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众”分别代表百姓和士兵《每天学一点周易》之(83)


我们一般把“民众”都当成老百姓,其实在古代各有所指,“民”是老百姓,而“众”则代表士兵,这一点在《周易》中可以明显区分出来。《周易》的第7个卦叫“师卦”,顾名思义就是论述行军打仗,其中好几处提到“众”。孔子《彖辞》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孔子《大象传》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为什么“众”代表士兵?从现在的简化字看不出来,需要看其繁体字的结构。“众”的繁体字为“衆”,上“血”下“乑”。“乑”读(yín),其字形为“人下人人”,代表“三人、众人”。战争是要流血牺牲的,行军打仗的士兵就是“衆”,“民衆”包括平民和士兵两类人群。其实,两个字组成的词语都不是一个意思,或者近义,或者反义,只不过今天人们不去严格区分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