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间章回:怀念那逝去的穷日子(宋智)

 文化佳园 2020-09-09

春天来了又走,冬天去了又回,不知不觉我已年届古稀。人老喜欢回忆。屈指算来,我这辈子前半生过的是穷日子,后半生过的是富日子。但细细地想一想,我还是特别怀念那段穷日子。一桩桩一件件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甚至在梦里。现在想来,那时虽然日子过的很穷,但是,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依然很快乐。虽然谈不上幸福,但是我也并没有感到特别苦,因为我的母亲很会过穷日子。

母亲虽然是大户人家出身,但是她却很能应对穷日子。母亲最拿手的是编“毛公”、腌制黑咸菜、做盐豆子和烧稀饭。

“毛公”就是冬天穿的鞋子,有的地方叫“毛窝子”。是用当地的一种草、苘和芦花编织而成。穿的时候,里面再填上麦草或者芦花,既轻便又暖和。当时,苏北农村大人小孩都穿这种鞋子过冬。我家东院二婶是编“毛公”的高手,母亲原本不会,就向二婶学习,二婶手把手教她,很快母亲就学会了。每当冬天来临之前,母亲就提前把材料准备好,然后利用晚上时间编。我清楚的记得母亲在油灯下编“毛公”的情景。刚开始时,她不怎么熟练,时常编错,经常看到她低着头在那儿想,编了拆,拆了编。常常编到下半夜才上床休息。后来,她的技术不但赶上了二婶,而且还有了创新。她用鸭毛来替代芦花,编成鸭绒“毛公”。这种“毛公”比芦花“毛公”又上了一个档次,不仅漂亮、耐穿,而且更暖和。但因为鸭毛数量有限,母亲只为我编了一双,弟弟妹妹不乐意,她就哄他们说,你哥哥上学,教室里冷得很,等你们上学了,我也给你们编。每年冬天来临前,母亲就提前给我们准备好。她嫌旧的不暖和,每年都准备一双新的。

1956年我上小学一年级,那时的冬天特别冷,教室里象个冰窟,每当脚冻得实在受不住时,同学们就在地上跺脚,一个人跺起来,其余的都跟上,很有节奏,满教室都是“咚咚”声。老师上课的时候,有的同学冻得受不住就情不自禁的跺起脚,唯有我坐在位上老老实实,认真听讲,时常得到老师表扬。

后来我参加工作当了教师,晚上要办公。那时冬天的办公室里没有取暖设备,当时我虽然已经穿上了布棉鞋,但是母亲不放心,又为我准备一双鸭绒“毛公”。她说,你把“毛公”放在办公桌底下,白天不穿,晚上办公时换上。的缺“毛公”比布棉鞋暖和,特别是下雪化雪时,当棉鞋湿透后,再换上“毛公”,一股暖流瞬间荡漾全身,感到特别温暖。

做黑咸菜也是母亲的绝活。每年,当山芋起完天气转凉时,母亲就开始忙着腌制黑咸菜和煮盐豆子。腌制黑咸菜工序很多。母亲从自留地里挖来辣菜、辣疙瘩、胡萝卜,清洗好后放在院子中晾晒,经过几次揉搓后放到一口大瓷缸里,放一层菜撒一层粗盐,放满后上面用一块大青石压着,过几天再往里续放,直到石头不再下沉。等到过年春暖花开时,母亲才把腌制一冬天的咸菜放到饭锅里煮。煮咸菜需要很长时间,可能要一天一夜。我清楚地记得母亲一整夜都在锅屋里没出来。煮好后,咸菜就变得油光光黑亮亮,母亲高兴的送一碗东家,再送一碗西家,让三邻四舍都尝尝她的黑咸菜。

要保证黑咸菜存放的时间长不变质,关键是收藏。母亲把煮好的黑咸菜放入提前准备好的小口瓷坛子里,坛子必须是提前清洗晾干,里面不能有一点生水。装满后再把坛口用报纸密封扎好。等到吃的时候也不准我们随便去拿,防止沾上生水。因此,我们家的黑咸菜从来都不霉变,一年吃到头。而且越放越黑亮,越放味越香。如果用煎饼卷黑咸菜加上大葱或者辣椒吃,味道更好更下饭。我的太祖母满嘴牙都掉光了,她最爱吃母亲做的黑咸菜。她喜欢用煎饼卷黑咸菜和香椿叶子,坐在那里津津有味地慢慢咀嚼,脸上堆满笑容。

母亲做的盐豆子也特别好吃,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让你欲罢不能。特别是她在清明节时做的盐豆子更是独门绝技,吃到嘴里就化了,味道特别鲜美,现在想起来都流口水。当时,村里的人都来向母亲取经,母亲就把秘方告诉她们。我的一个远房婶子原来是卖豆腐的,后来用母亲教的方法做盐豆子卖,生意非常好,很快解决了温饱问题。

