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论政案例22-27

 投沙斋 2020-09-07

文化传统《孔子家语》微学习142

孔子论政案例22-27

本文授权摘自《孔子家语通解》

作者:杨朝明等;导读:文传君

【导读】

接前三期21段对话,并本期6段对话,可见本篇各章节内容是以社会政治问题为主,所体现的主要是孔子的政治思想,故名“正论”。孔子认为“惟器与名,不可以假人”,而器与名是礼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礼”就成为治理国家的具体战略和正名的标准和凭借。要保持和维护社会的稳定,实现天下大治,就必须“为国以礼”,只有这样才可以“王天下”。这也是本篇论述的中心。

孔子的论述紧紧围绕“礼”展开,把“礼”作为上自国君、下到平民言行的标准,而合乎礼便是仁,以仁治国就是德政,劳民伤财只会葬送国家。围绕着德政问题,孔子论述了实行德政的方法、途径以及目的。这包括君臣纲常、选贤举能、礼乐教化、爱民敬老、天下统一等。孔子向往三代“先王之道”,他认为要实行王道就要实行德政,政策上以德为主,同时又要“宽猛相济”,这样才能“政是以和”。实行德政要求国君从自身做起,“孝悌发诸朝廷,行于道路,至于州巷,放于搜狩,循于军旅,则众感以义,死之而弗敢犯”,这同时也是对民众进行的礼乐教化。

在本篇中,孔子对“礼”和“仁”都有论述。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涉及到了孔子的思想核心问题。孔子的思想有一个变化的过程。起初,孔子以恢复周礼为己任,把恢复周礼作为实现王道的必然要求,在四处碰壁,学说得不到实行的时候,孔子开始考虑礼不能实行的深层原因,于是又提出了“仁”的思想,希望统治者从自身做起,实行仁治。仁是内在的自觉,礼是外在的形式,二者互为里表。

【家语原文22】

樊迟问于孔子曰:“鲍牵事齐君,执政不挠,可谓忠矣,而君刖(yuè)之,其为至暗乎?”孔子曰:“古之士者,国有道则尽忠以辅之,国无道则退身以避之。今鲍庄子食于淫乱之朝,不量主之明暗,以受大刖,是智之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

【白话通解】

樊迟问孔子说:“鲍牵侍奉齐国国君,为政正直无私,可以说是忠诚了,然而齐国国君却砍掉了他的脚,齐国国君太昏庸了吧?”孔子说:“古代的士人,国家政治清明就竭尽忠诚为国出力,国家政治黑暗就退身隐居。现在鲍庄子在淫乱的朝廷中做官,不思量君主是圣明还是昏庸,因而被砍掉了脚,这只能说还不如葵花聪明,葵花尚能保护自己的脚。”

【家语原文23】

季康子欲以一井田出法赋焉,使访孔子。子曰:“丘弗识也。”冉有三发,卒曰:“子为国老,待子而行,若之何子之不言?”孔子不对,而私于冉有曰:“求,汝来。汝弗闻乎:先王制土,藉田以力,而底其远近;赋里以入,而量其有无;任力以夫,而议其老幼。于是鳏、寡、孤、疾、老者,军旅之出则征之,无则已。其岁收,田一井出稯(zōng)禾、秉(chú)刍、缶(fǒu)米,不是过,先王以为之足。君子之行,必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若是其已,丘亦足矣。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赋田,将有不足。且子孙若以行之而取法,则有周公之典在。若欲犯法,则苟行之,又何访焉?”

【白话通解】

季康子想以井为单位征收赋税,派人征求孔子的意见,孔子说:“我不懂这些。”冉求被派去问了好几次,最后说:“您是国老,都等着您的意见办事,您为什么不做声呢?”孔子没有回答,私下对冉求说:“冉求,你过来。你不知道吗?先王确定土地制度,按照劳力来分配公田征税,并根据远近加以平衡调节;在市廛进行征税,要考虑商贾财力的多少;征发徭役,要考虑年龄的大小。对于鳏、寡、孤、疾和上了年纪的人,有军事行动就征税,没有军事行动,就对他们免税。在有军事行动的年月,一井土地,就征收一稯禾,一秉饲料,一缶米,不会超过这些,先王认为这就足够了。君子的行动必须合乎礼的要求,施与要力求丰厚,做事要适中把握分寸,征收赋税要尽量得轻。如果这样,以丘为单位征收赋税也足够了。如果不按照礼的原则做事,贪得无厌,就算以田为单位征收赋税也不会得到满足。并且,先王的子孙如果想按照法度行事,那么周公制定的典章制度还在;如果想违背法度行事,那么随意而行就是了,何必要问我呢?”

【家语原文24】

子游问于孔子曰:“夫子之极言子产之惠也,可得闻乎?”孔子曰:“惠在爱民而已矣。”子游曰:“爱民谓之德教,何翅施惠哉?”孔子曰:“夫子产者,犹众人之母也,能食之,弗能教也。”子游曰:“其事可言乎?”孔子曰:“子产以所乘之舆济冬涉者,是爱无教也。”

【白话通解】

子游问孔子说:“老师您极力称赞子产仁惠,可以说来听听吗?”孔子说:“子产的仁惠只不过在于他爱民罢了。”子游说:“爱民可以称为德治教化,岂止是仁惠呢?”孔子说:“子产,就像是一般人的母亲,能养活他们,却不能教化他们。”子游说:“能举例说明这方面的事吗?”孔子说:“子产用他所乘的车子帮助冬天过河的人,这就是只爱民而没有教化。”

【家语原文25】

哀公问于孔子曰:“二三大夫皆劝寡人,使隆敬于高年,何也?”

