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教学的艺术》笔记之二

 成都书语 2020-10-17

《美国教学的艺术》第三章《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笔记:

        性别角色的定型很有意思:

       1.男性角色比女性角色受到更多的束缚。男孩和女孩都认为女孩可能会喜欢男孩的玩具和活动而不是相反。

       2.虽然男孩在性别角色上受到更多的限制,但普遍认为男性角色是较好的角色。女性所从事的工作仍然达不到男性所从事工作的地位、声望和收入的平均水平。

       3.青春期的性别差异,特别是在学业方面,在最近几十年中已经显著降低。当早期的经验相似时,许多的男女差异就不再存在了。在大多数测验中,包括数学和科学,有更多的男性要么处于最高水平,要么处于最低水平。

       4.性别角色和性别刻板印象的知识对教师来说十分重要:许多明显的性别差异是不重要的,甚至是不存在的,而其他的差异才是相当重要的。在所有的教育活动中,教师与男性学生的相互作用要多于女性学生,包括赞扬、鼓励、谴责、惩罚。

        5.艾里克森、皮亚杰、维果茨基的理论看的好烧脑,总结起来大概是:试图人为加速智力发展并没有什么结果。无论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感觉运动能力,从0岁到成人,都有其客观规律,并受到文化影响。不过维果茨基的支架理论认为,讲授和问题的表达水平应充分超前于学生的发展水平,从而向他们呈现一个真实的智力挑战,但不必太过超前,“要求儿童表现出更高一些的水平,发展过程将被提高。”

《美国教学的艺术》第四章《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的理论》笔记:

      这章照例是大量的专业术语,涉及的学科包括心理学、神经学、认知学、哲学、社会学,其中各种流派各种主义简直连人名都看得晕。所以我也照例放弃按体系的记录,只记我自己能理解、觉得重要的:

       首先,是心理学家对学习的定义:“由经验引起的所有相对持久的行为潜能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是由于疲劳、成熟、药物、损伤或疾病引起的。”这个定义初看枯燥,但后面一再涉及到的什么是学习、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就需要常常回过头来重温定义,才能理解。对我来说,许多育儿专家或个人经验得到的感性的结论,实际上是早已在书中展示的科学实验中得到验证的,大约象普通人只能记住结论罢了。

       学习分为动作学习、情感学习、认知学习,而看来一般学校教育最重视的是认知学习,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更关心人的个体性和独特性,更关注情感发展。巴甫洛夫那著名的条件刺激实验和华生的环境决定论综合起来,证明“学习应该是有趣的,这句古老的谚语不只是一个学龄孩子可笑的奢求;它直接遵从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

       一位教师使学生欢笑的同时,他在教学中可能会成功。“教师要尽其所能强化课堂中令人愉快的无条件刺激的频率、特性和强度。”我的感性认识是,在一个讨论氛围轻松的课堂上,在有幽默感的教师引导下,学习更有可能发生。桑代克的联结实验进一步说明,“满意导致学习,而烦恼不会产生遗忘,仅仅是使学习者去做其他事情。”“仅有重复并不会产生学习。”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让读者记住,“愉快的和厌恶的刺激都能被用强化或惩罚。”使用惩罚不是一种控制行为的好方法,有如下原因:惩罚通常没有示范或强调正确行为,而是仅仅吸引学生注意不良行为;惩罚经常通过产生强烈的不愉快情感来实现其目的(没有愉快的情感则产生不了学习);惩罚不总是消除了反应,有时会是压抑了反应,等等。这种“厌恶控制”仍然在学校、家庭中盛行,与之相反的是,“做好事经常得到的是不被惩罚,这实质上是负强化。”

        斯金纳的强化程式很有意思,简单来说,“在学习的早期阶段,在连续强化程式下我们表现更好,但如果后来我们被间歇强化,我们的反应更持久、更具可预测性。”一个连年长居第一的学生有可能难以适应新学校的竞争而停止学习,而偶尔但不是经常赞扬丈夫厨艺的妻子却有可能长久保持丈夫做饭的热情。

      还有一种“渐进式的差别强化”,证明人的行为是可以被“塑造”的,“如果没有人注意的话,班级中的丑角可能将不会总是丑角。的确,如果她的观众没有首先强化她,她可能永远不会被塑造成一个丑角。”而“通过使用强化和惩罚,教师塑造了学生的行为。”既然“教师是儿童时代强化的最有力施予者”,那么科学家认为教师必须懂得行为主义原理,并认为“行为主义原理对教学的有效性,要高于其他方法。”可惜的是,斯金纳说,“教育改革很少涉及到努力改善教学,因此,教师只是按照他自己的老师教他的方式在教学,不幸的是,这些传统方法主要采用消极控制技术。”

        除了以上提到的,学习的发生还与是否做好准备、社会文化影响、个体动机、榜样的力量相关。每一种理论都不是完美的,作者也指出其中一些的被质疑之处。我倒是发现榜样的“诱发作用”与公益理念有关:“如果一个人努力为社区组织、宗教活动和学校机构服务,那么这个人可能成为一个慈善家榜样。他的几个邻居可能会被他的事迹感动而在不同方面表现出仁慈。”我想这可能是成都微笑在五年中发展到2000名志愿者的重要原因,热情的父母们成为那个“诱发者”。

编辑:小小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