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事先管人,管人要管心

 全优绩效 2020-08-24

导语:

是做“大哥”还是做“领导”

很多领导者认为,越平易近人,越容易和下属打成一片。于是,他们喜欢和下属称兄道弟,无所不谈。这种做法看似可以与下属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下属保持融洽的关系,但实际上会产生很多不良的影响。

我们可以想象,当领导者与下属称兄道弟时,原本的上下级关系就变成了平等关系,平等关系之下,下属就很容易表现得随意,说话不经大脑思考,做事仅凭一时冲动,不知不觉间就会损害领导的威严,败坏公司的正统风气,让人觉得公司上下“没大没小”、不守规矩,没有公司的样子。如果这种感觉来自于客户的印象,那么这是否会影响你们公司与客户的下一步合作呢?

张敏是一家服装设计公司的部门经理,她有一个下属叫小英,两人非常合得来,不光在工作上珠联璧合,在个人爱好上也有惊人的相似。例如,她们都喜欢穿职业装,都喜欢喝星巴克咖啡,都喜欢听蔡琴的歌……因此,两人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

有一次,两人不约而同地穿了款式相同、颜色不同的裙子,当她们在更衣室里相遇时,小英一脸坏笑地叫张敏“老妖精”(张敏比小英大3岁),张敏嘿嘿一笑,毫不在意。

办公室是多事之地,张敏与小英的亲密自然招致了其他员工的非议。从此,张敏有意识地与小英保持距离,可小英没有领会张敏的意思,还是一如既往地“没大没小”。

一天,张敏在办公室接待一位客户,小英直接推门进来,以为没人就冲着张敏喊道:“嗨,老妖精,今晚去看电影吧?票我都搞定了。”张敏的脸色立即变得不自然,只说了句:“你像什么样子?进来也不敲门,一点礼貌都没有。”小英发现情况不对,眼睛一扫,这才发现办公室宽大的沙发上坐着一个人……

看完上面的例子,再回想一下自己,身为公司领导的你,是否经常与下属共同出入各种社交场合?你是否对某位知心的下属无话不谈?你是否当着众人的面与下属“打情骂俏”?如果这几种情况在你身上都出现了,那么,危险的信号灯已经亮了,你应该立即转变观念,定位好自己的角色,与下属保持一定的距离。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的下属当着众人的面,不尊称你“领导”,而是没大没小地喊你一句“大哥”,以显示与你关系特殊,其他员工会作何感想?领导者再平易近人,毕竟还是领导者,是领导者就需要一定的威严。而下属当众喊你“大哥大姐”,只会破坏你在众人心中的威严,损害你的领导形象。等到有一天,下属们不再听从你的命令,不再服从你的安排时,你可千万不要感到气愤,因为这一切都是你自己造成的。

老钱是一家电子厂的生产主管,平日里他与下属打成一片,一起吃饭,一起打牌,一起侃大山。在工作中,老钱也把这种平易近人表现得淋漓尽致,时间久了,下属们都把他当成大哥,而不是把他当成上司。当老钱安排工作时,下属们嘻嘻哈哈的,有的下属还会讨价还价。有时候下属没能及时完成工作,老钱也不好意思催促太紧,结果下属一拖再拖,严重影响工作进度。

后来老钱的上司得知这一情况后,痛批了老钱一顿,老钱心里窝火,把没有及时完成工作的下属痛骂了一顿。原本他只是发泄内心的怒火,但没想到,下属根本没把老钱放在眼里,居然和老钱大吵起来,结果闹得沸沸扬扬,让老钱威信扫地、形象大损。

在日常的管理中,你是否听到员工这样议论:头儿这几天怎么回事?前几天还与我们一起吃饭喝酒,这几天怎么黑着脸,见谁就训。一会儿把我们当小弟,一会儿把我们当下属,真不知道该怎样与他相处。

一边是下属不知道怎样与领导相处,一边是领导者不知道以怎样的角色与下属相处,到底是该做下属的大哥,还是做下属的领导呢?如果不搞清楚这个问题,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是不可能当好领导者的。

要知道,管理者与普通员工毕竟是不同的,扮演的角色也不同。管理者要面对的是一群下属,对待这些下属要做到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如果你仅对某几个员工很亲近,就会给其他人造成一种不公平的印象。而且,管理者最出力不讨好的事情是纠正下属的错误。如果你既想当好领导,又想当下属的朋友,那么你又怎么做管理呢?

所以,领导者要学会转变自己的角色,要做到公私分明。在工作中,你就要有当领导的样子。当下属犯错时,你以一个领导者的身份去批评教育下属,相信下属不会对你有任何怨言。而在工作之余,如果你与某位下属玩得来,你们完全可以成为玩伴,成为朋友,谁也没有权利干涉你的交友自由。这样才能树立威信,带好团队,做好管理者该做的工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