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左岸风文学】彭华基 | 记忆里的端午节

 左岸风文学 2020-09-23





 记忆里的端午节

作者 : 彭华基


                   

        小时候,我们这里称端午节为“五月端”。每年五月端前夕,北方的民间艺人,便会忙里偷闲的扛着挂满香草包和七彩绒线的长棍棒,走村串巷的喊:“卖香包绒线啦”。每逢这个时候,村里的孩子们,还有姑娘小媳妇们便会围拢上来,挑挑拣拣,讨价还价。一会儿功夫,全村孩子们的脖子上,手腕上,脚踝上就被各种美丽的小香包,彩色绒线装点起来了。比较讲究的妈妈们会把这些东西小心包好,等到了端午节那天早晨,让孩子们洗完“百草头汤”澡(我们这里,端午节这天早晨,妈妈们在太阳没出来之前,到村头的路边,把遇到各种野草叶子采摘下来,然后与菖蒲草和艾草一起放入锅内煮水,给孩子们洗澡,据说可以让孩子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健康成长,皮肤没有蚊虫叮咬),才可以戴上花肚兜兜,挂上香包,扣上彩虹色的绒线。这些美丽的绒线要一直戴到农历的七月七日那一天,才可以解下来,然后丢在房顶上,给喜鹊带走,去天上搭鹊桥,让牛郎织女相会。


      端午节,在我们老家,过去还有“忙端”和“闲端”的之说。忙端,就是吃了粽子就开始收割麦子了,人们要进入芒种忙收的三夏大忙时节了。闲端,是遇上闰月的年份,端午节在麦收季节之后到来。今年就是“闲端”。


        我们这里,过端午节的时候,还有在家院子的大门两旁插艾草和菖蒲的习俗,据说这两种草有驱魔辟邪之功效,其实是另有来历的。小时候听父亲讲,门门头插艾草,是为了纪念一个女子。传说,在古代匈奴人举兵侵犯中原,所到之处,一个活口不留。其中一个大将军在一村口路上正追赶带两个孩子的妇人,他发现这个妇人突然丢下怀里抱着的小孩,又抱起地上跑着的大一点孩子继续逃命。等追上了他们,那妇人求饶说,你杀了我和地上这小的孩子吧,我怀里的是邻居家的孩子,他没有亲人了。


这个大将军被这位妇人的义举感动了,于是在路边拔了一棵艾草,让妇女回家插在门上,同时他传令三军:“见艾不杀”。妇人回村里,又偷偷告诉别人,当匈奴大兵进入村子的时候,发现家家户户门头上都插了艾草。这一天,正好是农历五月初五日,后来,人们就在端午节的时候,插上艾草(艾与“爱”相通),来纪念这位非常有爱心的妇人。


       我们这里,端午节还有吃鸡蛋鸭蛋鹅蛋的习俗。人们往往把这些蛋和粽子一锅煮,节日的早上,每人几个粽子,一个蛋。我们小孩子家是吃了粽子,蛋儿却偷偷的放进包里,准备带到学校去“炫富”了——和别的孩子比蛋的大小。当然是拿大鹅蛋的同学最得意了,因为他的蛋最大。虽然口感不怎么样的。


                                写于2020年端午节早上





作者及精彩作品简介




作者简介


彭华基,男,汉族,1965年7月出生,毕业于江苏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现就职于东海县温泉镇中心小学,从事美术教育工作。业余爱好,户外运动,读书,写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