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卧🐯湾】李进章|童年那些事之十一:穿戴●听校长讲过去的事儿

 我的卧虎湾 2020-09-16
我有平台,你有故事?
就算晚一点也没关系,真的没关系
欢迎关注平台,底部可以留言
投稿:308286678@qq.com
粉丝微信号??13960233130

卧虎湾藏龙卧虎,群英会聚贤群英!


辛勤的化妆师 袁冬摄影
穿戴
听老辈人讲,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的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衣服面料多是粗棉布、麻布,后来有了机织的“洋布”。
50年代以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联系在一起。西装和旗袍渐渐地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有些年头。男人开始以中山装为主装,不再穿长袍马褂;女人穿的是对襟袄,不再“裹足不前”。特别是中山装,成为中国男人最庄重也最常见的服装。
据有关资料称,孙中山曾阐述过中山装的思想和政治含义:衣服外的四个口袋代表"四维"(即礼、义、廉、耻);前襟的五粒纽扣和五个口袋分别表示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学说";左右袖口的三个纽扣则分别表示"三民主义"和"共和"的理念,衣领为翻领封闭式,表示严谨的治国理念;衣袋上面弧形中间突出的袋盖呈笔山形,代表重视知识分子;背部整片无拼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那时,拥有一套中山装是令人羡慕的事情,而在中山装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两支钢笔,则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象征。
后来,受革命的感召和对共产党干部的崇敬,中山装引起一些青年学生的追捧,有人根据中山装的特点,设计出了款式更简洁、明快的“人民装”、“青年装”和“学生装”。
还有一种稍加改进的中山装,就是将领口开大,翻领也由小变大,很受人们的欢迎。开国大典时,新中国 的领导人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集体亮相,毛泽东和他身边的领导人穿中山装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瞩目。以后,国外有人便将这一款式的中山装称作“毛式中山装”。
爱美是人的天性。那个年代,就是再革命,也革不掉人爱美的天性。上世纪五十年代除了流行“中山装”,还曾经流行过一阵“列宁装”。“列宁装”就是小翻领、两排扣、有束腰带,女性穿起来,非常俊美。那时,旗袍也很流行,中年女人如果身材好,穿旗袍是很得体的,在城市公园和街上,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到了六十年代,因为饥饿,讲究“艰苦朴素”,这种打扮就极少了。
那时,还曾流行过苏式的“布拉吉”,亦即连衣裙。姑娘们穿上,把发辫在两侧弯个圈,再扎上蝴蝶结,整个人简直就是一朵花儿,迷死个人。后来中苏开始交恶,没人再敢穿了。
中山装虽然很流行,但我第一次穿着它,不是在少年时代,而是在1982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之后;而穿着更为讲究的西服,则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穿衣服上的滞后性,是我一直以来不甚讲究穿着打扮,追求外在美的习惯性使然。
记得小的时候,常听娘唠叨的一句话就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那个时候,过年最高兴的事儿,就是穿件新衣服。和小伙伴们玩耍,最担心的就是把衣服弄脏弄破,因为一件新衣服,我要穿好几年。
那会,农村里流行一种穿衣的说法是:“新老大、旧老二、破老三”。意思说老大一般都是穿新的,老二、老三一般是穿旧的和破的。人们穿带补丁的衣服,随处可见,即使穿得不能再穿的衣服,也被用来当补丁、或者是“刷夹纸”纳鞋底。
记得1962年,我读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姐姐回老家探亲,带回来一包旧衣服,原本是让娘刷夹纸,做鞋用的。娘从中挑出一条姐夫穿过的裤子,准备改一改给我穿。由于姐夫生活节俭,裤子上打了好几个补丁。娘把裤子裁了一截,见还是有补丁,便多裁了一段。穿上娘修好的裤子,觉得肥瘦挺合适,就是短了些。心想,反正天也热了,短点就短点吧,穿着凉快。
到了学校,被一位平时就爱开个小玩笑,逗个乐子的同学看见了,他围着我上下打量一番后,便开始冒坏水了。他当着班上同学说:“你看人家穿的这裤子,真够艮儿的,说是长裤吧,短了;说是短裤吧,又长啦!”一句话,逗得同学们捧腹大笑,却令我羞愧不已。一连好几天,我都没有搭理那位同学。后来,我写了一篇议论文,题目是《谈取笑别人》,针对现实生活中,同学之间乱开玩笑,引起误解,引发不必要的争执,甚至影响团结等,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文章夹叙夹议,深情地叙述了我所穿的这条裤子的来历,“是娘戴着老花镜,坐在煤油灯下,一针一线为我缝制的。”这篇作文被作为范文,在全班同学中传阅。那位同学看了我的作文,特别是了解了这条裤子的来历之后,十分愧疚,噙着眼泪对我说:“我真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以后再也不乱开玩笑了。”
