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组会宝典:如何结构化分析一篇23分顶刊文章

 解螺旋 2020-08-27

解螺旋公众号·陪伴你科研的第2031天

组会上这么讲解文献,让老板刮目相看。

Noncoding RNA主要包括miRNA,lncRNA及circRNA,是最近几年的热门研究领域。其广泛参与生命活动的各种调节过程,且不编码蛋白,又被称为生物界的暗物质。miRNA目前已经研究的相对成熟,其主要作用是结合在基因的3’ UTR区,负向调节基因的表达。

LncRNA及circRNA是近期研究的主要内容, lncRNA的作用模式目前主要有Signal、Decoy、Guide及Scaffold,而circRNA作为一种更稳定ncRNA,因其富含miRNA的结合位点,可以发挥miRNA sponge的功能。miRNA sponge又被称为ceRNA,是一种自2011年以来被广泛研究的一种RNA间的调控机制。

今天为大家带来一篇Circulation的文章,题目是“Circular Noncoding RNA HIPK3 Mediates RetinalVascular Dysfunction in Diabetes Mellitus”。结合题目及摘要,该文章的

疾病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主变量分子是circHIPK3,

表型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活性、增殖、迁移及成管),

机制是ceRNA(miRNA Sponge),

科学假设是:c-myb→circHIPK3→miR-30a-3p→VEGFC/WNT2/FZD调控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从而促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

本文论证逻辑严谨(补充材料中的Figure达到24个),包括了分子、细胞、动物、组织四个维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Fig1、7、S1、S2、S3,验证circHIPK3的表达及在糖网中的表达差异;

第二部分,包括Fig2、5、S6、S7、S8、S23,通过gain of function及loss of function验证表型;

第三部分,包括Fig5,寻找circHIPK3上游驱动机制;

第四部分,包括Fig3、S9-15、S24,寻找circHIPK3下游调控机制;

第五部分,包括Fig4、6、S17-21,机制的表型验证;

接下来具体看一下数据:

1

验证circHIPK3的表达及再糖网中的表达差异

S1、S3:血管内皮细胞中存在circHIPK3表达;S2:circHIPK3在人与小鼠直接高度保守

Fig1 circHIPK3的表达特点
A、B:组织和细胞水平验证circHIPK3的表达;C:测序验证序列;D、E:circHIPK3较HIPK3mRNA更稳定;F、G:circHIPK3主要定位于细胞质;H、I:在动物和细胞水平验证circHIPK3在糖网中表达升高。

Fig7 circHIPK3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高表达
A、B、D:circHIPK3在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前膜、房水、血清中表达升高;C:circHIPK3在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细胞中表达不升高。
 

2

通过“正反实验”验证表型
 
Fig2、S6、S7 敲降circHIPK3验证表型
Fig2A:siRNA1、SiRNA3降低circHIPK3内源性表达;Fig2B、S6A:敲降circHIPK3抑制细胞增殖;Fig2C、S6B:敲降circHIPK3抑制细胞迁移;Fig2D、S6C:敲降circHIPK3抑制细胞迁移;Fig2E、S6D:敲降circHIPK3抑制细胞成管;S7:在高糖环境下敲降circHIPK3抑制细胞活性、增殖、迁移、成管。

Fig S8 过表达circHIPK3验证表型
A:过表达circHIPK3;B:过表达circHIPK3促进细胞活性;C:过表达circHIPK3促进细胞增殖;D:过表达circHIPK3促进细胞迁移;E:过表达circHIPK3促进细胞成管。

Fig5 敲降circHIPK3减轻糖网中内皮细胞损伤
A:构建特异性敲降circHIPK3的shRNA;B:动物水平验证敲降circHIPK3后糖网小鼠视网膜血管增生减轻;C动物水平验证敲降circHIPK3后糖网小鼠视网膜血管渗出减轻。

S23:动物水平验证过表达circHIPK3后加重糖网小鼠视网膜血管增生及渗出。

3

机制部分,寻找circHIPK3上游驱动机制

S5 转录因子c-myb为circHIPK3上游驱动因素
A:c-myb在高糖环境下表达升高;B:PCR验证敲降c-myb后circHIPK3表达下降;C:ChIP验证高糖环境下c-myb与编码circHIPK3基因的启动子结合;D:Luciferase assay验证c-myb与编码circHIPK3基因的启动子结合。

