在夏季过度下降或在冬季升高,对其血压控制造成不良影响。多项大型研究结果表明,全球气温的季节性变化与血压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季节性变化有关。

遗憾的是,2017年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CC)和2018年欧洲心脏学会(ESC)及欧洲高血压学会(ESH)指南均未对执业医生提供相关指导。

近期,ESH就这一问题发布《血压季节性变化共识》,为环境温度造成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的管理指明方向。

冬高夏低,

全球普遍现象

共识引证,在南半球和北半球,无论是温带还是寒冷气候,冬季死亡率都达到峰值。赤道附近地区的冬季死亡率最低,而距离赤道中等距离国家(如地中海地区)的冬季死亡率为最高。

欧洲、北美和亚洲数据的荟萃分析表明,平均每日室外和室内温度下降18℃与收缩压(SBP)增加0.26 mmHg和0.38 mmHg有关,在人口水平上,每下降18℃,死亡率增加1%。

反之,家庭取暖和减少在寒冷气候中的暴露则可以避免老年人血压升高。室外温度每升高18℃,SBP下降0.14 mmHg,高血压患病率估计值降低0.2%。

来自欧洲、亚洲和澳大利亚15个国家的24项人口研究发现,北半球和南半球的SBP季节性变化分别为2.9 mmHg和3.4 mmHg,最低点分别出现在6月和1月。而南北半球的舒张压(DBP)季节性变化分别为1.4 mmHg和0.9 mmHg,最低点分别出现在6月和11月。

关注气温相关血压波动,

为高血压患者保驾护航

血压随季节更替波动的现象十分普遍,虽然统计分析结果揭示的人群中血压的平均变化似乎很小,但在某些情况下,比如在中老年人群中,这类血压变异却可能会很大。冬季血压控制得当的高血压患者在夏季极有可能出现症状性低血压,反之同理。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关注气温相关血压波动,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评估或比较不同季节、不同场合的血压测量值时,临床医生必须将环境温度纳入考量并及时采取措施。

综上,共识建议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1. 天气炎热时,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出现血压过低,应判断是否由于季节变化所致;反之,寒冷时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也应考虑季节变化所致;

2. 季节性血压变化应通过重复测量诊室内、外血压确认,建议采用家庭非卧床血压监测或动态血压监测;

3. 血压随气温波动在从寒冷地区到炎热地区/炎热地区到寒冷地区居住者中常见;

4. 当血压降低到推荐的目标血压以下时,尤其当出现提示过度降压的症状时,应考虑减少降压药物剂量;

5. SBP小于110 mmHg时应考虑减少降压药物用量,即便是无症状的患者。

Q&A

读完该共识,界妹儿不禁产生了一些困惑。

比如,既然温暖环境对降压有如此裨益,我们能否通过人为升高温度达到保健效果?服用不同种类降压药对气温变化是否有差异?

界妹儿迫不及待地连线了ESH共识作者George Stergiou教授,就共识内容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疑问,并得到了及时回复。



1. 问:季节变化相关的血压波动不仅与温度造成的血管收缩-舒张有关,还与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体内维生素D储存量、热量摄入、紫外线强度等诸多因素有关。那么,温度是否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变量?在室外温度较低时,仅通过提高室内温度帮助降压是否可行?

答:环境温度的季节性变化似乎是造成血压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原因。然而,心血管疾病的季节性变化似乎更为复杂。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是主要潜在机制,但其他一些病理生理机制似乎也起作用。

控制室内温度很重要,也很有帮助,适宜的居住条件(室内温度)和服装会影响季节性的血压变化,同时应该考虑到弱势人群。



2. 问:不同种类降压药对气温变化的敏感性是否有所差异? 应用哪类降压药物的患者在温度变化时受到的影响较大?

答:没有证据表明哪一种药物效果更容易受到环境温度的季节性变化的影响。

必要时,应根据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逐步改变因季节引起的血压变化的治疗方案,根据经典适应症选和合并症倾向选择药物。



3. 问:共识引用的参考文献证据指出同一高血压患者在诊室、家中、24小时动态监测血压时,除夜间动态血压外,其余血压参数冬季均高于夏季。为什么夜间血压受寒冷影响较小?

答:有几个因素可能导致夜间血压没有季节性变化。在夜间睡眠期间,人们倾向于保持一个相当标准和稳定的床上温度,这个温度在冬季和夏季都是相似的(取决于所使用的床罩和体温)

此外,夏季的睡眠时间似乎比冬季更短,这可能反映了夏季睡眠碎片化,觉醒频率更高。



4. 问:这一共识对执业医师帮助患者调节降压药物应用具有怎样的指导意义?

答:全科医生和患者应该了解血压的季节性变化。如炎热天气容易出现疲劳或直立性低血压,寒冷天气容易出现血压升高,可能都是由于季节变化。同时,也必须考虑导致血压变化的其他原因(如脱水、体重变化、治疗依从性差、药物或物质导致血压升高、酒精摄入)

在炎热的天气,当患者收缩压<110 mmHg,医生可能会考虑进行降滴定治疗,特别是当出现提示治疗过度的症状时。当天气再次发生变化,应告知患者血压发生相反变化的可能性,并且有必要定期进行家庭监测血压的随访。

必须避免短暂的血压波动引起的不必要的治疗改变。如当人们从寒冷的地方到炎热的地方旅行时可能会遇到类似的血压变化,反之亦然。

专家简介

George Stergiou教

医学博士,雅典大学学院教授。

现任英国皇家内科医师学会会员(FRCP)、国际高血压学会理事会成员、欧洲高血压学会血压监测和心血管变异工作组主席。

本文首发: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本文作者:何沙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