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讲案|第四篇里仁之第25章

 泪眼问花华不语 2020-08-20

原文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

孔子说:“有仁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亲近。”

探究

怎样理解“德不孤,必有邻”

《邢疏》说:“此章勉人修德也。有德则人所慕仰,居不孤特,必有同志相求与之为邻也。”《集注》也说:“德不孤立,必以类应。故有德者,必有其类从之,如居之有邻也。”无论身处治世、乱世,修身而有德之人必为他人所仰慕,都不致孤特独立而失邻。邢昺、朱熹等说的是一个意思:人修身而有德,有德就有邻,就有同道,因为人之相与,必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如孔子有七十二弟子,因同道而相与亲近。

孔子此言或与《易》有关。《易·文言》说:“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宋儒进而提出八字座右铭:“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意思是,君子守敬,以使内心正直;君子持义,以使外在方正。敬与义确立,因而仁德不孤,众人响应。孔子晚年,读《易》近乎入迷,长沙帛书《易之要》载:“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橐。”《集解》以故借《易》说夫子之道:“方以类聚,同志相求,故必有邻,是以不孤。”《系辞》也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文言》则载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说的都是天下品物同类相聚、同气相求的意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孔门看来,大凡真为仁德君子,必定有同样性情和怀抱的人过来与之亲近,切磋交流,所来只是时间问题。《三国志·管宁传》载:“天下大乱,闻公孙度令行于海外,遂与原及平原王烈等至于辽东。度虚馆以候之。既往见度,乃庐於山谷。时避难者多居郡南,而宁居北,示无迁志,后渐来从之。”[晋]傅玄《傅子》解说:“宁往见度,语惟经典,不及世事。还,乃因山为庐,凿壤为室。越海避难者,皆来就之而居,旬月而成邑。”据《管宁传》所载和《傅子》所言: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管宁听说辽东太守公孙度在海外推行政令,就与邴原及平原人王烈来到辽东。公孙度空出馆舍迎候他们。管宁拜见了公孙度,只谈些儒家经典却不涉及世事,管宁辞还,就依山建屋,凿牖成室。当时渡海避难的人大多住在郡南,管宁却住郡北,表示并无迁徙的意思,后来人们渐渐都来依从他,月余就形成了村邑。人们乐于接受管宁所施教化,而管宁受人们爱戴如此。

 “德不孤,必有邻”,其实蕴涵了先贤修身立德的追求。《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唐]孔颖达对此作了精辟阐述:“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故知有无邻,关键在有无德。《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立德而言行高尚的人,能在一定的生活圈子、社会层面拥有感召力而有所垂范。这样看来,孔子在这里讲“德不孤,必有邻”,不光是一种人生修为,更是一种社会法则。

《皇疏》引一说:“邻,报也。言德行不孤矣,必为人所报也。故殷仲堪曰:‘推诚相与,则殊类可亲;以善接物,物亦不皆忘。以善应之,是以德不孤焉必有邻也。’”以报解邻,虽为因意训文,但道明了一个常识:有德之人,必有福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