4

寻找circHIPK3下游调控机制

Fig3、S9 circHIPK3与3种miRNA结合发挥调控作用
Fig3A:RIP验证circHIPK3与AGO2结合;Fig3B:Luciferase assay验证circHIPK3与3种miRNA存在结合;Fig3C:Rescue,突变结合位点验证circHIPK3与3种miRNA的结合;Fig3D:RIP-qPCR验证circHIPK3与3种miRNA存在结合;S9B:IF验证circHIPK3与3种miRNA存在共定位。
 
S12、S13 3种miRNA下游靶基因验证
S12:PCR验证过表达3种miRNA后VEGFC、FZD4、WNT2基因表达下降;
S13:PCR验证过表达3种miRNA后相关血管生成因子无明显变化。
 
S14:Luciferase assay验证3种miRNA与VEGFC、FZD4、WNT2的3’UTR区结合;
S15:验证敲降circHIPK3后VEGFC、FZD4、WNT2基因表达降低。

S24 circHIPK3,miR-30a-3p,VEGFC/FZD4/WNT2三者存在相互作用
A:动物水平验证抑制miR-30a-3p增加VEGFC、FZD4、WNT2基因表达;B、C:动物水平验证通过RIP-qPCR验证miR-30a-3p分别与circHIPK3及VEGFC/FZD4/WNT2三者存在相互作用;D:动物水平验证VEGFC/FZD4/WNT2表达;E:动物水平验证敲降circHIPK3后,VEGFC、FZD4、WNT2的表达下降。

5

机制的表型验证

S18:抑制miR-30-3p增加细胞活性、增殖、迁移及成管能力;
S19:高糖环境下抑制miR-30-3p增加细胞活性、增殖、迁移及成管能力。

Fig4 circHIPK3-miR-30a-3p调控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A:通过Rescue操作circHIPK3及miR-30-3p验证二者相互作用调控细胞活性;B:通过Rescue操作circHIPK3及miR-30-3p验证二者相互作用调控细胞增殖;C、D:通过Rescue操作circHIPK3及miR-30-3p验证二者相互作用调控细胞成管。

S17:通过Rescue操作circHIPK3及miR-30-3p验证高糖环境下二者相互作用调控细胞活性、增殖、迁移及成管。

S20:通过Rescue操作circHIPK3及VEGF验证二者相互作用调控细胞活性、增殖、迁移及成管能力。
S21:通过Rescue操作circHIPK3、WNT2/FZD4验证二者相互作用调控细胞活性、增殖、迁移及成管能力。
 

6

总结

本文是一个分子+分子+分子+分子的四元变量结构,其中包括一组转录调控(蛋白-DNA交互)以及ceRNA调控(RNA-RNA交互),论证了主变量分子circHIPK3通过竞争性结合miR-30-3p调控VEGFC/FZD4/WNT2表达,而本身受到上游转录因子c-myb的调控,从而促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本文分为以下几步论证:
 
单变量论证:circHIPK3、miR-30-3p调控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活性、增殖、迁移、成管)及糖网中血管的增生及渗出。
 
二元变量论证:circHIPK3通过miR-30-3p调控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功能,circHIPK3通过VEGF/WNT2/FZD4调控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直接作用论证:通过ChIP、Luciferase assay验证c-myb与circHIPK3启动子区域的结合;通过RIP、Luciferase assay正反验证miR-30-3p与circHIPK3,miR-30-3p与VEGF/WNT2/FZD4的结合。
 
本分之所以能发在Circulation这种心血管领域顶级期刊上,首先是由于主变量circHIPK3非常新颖,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是首次报道;其次,本文论证充分,数据扎实,包括了临床、细胞、动物、分子四个维度,每个维度都从多个角度采用多种实验方法来论证;而且,本文有2组直接作用机制,实验用到了RIP、ChIP、Luciferase assay等比较高级的试验方法;最后,circHIPK3本身存在于外周血中,且外周血中的含量与疾病具有相关性,具有进一步应用于液态活检中的潜力。
 
好了,这篇文献就分享到这里,期待大家都能收获好的结果。
END


相关文章

Nature子刊综述:APOE家族与阿尔兹海默的相爱相杀

厉害了,伟哥能帮助治疗血液肿瘤!

如何挖掘今年诺奖,发篇15+分的文章


点下“在看”,多根头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