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秘如皋| 如皋古代的盐业,就是这么牛!

 昵称37581541 2020-10-08

为何说如皋人的乡愁带着咸味——如皋古运盐河探寻(二)



古代如皋滨江临海,茫茫的海水和广阔的滩涂草荡,为“煮海水制盐”提供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长达两千多年的煮盐史,铸就了昔日如皋盐业的繁荣和昌盛,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让如皋扬名海内。盐业伴随着如皋的诞生、发展、繁荣,如花的白盐,始终是如皋游子抹不掉的记忆。

海水煮盐

江浙地区煮盐最早


如皋东郊汉代邗沟遗存

早在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就在包括如皋在内的沿海“招天下喜游子弟” 利用先民们煮海技术大力发展食盐生产,富国强兵。《两淮盐法志·历代盐业源流表》称:“蟠溪煎盐区为两淮、江浙地区煎盐之始”。公元前 195 年,汉高祖刘邦封其侄刘濞为吴王,吴王刘濞为便于盐业运输,下令开挖了一条由扬州茱萸湾东通海陵仓及如皋蟠溪的邗沟支道,将这里生产的食盐销往周边不产盐的地区,牟取暴利,累积了巨量的财富。这条古运河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人工运河之一,开凿之初名为“吴王沟”。如皋蟠溪因为地处海滨,成为吴国盐业的主要产区,也是全国煮盐较早的地区,并成为周边盐运集散地。

通扬运河(前身为汉代邗沟)

掌握核心技术

用海水煮盐技术起源于商周时期,唐宋时期,包括如皋在内的两淮盐民结合本地情况,发明出独特的煮盐技法,使淮盐得以高产量、高质量生产。

古代没有科学仪器测量盐卤,盐民把10个石莲(经过加工的莲子)投入卤水,根据莲子沉浮测浓度。《宋会要·食货志》曾经记载:“亭户得尝试卤水之法,以石莲一十枚掷之卤水中。如五枚浮起,为五分之卤,如七枚浮起,为七分卤”。

淋土法制卤
同时,盐民采用皂角加速食盐的结晶,《太平寰宇记》记述盐民“散皂角于盘内,起火煮卤”。皂角的使用大大节省了劳动力和燃料。

盐民发明的盘铁
盐民还改造了铁盘。在宋代以前,多是巨大厚重的铁镬(牢盆)来煎盐。宋代,盐民在继承汉唐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创造了一种新的铁盘,铁盘是由若干块铁片组成的,可分可合。用铁镬煮盐,每镬只不过十几斤,而铁盘每盘达百十斤,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另外采取的“晒灰采卤法”,不仅出盐率增进一成,而且盐质高,“色白、粒大、干”。

古代煮盐的铁镬

李白称赞 “吴盐如雪”

汉代刘濞封地叫吴国,国都定在广陵,今扬州,所产盐称为“吴盐”, 吴盐洁白如雪,备受推崇。

李白
唐代诗人李白在《梁园吟 》中写到: “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诗人杜甫对四川竺麻与淮南吴盐互为流通的情景进行描述: “蜀麻久不来,吴盐拥荆门”。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曾写下:“吴盐雪花白,村酒粥面浓”诗句,表现了作者朴素自然,淡然洒脱的生活情志。由这些诗歌,可以想见吴盐在古代多么受人民欢迎。
《古今鹾(cuó,指盐)略》:“品天下之盐,以淮南之熬于盘者为上。”明代皇宫每年用盐6万斤,都由包括如皋在内的各盐场轮流进贡。清末状元张謇评盐:“淮南为上,四川次之,浙东又次之。”“淮盐甲天下”可谓名至实归。

《古今鹾略》

规模大,产出多


唐代日本圆仁和尚经过如皋想象图

如皋自春秋以来成为盐业重要产地。唐代,泰州设海陵监,海陵监设如皋场负责盐务管理,唐开宝七年(974年)移监于如皋县,管“南四场,北四场。”唐《元和郡县志》:“元和年间(806—820年),海陵监岁煮盐60万石,年产盐量位居全国盐监、盐场之首。”唐开成年间(836-840),日本圆仁和尚《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经过如皋古运盐河时,写道:“盐官船运盐,或三四船,或四五船,双结续编,不绝数十里。”如此庞大的运盐船队,可见盐业规模之大、产量之高。清嘉庆八年,如皋盐场面积达2328平方千米,灶房1799所,盐工49487人,年产2000余吨,年纳税白银4537两,约占如皋年税收总量20%,规模和产出相当可观


唐代全国主要盐场(院)地图

如皋规模庞大、兴旺发达的盐业,以及所产生的丰厚的盐利,源源不断供济军政、惠及民生,滋养了众多的集镇和乡村,为如皋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如皋漫长而辉煌的盐业史,是如皋历史长河中最为浓重的色彩,它的富丽和铺张书写了“金如皋”的传奇。它是一股带咸味的乡愁,流淌在如皋人澎湃的血脉里。 

当代盐场

供稿如皋市委党史办(市地方志办)

编辑|阎语

校对|史勇华

点击在看

送你小花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