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质地坚硬,一般很难折断。刚好遇到一些质地柔软的白术,可以切开断面观察。 发现断面色泽差异较大,我们来看文献中白术质量与外观的关系。 白术为菊科苍术属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的干燥根茎,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 主要含有苍术酮、苍术醇、白术内酯I、白术内酯III等。本品多为栽培品,主产于浙江、湖南、湖北、安徽、河北等地。 各产地生产条件以及加工方式差异,造成白术的规格等级有很大差别。 术,始载于《诗经·尔雅》,作为药用最早收载于战国时的《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中将术列为“上品”。此时并未区分苍术和白术。 唐宋时期的《新修本草》将术分为两类,即:“术有两种:白术叶大有毛而作桠,根甜而少膏,可作丸散用;赤术叶细无桠,根小苦而多膏,可作煎用”。 宋代寇宗奭所著《本草衍义》曰:“苍术其长如大拇指,肥实,皮色褐,气味辛烈,须米泔浸洗,再换泔浸二日,去上粗皮。白术,色微褐,气亦微辛,苦而不烈。 《开宝本草》云:“术,今处处有之,以蒋山、白山、茅山者为胜。十一月、十二月、正月、一月采好,多膏脂而甘”。 《图经本草》曰:“根似姜而傍有细根,皮黑,心黄白色,中有膏液紫色。以大块紫花者为胜,又名乞力伽”。 《本草品汇精要》曰:“根坚白、不油者为好”。 1984年我国颁布《76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对白术商品规格等级,作了明确的规定。 呈不规格团块状,体形完整。表面灰棕色或黄褐色。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 味甘、微辛苦。每公斤40只以内(最小个体不低于25克)。 无焦枯、油个、坑泡、杂质、虫蛀、霉变。 呈不规格团块状,体形完整。表面灰棕色或黄褐色。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 味甘、微辛苦。每公斤100只以内(最小个体不低于10克)。 无焦枯、油个、坑泡、杂质、虫蛀、霉变。 呈不规格团块状,体形完整。表面灰棕色或黄褐色。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 味甘、微辛苦。每公斤200只以内(最小个体不低于5克)。 无焦枯、油个、坑泡、杂质、虫蛀、霉变。 体形不计,但需全体是肉(包括武子、花子)。 每公斤200只以内(最小个体不低于2克)。 间有程度不严重的碎块、油个、焦枯、坑泡、无杂质、虫蛀。 白术药材断面颜色偏深,油点数量多,棕黄色渐至黄色,有裂隙但质地密实,断面平整者等级高,质优。 断面呈淡黄白色甚至白色,油点少,无裂隙,断面凹凸者,等级低,质劣。 白术药材表面光滑皱缩,质地密实而饱满,未开花打籽而及时采收的等级较高,质优; 而白术药材表面粗糙,质地松泡而呈枯朽状,在经过开花打籽后进行采收的等级低,质劣。 白术道地产区为浙江磐安、东阳、新昌、嵊州,以及毗邻的仙居、天台、义乌、奉化、缙云等市,统称为“浙白术”。 焦枯:白术因加工不当,使其出现焦黄色斑纹,或较大枯心。 油个:由于贮藏或加工不当等原因,使油质或油样物质泛于白术表面,变色、变质的白术称“油个”。 坑泡:白术中表面坑凹较大,质地松泡者。 菊花纹:指白术横断面裂隙较多,且外圈黄白色,中间颜色较深,形成“菊花纹”。 云头:又称如意头,指白术的全体多有瘤状突起,下部两侧膨大似如意头。 水分不得过15.0%,总灰分不得过5.0%。 色度:取本品最粗粉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55%乙醇200ml,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2~3,连续振摇1小时,滤过,吸取滤液10ml,置比色管中,照溶液颜色检查法试验,与黄色9号标准比色液比较,不得更深。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60%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35.0%。 仓库应当通风、干燥、避光,在必要时应当安装空调器及除湿设备,同时需具备防鼠、防虫、防禽畜措施。 地面应保持整洁、无缝隙、易打扫清洁。药材应存放在专门的货架上,同墙壁间保持足够距离。 应当防备虫蛀、霉变、腐烂、泛油等的发生,有定期检查制度。 文献资料学习先到这里啦,希望文末有熟悉白术的小伙伴,对我采集的白术形状和断面做分析补充。 实践出真知,喜欢听产地等药材一线的朋友,解读他们熟悉的药材。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 (1)中药白术商品规格等级及其行业标准研究 王浩 河北医科大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