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人吃面吃出了江湖

 xdd响当当 2020-10-01
SH

吃过上海大肠面,

还怕什么大场面。

“老板娘,来一碗大辣烤”

“小伙子,你好久不没来过了!”

老板娘不会清楚的记得我是谁,但她听到我点单说的是“大辣烤”,就知道了我一定是老食客了。这种听着像抗战片里地下党员的接头暗号,却承载着许多老上海人的回忆。

(视频来源于网络)

很多慕名而来的非上海食客觉得老板娘大嗓门很“凶”,态度差,大概只有从小吃着大肠面长大的上海人才会觉得格外亲切吧,就像周杰伦歌里唱的那句“爷爷泡的茶,有一种味道叫做家”。

没有分号,只收现金,苍蝇馆子的规模,排队可以排到让人低血糖,35年屹立不倒,还拒绝了BBC的采访,相比那些热衷上电视的网红店,这家叫“大肠面”的面馆才是我们心中上海面界的“模子”。

绝大部分喜欢吃面的上海人都喜欢吃大肠面的,所以本帮面馆里基本都会有大肠面。上海人吃面喜欢吃现炒的浇头,而这家最火的大肠面的大肠浇头恰恰不是现炒的!

竟然这样还能被上海人捧上天?

这里面的门道很多新食客并不知道,而很多面馆即使知道却又做不到。

如果你常来吃大肠面,跟旁边吃面的上海“爷叔”们攀谈几句,你就有可能知道这“肥嗒嗒”、“厚嘟嘟”又糯而多汁的大肠的秘密:这卤大肠是要从半夜就开始准备,一直烧到第二天早上开门,每一块都要清理的很干净,而且大肠的大小必须恰到好处……

“大肠面”的大肠面,是用心做的,这种对每一个食客的用心,老上海人是明白的,是会上瘾的。

辣肉面里的江湖,

一般人不懂。

上海人吃面,让许多北方人是看不懂的。如果你不是个上海老饕,也不会嗅到暗藏在“上海面霸”之中的硝烟味儿。

“辣肉面就是得是辣肉糜才正宗!”

“帮帮忙,辣肉丁才是辣肉面的灵魂!”

这场“肉糜正宗还是肉丁正宗”的门派之争究竟从何时开始的,没人知道,我只知道在二十多年前,我这辈的人还在以“五条杠”为荣的时候,我爷爷和他的“吃货朋友”们就在这事儿上互相“不服”了。

一晃这么多年过去,当年的臭弟弟也成了90后“爷叔”,不变的是喜欢。周末一有空,就会约上几位发小去吃面,从上海的不同地方出发去一家面馆。每次只要我做东,最后就一定会坐上220路公交车到松花江那边的终点站,去吃一碗220辣肉面——在“肉糜”派的主场,用心感化他们几个“肉丁”派。从不介意其他食客抛来的怪异目光,虽然从来没有感化成功过他们,但是有些快乐,只有我们自己才明白。

220辣肉面馆,很少有人知道它原来是开在东光明中学旁边的塑料大棚里的,本名叫“争强饮食店”,后来搬到220路终点站那边,食客们就直接把它叫220辣肉面馆了,后来老板索性就改了大招牌,谁也没想道,它会以这个名字,奠定了在上海辣肉面里的江湖地位。只要到饭点一定会排队,很多已经搬家的食客,甚至会横跨整个上海来店里吃碗辣肉面。

爱吃面的上海人就是这样的,只要面好吃,不管路再远、交通再不方便,也不管环境是不是高大上,更不管老板凶不凶、店名字时不时髦,反正只要面好吃,其他一概不重要。

至于肉糜和肉丁谁是辣肉面的正宗,借用《大碗宽面》里那句歌词——“我只身闯江湖,何必分出胜负?”

请你吃阳春面的上海人

值得深交

有朋自远方来,招待一碗阳春面,不亦乐乎。

说出来有点不好意思,我招待从外省市来的朋友,关系一般的吃海底捞、哥老官来为他们接风;只有特别要好的老铁,我才会请他们一起吃正宗的上海阳春面作为第一顿饭,而且是我亲自下厨,再配上烤麸、熏鱼等几道本帮小菜。

因为是老铁,才会真心喜欢我的这种“别有用心”;因为是老铁,才值得花心思去做一碗阳春面。

相比于苏式红汤阳春面,正宗的上海阳春面有着自己老的Style——一定是白汤阳春面,而且这个白汤一定是要用骨头熬出来的鲜高汤,绝对是不能加味精、鸡精的,然后加一勺猪油,撇上小香葱,这样才算得上是一碗有灵魂的上海style的阳春面。

阳春面可能是所有面里血统最高贵的了,传说是跟秦始皇有那么点关系,又是跟乾隆皇帝有那么点渊源;阳春面也可能是所有面里面最有文化的了,说是与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一的《阳春白雪》有那么点交情。

但在上海人眼里,阳春面是一种纯粹的情结——一份清香,一份醇鲜,一份矜持的怀旧,一份自赏的孤芳,一份回家的感觉。

别叹人间不值得,只需一碗阳春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