孔子对曰:“君之及此言,将天下实赖之,岂唯鲁哉!”

公曰:“何也?其义可得闻乎?”

孔子曰:“昔者,有虞氏贵德而尚齿,夏后氏贵爵而尚齿,殷人贵富而尚齿,周人贵亲而尚齿。虞、夏、殷、周,天下之盛王也,未有遗年者焉。年者,贵于天下久矣,次于事亲。是故朝廷同爵而尚齿。七十杖于朝,君问则席;八十则不仕朝,君问则就之,而悌达乎朝廷矣。其行也,肩而不并,不错则随,斑白者不以其任于道路,而悌达乎道路矣;居乡以齿,而老穷不匮,强不犯弱,众不暴寡,而悌达乎州巷矣;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役,颁禽隆之长者,而悌达乎蒐(sōu)狩矣;军旅什伍,同爵则尚齿,而悌达乎军旅矣。夫圣王之教,孝悌发诸朝廷,行于道路,至于州巷,放于蒐狩,循于军旅,则众感以义,死之而弗敢犯。”

公曰:“善哉,寡人虽闻之,弗能成。”

【白话通解】

哀公询问孔子说:“大夫们都劝我,让我尊敬年龄大的人,为什么呢?”

孔子回答说:“您如果能做到他们所说的那样,将会拥有天下,岂止是鲁国呢?”

哀公说:“为什么呢?其中的道理可以说来听听吗?”

孔子说:“从前,有虞氏重视道德而尊敬年龄大的人,夏后氏重视爵位而尊敬年龄大的人,殷朝的人重视富贵而尊敬年龄大的人,周朝的人重视血缘关系而尊敬年龄大的人,虞、夏、殷、周,是天下兴盛的王朝,而没有遗忘长者。年龄大的人被天下人尊重由来已久,其重要性仅次于侍奉双亲,所以在朝廷上爵位相同而更尊重长者。七十岁的人拄杖上朝,国君如果有所询问就要为他设置坐席;八十岁的人则不用上朝,国君如果有所询问就要到他家里去,这样孝悌之义就会通达于朝廷了。与长者一起走路,不能跟他并肩,要么斜错跟在后面,要么直接跟在身后,头发斑白的老人不用负重走路,这样,孝悌之义就通达于道路了;居住在乡里要论年龄,年老贫穷的不至于生活匮乏,强者不欺负弱者,人多的不欺负人少的,这样孝悌之义就通达于州闾之间了。按照古代的准则,五十岁就不用担任田猎的差事了,分猎物的时候要厚待长者,这样,孝悌之义就通达于田猎之事了;军队中爵位相同的人更尊重年龄大的人,这样孝悌之义就通达于军队之中了。圣明的君王用孝悌来教化人民,从朝廷开始,推行于道路,至于州闾,传播于田猎,盛行于军队之中,那么,人们就会被其中的道义所感染,宁死也不敢违犯。”

哀公说:“好啊!我虽然知道了,却做不到。”

【家语原文26】

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闻东益不祥,信有之乎?”孔子曰:“不祥有五,而东益不与焉。夫损人自益,身之不祥;弃老而取幼,家之不祥;释贤而任不肖,国之不祥;老者不教,幼者不学,俗之不祥;圣人伏匿,愚者擅权,天下不祥。不祥有五,东益不与焉。”

【白话通解】

哀公问孔子说:“我听说向东拓展房屋是不吉利的,真是这样吗?”孔子说:“不吉利的事情有五种,而向东拓展房屋这件事不包括在内。损人利己,是自身的不吉利;遗弃老人而只关爱子女,是家庭的不吉利;放弃有贤能的人而任用小人,是国家的不吉利;年老的人不教育别人,年幼的人不学习,是社会的不吉利;圣明的人隐匿不出,而愚昧的人专权,是天下的不吉利。不吉利的事情有五种,向东拓展房屋不包括在内。”

【家语原文27】

孔子适季孙,季孙之宰谒曰:“君使求假于马,将与之乎?”季孙未言,孔子曰:“吾闻之,君取于臣,谓之取;与于臣,谓之赐。臣取于君,谓之假;与于君,谓之献。”季孙色然悟曰:“吾诚未达此义。”遂命其宰曰:“自今已往,君有取之,一切不得复言‘假’也。” 

【白话通解】

孔子到季孙氏那里去,碰上季孙氏的家臣向季孙报告事情:“鲁君派人来借用马,您打算给他吗?”季孙氏还没有回答,孔子说:“我听说,国君从臣下那里拿东西,叫做取,给臣下东西,叫做赐。臣下从国君那里拿东西,叫做借,给国君东西,叫做献。”季孙氏脸色大变,醒悟过来,说:“我确实不明白这个道理。”于是命令他的家臣说:“从今以后,国君要来拿东西,一律不能再说‘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