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杯茶平是非,江湖中的事儿,交给茶馆解决!

 响品有约 2020-09-13

给眼睛一点闲暇,

用耳朵感受小约的茶趣。

茶香的五种境界:

1.闻得到却喝不着的香  这种只在空中飘散却无法入口的香,就是最初级的茶香。

2.喝时不如闻时的香  此为无功无过的茶香,闻起来浓郁,却只浮于汤面而不入汤味。

3.闻时香喝着也香的香  这是与茶汤融合的香气,香气饱满不散,易于入喉,算是比较高级的茶香。

4.闻时无入口有的香  未入口时茶香浅淡几乎闻不到,但入口后香气在喉中久久不散,缓慢回出,余韵悠长。

5.喝时像闻闻时像喝的香  这算是顶级茶香了。汤与香浑然一体,汤即是香,香即是汤,回味如哲学般深邃、玄妙。

品茶是闲来交友、聊天时令人放松、畅快的一件事。三五知己,交杯推盏,四方交情,皆融于杯。但在以前的成都,茶叶却找到了它的“副业”——“吃讲茶”。与品茶截然相反,“吃讲茶”是要分出高低的,是有竞争有冲突的。尽管这份副业现已不再存在,但其内涵与文化,还是十分值得回味的。

“一张桌子四条腿,说得脱来走得脱。”吃讲茶,就是一个“讲”字。讲什么呢?

讲道理!过去的成都,有矛盾、有冲突时,不走官方程序,仅靠街边林立的茶馆、桌面上的两杯清茶、德高望重之人的评理,来解决纷争,由理亏一方付茶钱。

虽说江湖气满满,效果却也很可观。对了,那个时候的“吃瓜”风气,就随着吃讲茶而到达了一个很高的高度。吃讲茶未开始,就有人抢前排,不是为了监督公证人或者做见证,只是单纯地想要坐在前排吃瓜罢了。

吃讲茶,更多的倒是有和解的意思。双方愿意将纷争在发生之时放下,约定时间再谈,其实这个等待的时间就是我们所说的“冷静期”。

所以,“吃讲茶”在当时成功和解的几率是很大的。那为什么流传下来的故事中,却以失败居多呢?

我猜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成功的没有噱头,失败的谈判则往往意味着暴力的发生,冲突的升级,这便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这样一来,成功的案例无人问津,失败的例子口耳相传,才导致了这种成功率低的错觉出现。

换个角度来看,那个时代的茶馆,其实有着多重的身份,蕴含着很多的内容,甚至与官方机构都有得一比。当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人们对官方权威的无视与不信任,所以更宁愿自己解决而不愿官方插手。

只是呢,不服者比比皆是,因为少了官方的牵制,又难免会酝酿出许多冲突乃至暴力的发生,受伤自然难以避免。这可能是 “吃讲茶” 最终“失业”的一大原因吧。

对于“吃讲茶”文化,人们一直有褒有贬,存在争议。只是,剥离了解决纷争后,我们却不得不承认,茶桌的确是中国人解决问题的最佳处所。

喝茶议事穿插在中国人的生活之中,已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有茶的地方,哪里都能是茶桌,哪里都是交友聊天的地方。

“吃讲茶”的关键也是在一个“讲”字,说明人们当时就已信奉没有什么是在茶桌上解决不了的。或许,这也是那时候 “吃讲茶”存在的原因吧。

“吃讲茶”发展到今天,早已被人们赋予了新的含义。许多地方机构就用这种形式来深化基层思想建设。

换言之,就是利用这一大众熟知的方式,来宣扬新政策,传播正能量。不同的时代,被赋予不同的使命,或有趣,或高效,这或许也是茶叶的魅力之一吧!

无缘影对金尊酒,可惜香和石鼎茶。

            —— 唐·崔橹《和友人题僧院蔷薇花三首》

茶文美句

响品有约  有温度的茶文化


茗香开启交流 

茶趣拉近距离 

一杯茶 

一场心与心的融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