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分后,3个方法增强孩子体质

 新用户31058123 2020-09-23

秋分节气刚过,“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时节已经真正进入秋季,此时阳光直射赤道,昼夜时间及互相等,相差不大,自然界处于阴阳平衡的状态。那么,在养育孩子的问题上,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秋分节气特点  

秋分之后,阴气渐盛,寒邪取代暑热之邪,占据主导地位,不同于白露以前的温燥,此时转变为凉燥之气盛行,由于日降水量下降,人体对外界的感受是天凉物燥。顺应四时以育儿,孩子此时也需要遵循自然,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

秋分节气孩子养护要点

1.养肺、补脾、滋肾 

秋分后凉燥盛行,燥易伤肺,秋季最需要顾护的脏腑是肺。此外,脾土为肺金之母,肾水为肺金之子,若肺为燥所伤,脾和肾也会出现母子同病,所以总的原则以“养阴润肺”为主,辅以“补脾土以生肺金、滋肾水以防秋燥”。养肺的大前提是减少孩子外感,预防凉燥侵袭。日常生活家长要多留意天气变化,适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如果孩子出现口干、咽燥等伤燥情况,可以给孩子喝米汤、喝水。饮食上应对凉燥,要温润,适宜吃些性平偏温的润燥食物,推荐吃些南瓜、桂圆、核桃、莲藕等。食疗方面可以吃茯苓、山药、芡实等,以补益脾神,巩固先天、后天之本。

2.适当温通、温补

秋分时节,已经到了需要为孩子储备能量,慢慢做好入冬准备的时候。在秋分当令之时,可以借助阴阳消长的变化,因势利导,帮助孩子温通阳气,运用中医外治法如小儿推拿、艾灸、泡脚等方法,温通阳气,扶助正气,提高孩子机体的免疫力,防病保健。注意如果有热证,阴虚火旺的孩子,不建议艾灸。在秋分后可酌情给补益的食疗,注意应当以平补为主,不宜过于滋腻。推荐一味食疗方:

青萝卜陈皮老鸭汤

材料:

青萝卜600克、陈皮1/4个、老鸭1只(约600克)、生姜2~3片。

做法:

将食材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煲沸后改文火煲约两个半小时,调味便可。

功效:

具有清肺热、润咽喉的功效。青萝卜性微凉,味甘、辛,功能健胃消食,止咳化痰,顺气利尿,但不宜过多食用,以免积滞;陈皮性平,味甘、酸,具调中、祛滞、消痰、宣通五脏的功效;老鸭性平、微寒凉,味甘、咸,具滋阳补虚、利尿消肿的作用。此方适宜秋分之后进补时用。

3.收敛神气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秋三月......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秋分后阴气收敛,养神、敛神是使秋气平和,减少生病的关键之一。正好是开学的时候,孩子白天上课、玩耍,气血活跃,过度容易耗气伤神,放学回家后让孩子适当休息,多与孩子交流,适当鼓励,不随意训斥孩子,顺应自然规律,合理安排睡觉时间,早睡早起。

秋分时节日常推拿处方推荐

✔ 滋阴润燥——平推肺经,补脾经,揉三阴交,揉涌泉各100-300次

✔ 补脾益肾——按揉足三里、膻中100-300次。

平推肺经

补脾经

揉三阴交

揉涌泉

按揉足三里

膻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