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体诗,必须要讲格律

 杏坛归客 2020-10-04
金光瑜:汉族,大学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政工师,业余诗人、作家、楹联家。生于黑龙江省青冈县,现工作、生活在大庆。中国楹联学会、诗词学会会员等。有楹联、诗词、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发表于《中国楹联报》、《中华楹联报》、《对联》杂志、《中华诗词》、国家机关刊物《国企管理》等国家级相关报纸、杂志、网刊上。获得过全国性征联征诗等奖励,有个别作品悬挂于景区、宗祠等。中华楹联、联斋、运河联声等网刊楹联、诗词主评,中国作家在线等签约作家。30多年,发表各种文字作品百万字以上

近体诗,必须要讲格律

金光瑜

每当看到有人说:我评价诗不看格律,内容诗意好就行,不要因律(或因辞)害义;还有人说:诗的格律如同镣铐,诗是带着镣铐跳舞,等等。其实这类人某种意义讲如同不懂诗为何物一样。

不讲格律,只求诗意好或不以辞害义,请问诗意好的标准是什么?谁说的算?只是你认为吗?别人还有不同的认为呢。再者意义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立场、不同观念等等下也是不同的;至于将格律比喻成镣铐,更是歪曲了诗的本质。

我们知道以前格律诗是吟唱的,如同我们现在的歌曲:有歌词、有曲谱,合起来才构成一首完整的歌。我们中国的先人,以前没有把诗句谱曲,却能将写好的诗吟唱出来,怎么唱?靠的什么?这就要靠字、句、结构、节奏、平仄、押韵、粘对等等技法来体现声调的高低轻重、节奏长短急缓等的抑扬顿挫诸变化来实现的,尤其在节奏点处体现更明显。我们聪明的古代先人,就是利用汉字、词、词组等本身具备的不同声、韵、调、节奏等,再有机地和字词搭配、联合起来,组合成一定字数和句数的“文”,这样的“文”不仅精湛工整、含意深刻,而且读吟出来节奏、顿挫、长短、高低、韵味等悦耳动听。是不见曲子却暗含着曲子的古代歌曲。像这种固定字、句,组合而成的“文”,不同的人(只要识字)“读”出来效果基本一样,这就是格律诗(也叫近体诗)的特点。所以古时称吟诗,而不同于今天叫读诗。此外,汉字二字组合后在表达意思上、简捷上、常用上相对最广泛、多见、准确,所以节奏点采用二字而节居多。这又形成了格律诗的平平仄仄的成对规则。

总之,近体诗,讲究平仄等格律,不是多余的,不是羁绊,而是必须的,否则那不叫诗。就如同今天的歌曲,没有歌谱只有歌词,那不叫歌曲一样。我们的格律诗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是国粹,本身自带着词、谱,是古代的歌曲,并且是流行加精典歌曲,只有中国才有。所以,近体诗必须要讲格律,还得准确,和内容二者不可脱离。

另外,诗、词、曲、联,一般认为其中的词、曲、联都是从格律诗中发展、派生而来的,理解了作诗为什么要按格律后,也就理解了后三者为什么也要讲究平仄等格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