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屋

 书飘香逸 2020-09-14

    入冬的农村已有些寒冷,朦胧的月光下,看什么都有些模糊,屋内的烛光也有些暗淡。因线路改造,已经停电好几天了,觉得很不习惯。

    晚饭过后,没有一丝困意,无聊的坐在沙发上,任由思绪蔓延。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怀念年轻时候的事情,常常想起孩子们的童年,也会时常想起被我们扒掉的老房子。

    那是在30年前,我才从娘家到了这里,来到了我现在的这个家,老屋就是我的新房。当时农村盖的房子大都是土坯房,而老屋是青砖蓝瓦建成的,也算是胜人一筹,着实给我涨了不少面子。

    老屋是典型的北方民居,坐北朝南,高高的屋脊上雕刻着二龙戏珠,左右的屋山上封了好几层,经过加工的砖瓦,远远看去,就像带着花边的人字。前面的屋檐下更是流光溢彩。最外一层是美丽的滴水瓦,往下一层是雕着波浪纹的八砖,最里一层就是最精致的砖雕了。有菊花、梅花,还有仙桃、小鸟,着上重彩之后,看上去活灵活现。因着雕刻的缝隙形成了一些较大的小洞,冬天便有麻雀住进去避寒,晌午暖阳照耀,叽叽喳喳,给小院平添了许多生机。

    八十年代的我们村,条件落后,老屋刚建好的时候,引得路人频频回头,听婆婆说,曾有一个人骑自行车路过门口,只因着扭头看我家的新房,竟蹭着大路边的一棵桐树,引得旁人一阵好笑。

    老屋东西两间并排,西屋用于屯粮,隔开一个房间,用于临时住人。东边是正屋,内部结构是一个完整的空间,当时农村的房子,大多没有套间,全部用箱子、衣柜隔开,我家用高粱杆儿织成的薄帘子、布幔隔成三间,左右两间是卧室,中间是客厅,窗户偏小,木质的窗户框子,屋里光线并不那么明亮。院子也是方方正正的,东西两个配房,西边的是厨房,东边的屋子大些,放些杂物。

    院子里真是精彩极了。
    院子偏南正对着竹笆制的院门,有一棵大槐树,每到清明过后,老槐树就开满雪白的槐花,散发出甜腻腻的香味。一过四月,槐花凋谢,微风一吹,微微泛黄的花片轻轻飘落,真的是美景。院子里还有几棵桐树,夏天来时,便有一片好阴凉。
    后来,三个可爱又听话的孩子出生了,不知不觉间成长着。
    每逢盛夏天热,在院里桐树下摆上小方桌,五口人便围着方桌吃饭,夏天的晚上,屋里闷热,我们便在树下铺上凉席,纳凉聊天,看着满天的星星。孩子们总喜欢我讲牛郎织女、秀才狐仙的故事,孩子们经常听着听着就睡着了。周围的虫鸣却此起彼伏地响起来了。

    岁月如梭,孩子们长大了,村里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零几年,村里出现一股进城打工的热潮,很多人南下打工,甚至一些孩子也经不起诱惑辍学了,我跟他爸坚持要孩子上学。在越来越多涌现出的楼房中,老屋渐渐不起眼了,随着孩子们上高中,上大学,老屋慢慢显得拥挤。为了给孩子们一个独立的空间,我们寻思着翻修房子,孩子们上学也要很多钱,他爸便开始早出晚归、东奔西跑,一家人开始聚少离多。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攒够了钱,我们要盖新房了。

    2009年6月份,房子动工了,扒掉了老屋,盖房子需要木材又砍掉了老槐树和两棵大桐树,一个月时间,新房建好了,宽敞亮堂,孩子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房间。我和他爸看着高大的房屋,松了一口气。

    鸟巢建好了,鸟儿们也都要飞走了。三个孩子陆陆续续考上了大学,大闺女已经工作了,孩子们都很少回家,只有在一些小长假的时候,才能小聚几天。院子里也早没了往日的生机,空落落的,毒日头照在水泥地上,油煎火燎。

后来,就经常我一个人在家了,住着宽敞的房子,却总想起老屋,那里有我年轻的身影,那里有孩子们的童年,那里有我们一家的欢声笑语。

作者简介:
        黄爱芝,女,60年生人,一介布衣,一生躬耕垄亩,幼时甚爱读书,一生无名,闲暇之时,偶得文章数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