五十年代初,人们穿的都是家做的衣服。平时,小孩子穿开裆裤,后边挂个“屁股帘”;大人们穿的是蒜疙瘩扣子的上衣,捻腰的裤子,裤裆肥大,用一个拧成麻花形状的粗布条代替抽腰带。到了冬天,人们穿得是家做的棉袄棉裤,套制服外罩。无论胖瘦,人人臃肿,看上去身材都差不多。后来出现一种制服式棉袄,将棉袄和罩衣合二为一,但臃肿依旧,且拆洗麻烦。
人的记忆力是惊人的。有些事情过去几十年了,回忆起来就像钱币上的水印,一旦对着光亮,就历历在目,清晰可见。
1958年9月,在我升入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姐姐带我到沙市百货商店,千挑万选,为我选购了一条当时最时髦、最新潮的“背带式”学生蓝裤子。穿着这条裤子,我和娘、姐姐还有大外甥四个人一起,在照相馆里拍了一张合影照。这张老照片,留住了我童年对穿的美好记忆,也成为我永久纪念已逝去的三位亲人的唯一念想。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大事记》记载,从1960年,党中央决定减少民用棉布供应,布票按人头发放,每人全年4尺5寸,根本就不够穿衣用。
1964年后,情况稍有缓和,发的布票略有增加。除布票外,还发行过棉花票、绒衣票、汗衫票、背心票、裤衩票、胶鞋票、棉鞋票等。有一个时期,买缝衣线也收布票,一寸布票可买一小团。生了小孩的妇女,发给“油布票”一张,凭票可买到三尺油布。为了尽可能地节约,人们购买服装的标准是耐磨和耐赃,于是,灰、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篇一样、季节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装样式也更通行了。一位漫画家曾经形象地描绘出“人人一身蓝”的情景。
实行布票制以后,村子里开始有了专门做衣服裁缝。我们村最早的裁缝是窦忠缓哥哥,他老家是现在城关镇杨屯村,父亲在深泽县工作,母亲带着他和弟弟妹妹从小在就在姥姥家门头住。
忠缓哥比我大三四岁,他身材中等,圆乎乎的脸庞,细密的眉毛,一双闪亮的眼睛,高挺的鼻梁,厚厚的嘴唇,看上去,就像地里茁壮生长的一棵红高粱。可惜的是,他的一只眼睛,被年幼不懂事的弟弟,用剪刀给弄丢了一只,这或许是促使他刻苦学习缝纫技术的动力。
窦忠缓哥为人老实、厚道,心底无私,办事认真可靠,他虽然文化不高,却是村里干得时间最长的秘书,从“文革”成立革命委员会,一直干到民选村委会,历时近五十年,期间换了多少茬村支书、村主任,他却连选连任,可见他在村民心中不可动摇的地位,堪称东两洼村“六朝元老”“不倒翁”。
记得我穿的第一件制服棉袄,就是窦忠缓哥量体裁衣,用缝纫机精心做成的。这件棉袄,一直陪伴我度过了五六个寒冬。
那时候,各种布料及其他生活用品都是由公社供销社供应。记得小时候,在供销社的某个角落,有一个木头做的高台子,是那时候的“收银台”,高台上面有许许多多的线,这些线连接到店堂里的各个柜台,顾客买了东西以后,售货员就把票证、钞票什么的一起夹在挂在线上的铁夹子里,铁夹子“嗖”的一下滑到“收银处”去,等那边结算好了,再“嗖”的一下子滑回来,整个交易过程就是这样。过年前,乡亲们齐齐地来置办年货,那些铁家伙更是“嗖-嗖”地在头顶飞来飞去,场面异常壮观。后来,这场面被新的收银办法取代了,许多比我年轻一些的人们,便无福得见了。
公社供销社负责卖布料的售货员叫陈游,跟我们村有亲戚关系。他四十多岁年纪,面皮白净红润,眉目清秀传神,鼻梁坚挺,元宝形耳朵,通红的嘴唇,衣着很是得体,脖子后边斜插一把量布的尺子,一看就是一个行家里手。
听人说,陈游很早的时候当过店铺的学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给顾客量布的时候,先扯开布匹卷,大估摸地用眼睛一描。然后,从脖子后头取下插着的尺子,“啪啪啪”地一长量,尔后,用尺子上镶嵌的小刀子拉一个豁口,抻直了布,“撕拉拉”一下子,布就扯好啦。看着他一连串的动作,就好比看杂技表演,可过瘾了。我有时觉得,他比起全国著名售货员、北京市百货大楼张秉贵的“一把抓,一把准”,应该不相上下。可惜的是,陈游出身不太好,没有机会评选先进模范。
五十年代,人们平时都不戴帽子,夏天气候炎热,有时戴一顶草帽。到了冬天,戴一顶自己家做的棉帽子,那棉帽子上有两根带子,天大冷的时候,将两根带子在下巴底下扎起来;不太冷的时候,可以把帽子挽起来,露出两个耳朵。到了“文革”的时候,穿一身绿军装,戴一顶带红五角星的绿军帽,是青少年学生梦幻般的追求。
五十年代,脚上穿的鞋子,都是家人做的纳底子布鞋,大一些的时候,开始流行穿松紧口的布鞋,鞋口两边缝上松紧布,带有一点弹性,有地方叫它“懒汉鞋”,又称“片儿鞋”。这种鞋有自己家做的,供销社也有卖的,廉价、方便,松紧口,提上就走。最流行的是黑布面、白边、白塑料底的懒汉鞋,俗称“白边儿懒”。冬天穿的是条绒面的五眼棉鞋,俗称“北京棉”,区别在于鞋底。和“懒汉鞋”一样,白塑料底儿鞋最流行,这种鞋脚感比较扎实。下雪的时后,走路爱打“出溜滑”,
上了中学,萌发了点招摇心劲的孩子,将部队里穿的浅绿色“解放鞋”视为追求对象,一旦穿上了它,其他款式的懒汉鞋就不在眼里了。喜欢运动的,迷上了上海产的“回力”牌运动鞋。
现在人们的生活富裕了,穿戴大有改观,因公出国再也用不着统一制装。而且我发现,欧美人穿衣服非常随意。有一年,我陪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到瑞士、意大利访问,我们走在大街上,穿着笔挺的西装,扎着领带,样子比他们还洋气,倒是我们对西方人穿衣服不分季节,颇有看法。
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幅穿在身上的历史画卷。建国65年来,尤其是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大街上的流行色几度变幻,从单一灰色到万紫千红,一道流动的风景线,记录了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进步,也展示着民族的富强和个性的彰显,更寄托着未来的希冀。


(未完待续)



重点推荐
微火信箱.烦恼我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