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意左右,何以事君(资治通鉴卷一二六之四)

 德昌馆 2020-09-27

  北魏大军在盱眙之战失利后,向北撤退经过彭城,江夏王刘义恭震恐万分,不敢出击。有人来向刘义恭报告说:“胡虏正驱赶着南方一万多口人向北撤,晚上将驻在安王陂,距彭城有几十里地,现在咱们去追击他们,可以把这些人口全部救出。(虏驱南口万余,夕应宿安王陂,去城数十里,今追之,可悉得。)”刘义恭手下的大将都纷纷请战。刘义恭惧怕北魏,不敢主动出击,于是他下令不许出兵。

  第二天,朝廷使臣抵达彭城,传达文帝命令,要刘义恭全力追击魏军。这时,北魏大军已经走远,刘义恭派镇军司马檀和之率军向萧城方向追赶。北魏军队事先得到宋军即将前来,于是提前将所驱赶的南方百姓全都杀掉,然后北上。

  当初,北魏皇帝经过彭城的时候,派人告诉彭城守军道:“我们粮食吃完了暂且回去,等到你们的麦熟季节我们会再来。(食尽且去,须麦熟更来。)”江夏王刘义恭听到这个消息后,就准备把小麦全部割光,把所有人都转移到城里来。这时,镇军录事参军王孝孙说:“胡虏绝不会再来,我们可以保全自己。如果他们真的又回来了,这个想法也是不能实施的。因为咱们的老百姓留在城里很久,一直在忍饥挨饿,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他们完全可以出城挖些野菜摘些野果来充饥。一旦再让他们再次迁到城里,那么,很快他们就会饿死。老百姓知道自己一定会饿死,又怎么能听命咱们呢?倘若胡虏今后再来进犯,咱们等他们来了再割麦子也不晚。(虏不能复来,既自可保;如其更至,此议亦不可立。百姓闭在内城,饥馑日久,方春之月,野采自资;一入堡聚,饿死立至,民知必死,何可制邪!虏若必来,芟麦无晚。)”

  在座的人都沉默地坐着,没有人敢说话。长史张畅说:“王孝孙说的这些,确实有道理。(孝孙之议,实有可寻。)”镇军府典签董元嗣站立在武陵王刘骏的身边,他也劝说道:“王录事的意见是不可否定的。(王录事议不可夺。)”别驾王子夏说:“这一见解,果然不错。(此论诚然。)”张畅举一下手版,对刘骏说:“我准备让王孝孙弹劾王子夏。(下官欲命孝孙弹子夏。)”刘骏吃惊地问:“王子夏犯了什么事啊?(王别驾有何事邪?)”张畅说:“割掉麦子,让老百姓转移到城堡里,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决策,整个地方的安危都与此有关。王子夏身为一个州最重要的官佐,对此没有意见;等到听典签董元嗣这么一说,才立刻露出了笑容表示赞同。这种阿谀奉迎之人,怎么能够事奉君上呢?(芟麦移民,可谓大议,一方安危,事系于此。子夏亲为州端,曾无同异;及闻元嗣之言,则欢笑酬答。阿意左右,何以事君!)”王子夏、董元嗣听了张畅的话,都深感惭愧。刘义恭割掉麦子的计划于是也被取消了。

  按宋制,州以刺史为名义上的长官,但同时设立典签实际掌握大权。州别驾是刺史最重要的属官。所以张畅说王子夏对于一州重大决策没有发表意见,而一旦典签发了话,也跟风表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