我是一九六三年秋天考到土山中学的,在那里读了五年书。这五年也是国家特别困难时期。学校离家十二里,吃住在学校里,每星期只能回家一次,带的饭菜就是煎饼、黑咸菜和盐豆子。煎饼必须按照计划吃,否则就熬不到星期六,只能向同学借。那时正是发育长身体的时候,饭量大,晚上下灯课回到宿舍后,肚子里饥肠辘辘。特别是冬天,宿舍里特别冷,肚子里瘪瘪的,饿得浑身打颤。一开始我就喝白开水撑肚,但觉得没有味道不想喝。后来我就在白开水里加上几根黑咸菜,用筷子一搅,开水变成咖啡色,特别象今天的可口可乐,喝起来感到特别有味道。一边喝一边嚼着黑咸菜,一直喝到浑身冒汗肚子滚圆才美滋滋的上床睡觉。当时,有的同学家里更穷,带的是“糊盐”,就是把盐放在锅里炒一炒压碎后用来当菜。他们看到我喝得特别有滋有味,让我也给他们一点尝一尝,谁知这一尝大家都上了瘾,每晚必尝,很快我的黑咸菜就尝完了。回家我把此事讲给母亲听,母亲掉泪了。说,孩子没有好的吃,咸菜还吃不起吗,我给你多带点,分给同学们吃,吃完我再腌。那时,我们班的很多同学都沾了我的光,大家也因此对我十分友好。

每次星期天回到家,母亲就为我改善伙食。当时也没有什么菜炒,她把平日舍不得吃的一点豆油放到锅里炼一炼,然后浇到盐豆子里。再把干红辣椒放到锅底烤一烤,放到盐豆汤里,这就是一道精美的菜。我把它放到山芋干子煎饼里一卷,吃起来很香很辣很下饭,非常过瘾,一直吃到满头冒汗撑得难受还不罢休。

我国三年困难时期,粮食十分短缺,因父亲在外教书,加之我们家姊妹多缺乏劳力,没人挣公分,粮食分得特别少,时常捉衿见肘。是母亲用稀饭把我们养大。母亲很会做稀饭,而且花样特别多。

最难过最难熬的是1959年春天,到处不见一粒粮食。起初母亲跑到野地里把年前抛下的干山芋秧子捡回来,放到水里泡一泡,然后切碎放到锅里煮,再加上一点盐,我们也能吃得饱饱的。等山芋秧子、野菜和树叶子吃完后,家里时常断炊。母亲实在没有办法,只好买来棉籽,用拐磨子磨成糊糊做稀饭给我们喝,虽然碗里的稀饭照人影,但是我们照样喝得饱饱的,甚至喝到嗓儿眼不敢弯腰。

秋天,当黄豆、玉米、南瓜和胡萝卜等下来后,母亲做的稀饭花样就更多了。有玉米南瓜稀饭,豆汁胡萝卜稀饭,还有菜豆腐稀饭等等。最使我难忘的是豆汁胡萝卜稀饭。母亲把胡萝卜清洗后,放到“对窝子”里踹碎,然后再和豆浆一起煮,这种稀饭甜丝丝香喷喷,非常好喝。现在想来,这种稀饭即令是放到现在也是最好喝最有营养的粥。说不定还有保健作用。

到了冬天,她用山芋和豆汁、豇绿豆等杂粮搭配,不断翻新花样。我最爱喝的是豆汁加山芋丁、绿豆烧的稀饭,既香又面又甜。每一次都喝得坐在那里起不来。等鲜山芋吃完了,母亲就用山芋干和杂粮糊糊搭配。她最拿手的是小麦糊糊加山芋干子稀饭。她把山芋干子放到“对窝子”里捣成蚕豆粒大小,然后加上点豇绿豆放到小麦糊糊里烧。每一次遇到这种稀饭,饭桌上只能听到喝饭的声音,谁也顾不上说话,有时甚至为了争一碗稀饭而打架闹别扭。

在艰苦的岁月里,母亲用她的智慧和辛劳应对穷日子。用黑咸菜、盐豆子和稀饭把我们抚养大。再穷也没有缺少过我们一顿饭;再累也没有耽误过我们一顿饭。给了我们一个快乐的健康的童年和少年时光。说来也怪,在那样的岁月里,我们姊妹五个居然从未得过病,哪怕是伤风感冒,更别说进过医院。不象现在小孩,虽然吃的好喝得好穿得好,但三天两头吃药挂水。我和弟弟曾先后当兵入伍,体检时一路绿灯。

现在,我的餐桌上依然摆放着黑咸菜和盐豆子,从未离开过。有时,我也让妻子学烧母亲的稀饭,但味道大不一样,怎么也找不到当年的感觉。因此,我十分怀念母亲,怀念那永远逝去的穷日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