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处暑这一段时间可以吃一点芡实,健脾又补肾

  平凡的人 2020-08-23

处暑后,天地间万物由盛夏的葱茏蓬勃开始走向凋零,逐渐有了肃杀之气,天气渐渐干爽起来,但暑夏残留的湿气还在。

古人说“湿土之令,始于大暑,终于白露”处暑到白露这段时间,湿气还在。

从庚子年的五运六气也分析到,今年大暑至秋分之前,主气为太阴湿土,客气也是太阴湿土,皆属土,属湿。所以,这段时间湿气还蛮重的。

而今年大运又金运太过,属金,属燥。所以再往后,燥气升级,如果身体没有及时清除湿气,就形成了湿与燥两种气并存。

燥与湿缠绕,很容易让身体陷入一种尴尬的处境。外界的燥气加剧,人容易觉得咽喉干燥、皮肤干燥起皮,但是内在的湿又让人觉得头沉身重的。这时候不敢随意滋阴,怕不小心加重湿气,而想祛湿又要考虑到燥气,特别麻烦。

夏天除湿我们讲多了,多是从健脾湿入手。但初秋的祛湿,不仅要养脾胃,还要兼顾肾。

湿是水的一种,特点是往低处流。人体内的湿气也是如此,以下焦为重。经过一个夏天残留的湿,盘踞在人体下焦,是最顽固的,很难清除。

肾主水,又是下焦的主脏,负责吸收再利用脾胃输送来的废水,把没用的东西排泄出去。所以肾在人体内,也参与和调节着人体水液的代谢。同时补好脾和肾,才能更好的清利下焦的湿气。


苏东坡也爱用的健脾补肾法



在《东坡养生集》里,就记载着苏东坡要每日含服10~20粒芡实

他储存了许多上好的芡实,每当闲暇之时,常取刚煮熟的芡实数粒,放入口中缓缓地咀嚼,直至满口唾津,再鼓漱几遍,然后徐徐咽下。天天如此,成为习惯。
▲农民采收新鲜的鸡头米

芡实又叫鸡米头,为一种小睡莲的干燥成熟种仁,长得就像圆圆的糯米小圆子。芡实在立秋之后不久就开始上市,在很多医书里都有被狠狠的夸了一把:

《本草经百种录》:“鸡头实,甘淡,得土之正味,乃脾肾之药也。脾恶湿而肾恶燥,鸡头实淡渗甘香,则不伤于湿,质粘味涩,而又滑泽肥润,则不伤干燥,凡脾肾之药,往往相反,而此则相成,故尤足贵也。”

《 本草新编 》:“芡实,佐使者也,其功全在补肾去湿。夫补肾之药,大多润泽者居多,润泽者则未免少湿矣。芡实补中去湿,性又不燥,故能去邪水而补真水,与诸补阴药同用,尤能助之以添精,不虑多投以增湿也。”

芡实是很难得的兼具祛湿、健脾、补肾的日常食材。要知道,脾怕湿气,而肾怕燥气,如果祛湿过猛,容易有点燥,而补肾太过,又容易太润而生湿,而芡实就没有这个烦恼了。所以医书讲,不用太担心食用过多,是真正可以每天都食用的食材。


最简单的服用方法,其实可以学习东坡居士一样,每天煮一把芡实,得空了嚼几粒;或者盛在玻璃碗里,摆点冰糖撒点桂花,不仅能满足口舌的快感之余,还有很好的补肾固精、补脾祛湿的效果。



一碗补助肾气的芡实核桃粥


除了可以直接煮熟了吃,芡实和粥一起煮,每日食用,也有很好的补脾肾的作用。

古人讲:“鸡头实和米作粥,空心食之,可以益精强志,聪明耳目。用粳米一合,入芡实三合,或莲肉、山药俱可煮粥。盖晨起食粥,推陈致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补不小。”

所以,处暑到秋分这段期间,很建议大家用芡实做一碗补肾祛湿的芡实核桃咸骨粥


· 芡实核桃咸骨粥 ·
【原料】猪骨300克(排骨和小腿骨较佳),核桃肉30克,芡实和小米各100克,食盐适量。

【做法】
1、猪骨焯水后用盐腌制1天,需放冰箱中保存,用时再清洗备用(可以的话可直接购买咸猪骨);芡实、核桃肉敲碎。
2、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后把小米、核桃肉、芡实及猪骨一同放入,煮1小时即可。

一碗简单的粥,既能补又能清,可以帮助身体推陈致新,对脾、肾都有很大的益处,是这个季节最不可错过的,可以坚持每日都吃一碗。


打通膀胱经三关,也能补气排毒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意思是说膀胱是贮藏人体水液的地方,靠它的气化功能,能帮我们把身体里没用的水液转化成尿,排出体外。

膀胱经就好比一个城市形形色色的排污管道,集合各个企业,民宅的污水,最后汇集到膀胱(污水储存站)排出。所以,要想去除体内之浊,也要保持膀胱畅通。

膀胱经从内眼角开始,沿着头顶向身体背侧向下走进脚上,是一条大经络。我们可以通过按摩膀胱经上的三个部位,打通上中下三关,而起到疏通经络,排毒的效果。

具体操作方法很简单:

  • 提捏颈肌


双手十指交叉放在后颈部位置,双手掌根夹住后颈部,然后以双手掌根提捏颈肌至发热。

颈部是膀胱经的上部枢纽,打通此处,可以清除头部和面部的毒素,缓解头痛、颈椎病、头昏眼花、视力下降等问题,还能增强记忆力,使人头脑变轻松。

  • 摩擦八髎(liáo)


接着,用手掌在尾骨以上、腰椎以下的八髎穴处快速上下或左右摩擦按揉等,大约100~200次。
八髎穴不是一个穴位,而是八个:两个上髎穴、两个次髎穴、两个中髎穴和两个下髎穴,左右共八个穴位。
八髎穴是膀胱经中部的枢纽。刺激八髎穴可以清除上半身的毒素,改善腰背酸痛、妇科等问题。女性常摩擦轻扣,还能活血化瘀、补益气血。

操作时,不仅感觉到局部发热,最好还仿佛有一股热流传导至前阴和小腹部,甚至通达到双脚。但孕期和经期就不建议啦~

  • 拍打委中


最后,坐在椅子上,用两手拇指端,掐按两腿后膝窝的正中点——委中穴。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连做20次。然后用拳敲击这个穴位20次。
委中穴是膀胱经的“排污口”,经常拍拍,能让膀胱经更好排毒。中医有个说法叫“腰背委中求”,凡是腰部、背部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敲击这个穴位来解决,通畅这些部位阻滞的气血。

这个按摩手法坚持做,到了深秋进补,身体会更通透,更容易补进去哦~


本文选自杏林明师学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