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经销商转型成为服务商靠谱吗?

 z55j03b55 2020-08-28

快消品营销

在传统的厂商关系中,虽然是厂家主导,但经销商在当地市场也有一定的独立经营权,厂家也很难完全介入干预。再加上也不是所有经销商都那么配合听话,诸如乱价、窜货、截留渠道资源、打乱厂家所设定的产品结构,对厂家主推的战略新品敷衍了事等情况也是层出不穷。

强势些的大品牌厂家,主要是通过经销权、市场支持、销售任务,等措施来控制经销商。但经销商照样也有不少应对套路,厂商双方虽说是合作,但也是边博弈边合作。于是,有些厂家则开始打算调整厂商之间的合作方式,将经销商转为服务商。

所谓服务商,即是厂家直接建立对零售商、终端用户,乃至消费者的销售渠道,直接完成订单和付款(更多是在线上),接下来由客户所在地的经销商,提供配送上门或是售后等方面的服务,厂家按照一定比例给经销商支付服务费,经销商以此作为收入来源。在多数行业,经销商仍然要在厂家进货,保持在本地的常备库存。

1

站在厂家的角度看,将经销商转为服务商,有这几个好处:

1.直接掌握终端用户,大大减少流通渠道中的损耗,避免投入的资源被截留。

2.实现真正的纯销,而不再是传统的库存转移式销售。

3.厂家直接掌控价格体系。

4.有效避免窜货。

5.直接对接客户,掌握更多的一线市场信息和客户反馈。

6.可降低对经销商的销售压力,将销售任务改为销售目标。

7.直接抓住终端客户,增加对经销商的控制力,若经销商再不听话,更换经销商要容易的多。

2

不过,经销商也不傻,面对厂家试图将经销商转为服务商的打算,经销商自然有些顾虑:

1.下游客户及终端消费者资源将要被厂家全部掌控,就等于把自己架空了,以后厂家要想甩掉自己,那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2.有些经销商一直在本地打造自己的公司品牌,试图实现厂家品牌与经销商品牌的双品牌齐头并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厂家品牌。厂家直接面对当地终端和消费者,这将大大弱化经销商放大自身公司品牌的效果,毕竟,经销商得要通过厂家品牌来放大自己。

3.厂家直做,动销情况真实且透明,经销商自然也就没什么中转迂回的空间了,对于很多习惯于吃厂家费用的经销商来说,这块的收入可就没了。

4.当前合作厂家要把自己转为服务商,就是将自己当成一个纯粹的搬运工,那自己也得赶紧重新再引进些其他品牌,作为平衡或是抗衡。

5.经销商公司的运营效能,是老板管理能力和业务团队执行能力的结合,但在这方面问题颇多,这也是导致经销商运营效率低,或者拖累厂家的原因之一。虽然现在厂家将经销商改为了服务商,但经销商自身在人事管理、执行效率、服务水准等方面的问题没有解决的话,不见得就能做好这个服务工作。

当然了,不同的行业也许会存在些差异,这个经销商转成服务商,最终会搞成什么样子,现在也不好说,毕竟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