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什么是“隐性饥饿”? 易发隐性饥饿的人群 “隐性饥饿”的危害不容小觑 由于不全面的营养素摄入导致的隐性饥饿,会增加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风险。 超重、肥胖是隐性饥饿的高危人群,他们多是能量营养素摄入过多,但却可能缺乏微量营养素。 摄入过多高热、高脂食物,却又排斥蔬菜水果等有益身体的食物,再加上运动不足,就造成营养不良的发生。 皮肤病患者身体内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低于正常人群。很多痤疮患者都是维生素A、维生素E缺乏,白癜风患者更是伴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缺乏。 银屑病患者血液中硒、锌水平显着低于正常人群,皮炎患者存在锌、维生素D缺乏。 缺铁诱发贫血,可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还会降低人的注意力。 缺碘容易导致甲状腺肿大,还会造成呆小症,表现为人长不高和智力损失。 锌缺乏会使免疫力下降,还对味觉影响很大。缺锌时,由于吃东西不香,会使食量下降,容易面黄肌瘦。 此外,缺硒对心脏健康不利,缺钙易导致骨质疏松,缺叶酸往往造成出生缺陷。 ![]() ![]() 如何应对隐性饥饿?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推荐,除烹调油和调味品外,建议平均每天摄入的食物达12种以上,每周25种以上。 在生活中要达到平衡膳食,每天的膳食应包含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等动物性食物类、大豆坚果类及油脂类这五大类食物。日常三餐的食物组成和大致比例,可参考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搭配: 烹调时少油少盐,可避免热量摄入过多或影响其他营养素吸收。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减少过度加工,可减少维生素、矿物质损失。 蔬菜选择先洗后切,多用清炒或蒸煮、凉拌的低温烹调方式,以减少水溶性维生素C、维生素B的流失,最大限度地保存食物营养。 目前市场上有些强化某些微量营养素的食品,如加铁酱油、添加B族维生素的谷物早餐、钙强化奶等,我国也在培育铁、锌、维生素A强化的玉米、甘薯、小麦等农作物,可根据需要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