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说数学教育原理32:数学教师的MPCK与MKT

 新青年数学教师 2020-09-02

阅读提示

本期图说数学教师MPCK与MKT。

1986年美国学者Shulman提出PCK(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概念后,国外学者对它作了大量研究.2005年以后,PCK开始引起我国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并迅速成为教师知识研究的热点话题.有很多研究者将PCK翻译成“学科教学知识”;也有一些研究者为了突出从教学法角度理解PCK的重要性,将PCK翻译成“教学内容知识”.

若结合数学学科来剖析PCK,即为数学教学内容知识(MPCK).香港中文大学学者黄毅英等给出了MPCK一般结构图

另外,美国学者Ball在Shulman的PCK概念基础上,提出了涵盖PCK与数学学科知识(SMK)的“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mathematics knowledge for teaching,简称MKT)概念,简单地讲就是教师教数学所需的数学知识.一方面,Shulman的PCK属于纯粹的理论性研究,旨在为促进教师的有效教学提供分析视角和工具,与此相反,MKT则源于对数学教师的实证研究;另一方面,Shulman认为SMK与PCK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知识,而MKT则将两者整合在一起.

下图是经华中师范大学徐章韬博士改造过的MKT结构模型: 


阅读链接

图说数学教育原理1-31目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