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到五十,尽量少说三种话,提早警醒自己,老了给自己留点后路

 历史子衿 2020-09-26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从小到大的人生感悟,在每一个不同的人生阶段,都应该有所领悟和收获,尤其是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更应该懂得修心养性。

圣人的人生感悟非常值得人们去研究,“五十知天命”是孔子自己,对自我人生的总结和剖析。

古代社会人们的寿命比较短,能够活到50岁就已经算高寿了。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到了50岁的关口,就应该对人生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人到五十,尽量少说三种话,提早警醒自己,老了给自己留点后路

到了五十岁,应该深刻认知到人生的艰难,做事不必再过于强求,只要对得起良心即可,不再奢求结果与得失。

但作为大千世界中的芸芸众生,又有谁能像孔子一样,有如此高深的见解呢?“知天命”是一种人生境界,更是对未来人生的态度。

古人认为,人到五十的时候,有三句话要少说,给自己留点退路,免得晚年遭人厌。

如果大家总是逆天而行,那么就算是人生百年,也只能是空余恨。所以平时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该说的话尽量少说,只有这样才能给自己留后路。

人到五十,尽量少说三种话,提早警醒自己,老了给自己留点后路

第一句:自以为是、指教别人的话少说

五十岁的人,无论是经历还是经验,都要比年轻人更为丰富。但是大家一定要记住一点,时代在飞速变化,现在早已经不是以前的社会了。

人们的观念、生活理念,和从前的人有着天壤之别,所以说长辈的经验并不好用,并不能全盘否认毕竟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对于任何人而言,50岁都是一个重要的阶段,纵使一生没有太多成就,也积累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看到那些对世界一无所知的年轻人,总想出于好心指教几句,这种好为人师的态度,很让人反感。纵然自己说的都具有现实意义,但也未必会被年轻人所采纳。

人到五十,尽量少说三种话,提早警醒自己,老了给自己留点后路

而那些想学道理的年轻人,早就可以从别人的一举一动中,学到了那些自己想要学的精髓。不想学道理的年轻人,就算不厌其烦的告诉他也无济于事。

圣明的贤者,面对旁人请求指点时都会自谦,这并非是他们没有指导别人的能力,而是害怕一直指点别人,最终导致自傲自满失了本心。

相反,一个总是愿意对他人指指点点的人,最终也会成为那个自断后路的失败者。

第二句:吹嘘过去,夸大自己的话少说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愿意吹嘘自己的人,总是在年轻人面前说出“想当年”, 自己是一个多么厉害的人,但现实却是一无是处。

人到五十,尽量少说三种话,提早警醒自己,老了给自己留点后路

如果自己是一个七老八的人,坐在摇椅上为子孙讲一讲自己从前的故事,或许子孙们还会对自己投来崇拜的目光。

但是一个跟50岁的人,就已经开始对自己的过去侃侃而谈,不仅显得为时过早,而且还有点自卖自吹。

枭雄曹操暮年写《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一个具有神奇法力的乌龟,虽然很长寿,但是最终也难逃生老病死。

他在这首短歌行的最后,感慨的写道:“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没有一句回忆过去、吹嘘曾经的话语,只有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活在当下志在将来,才是一个聪明人应该做的事情,只能抱着回忆生活的人,只会引来旁人的轻视。在他们眼中,你已经在走下坡路没有了将来。

人到五十,尽量少说三种话,提早警醒自己,老了给自己留点后路

第三句:满腹牢骚,抱怨生活的话少说

50岁是人生的一个重要分水岭,或许在50岁之前也曾雄心壮志,期待有一番大作为。

但是到了50岁的时候,一定要认清现实,毕竟都是普通人,到了这个年纪,只有踏踏实实的过日子,才能让自己的余生过得更加幸福。

《孟子》有言:“自暴者不可有信也,自弃者不可有为也”,孟子最痛恨的就是自暴自弃的人,他怒斥这种人不值得交谈、共事。

人若活到这个地步,就是自断后路。从乐观的角度去看,50岁只是开启人生下半段的一个开始,珍惜每一天相信才能体会到幸福。

人到五十,尽量少说三种话,提早警醒自己,老了给自己留点后路

结 语

50岁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告别年轻走向老年的转折点。如果从乐观的角度来讲,五十岁其实是人生下半程的开始,所以根本没有必要沮丧或难过。只要谨记平时少说这三种话,相信自己的人生也会过得更精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