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卷下·黄直录》再论知行合一在线收听

 知行合一每事练 2020-10-28

各位朋友好,我们今天继续读《传习录·下卷》当中的一段话,这段话涉及到知行合一问题,黄直也就是黄以方,向阳明先生请教,什么是知行合一?我们看这一段文本。


一.知行分离 念行分作两事


“问知行合一”,那就是黄以方问。


“先生曰:‘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这段话在王阳明的《传习录》当中关于知行合一问题的讨论,实际上是很重要的一段。过去在批判王阳明为主观唯心主义的时候,这一条也是重要的论据。因为按照我们通常的理解,所谓的行是客观展开的一种方式、是外在的、是外向的。


可是王阳明在这里的核心要义是说,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意念的发动这个意思上面来讲的行,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意识本身的流动,意识本身的流动还没有展开为一种外向的行为活动,这个情况之下的行算不算是行?过去是质疑的,今天可能未必大家都能够接受这样的一个观点,但是我恰好要强调,这正是王阳明论知行合一的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正是在这个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的意义上面来说,知行才真正实现了它自身的本原的统一。  


王阳明也非常看重知行合一之说,现在有的朋友可能会说,王阳明开始讲致良知以后,就不再讲知行合一,这是不对的。知行合一,王阳明从龙场悟道之后开始说,一直到晚年提出致良知之后,仍然在说。王阳明的思想不像是有的学者那样,前后变动好像很大,王阳明的思想从龙场悟道以后一直到他最后,这个思想基本上是没有太多的波澜起伏的大转折。但是内涵是在不断深化,讲知行合一,讲到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这个意思,实际上已经达到了知行合一的真正本原之处。


所以王阳明在这里讲,须要识我立言宗旨,他不只是仍然在讲知行合一,并且仍然再说这是他的立言宗旨。宗旨的意思我想我们大家都应该是明白的,既然是宗旨那就是最重要的、最核心的、最基础的,根本要义,正是在这个意思上来讲,我们真实地予以领悟知行合一之意,对于完整的理解王阳明的整体思想,毫无疑问应该非常重要。我曾经把知行合一的理解分为四个维度,或者说四个面向,并且我也一再的强调,我说四个面向实际只是一个面向,说他有四个面向、或者说四个维度,只不过是为了言说的方便而已,哪四个面向?也就是在知行合一的这个理解上面我们过去实际上都讲到了。


我说第一维度是在知觉得意义上来讲的这个知,人都有知觉,知觉是就自我个体本身的心身本原的统一性来讲的,知渴则喝水,知饿则进食,这个是个体自我心身完整统一性。在王阳明的语境当中,这同样是知行合一,并且这是知行合一之所以可能的基础。王阳明那里讲的所谓的知行本体,实际上就是指这个意思说的。


第二个那就是感知,人不只是能够自我知觉,我们同样可以对所谓的外界的人、事、物等等进行感知,那就是王阳明讲的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这是感知,感知实际上是把自我心身状态的那种知觉外向扩展到了交往对象那里。我们过去也谈过这个意思,按照王阳明的阐释,这样的一种感知状态之下,如果我们的心身是没有被任何的私心、私意所隔断的,我们同样便呈现出了心身一体的完整的统一性,这也是知行合一。但是正是当我们自我的知觉,把它对外运用到交往对象那里的时候,知行不合一的可能性便已然存在,所以王阳明一定要讲诚意。


讲知行合一的第三个面向,这个知是在知识活动的意义上面来讲的。我们既然能够把知觉运用到交往对象那里,同时我们也同样变把交往对象摄入到自我的内心,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知识活动,当然包括伦理活动等等。总而言之就是个体和他人、他者交往过程当中来讲的,不论这个交往过程,是知识交往伦理交往,情感交往,审美交往等等这个没关系,在王阳明这个基本语境当中,这是知行合一的第三个方面。


第四个方面讲知行合一实际上就是致良知,要求把我们本然的、本原的、本在的、本体的自我之明德,也就是良知,通过自我的眼耳鼻舌声的全体活动,把它呈现出来。呈现到哪里去?毫无疑问是呈现到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呈现到一切和我相交往的交往对象那里。我们是在现实的交往过程当中获得我们自我的存在,同样是在现实的交往过程当中来表达自我的。总体上面来讲,这个表达就叫做致良知,实际上这都是知行合一。


二.念动即行 克去不善之念


那么或许有的朋友也不会赞同我的观点了,当然这个不要紧的,我们每个人都在发表自己的一个意见罢了,我也只不过是发表自我的意见。我们通常都了解所谓的一念发动,也就是我们产生一个意念,比如说我看到眼前有朵花,我先感知,一感知产生一种感觉,什么感觉?漂亮然后很可能基于这样的一种感觉,马上产生一念发动了——我想要,然后我就是手就会生出去,摘花了。


那么各位,我想要这一个念头出现的时候,是不是我伸出手去摘花的前奏,或者说所谓的内源性的动力,我想大概应该不会否定这一点。摘花可能是件非常小的事情,但是实际上任何事情变都是如此的,王阳明恰好是想说,当我们产生我想要这么一个念头的时候,良知本体是自动会呈现的,它会告诉你要不要摘、能不能摘、应不应摘?正是在这种关节之处,寂感之际,恰好需要下诚意工夫。诚意的意思就是要使我们一念发动的那个意、那个念合乎心体良知本身的本然状态,合乎才叫诚,才叫一;不合乎那就是不诚,那就是二。


王阳明在这个地方讲,通常人往往觉得这没啥关系,我一念发动处不诚,尽管我自己知道,但觉得那无所谓,因为我并没有表现出来日常的行为。可是王阳明恰好强调,如果我们总是处在这样的一种状态当中,意念发动是一回事,外在行动好像是另外一回事,这已经本原上不符合我们人本身自我的心身统一的完整秩序了。如果我们对此不加注意、不加重视,我们总是处在这种心身的二重分离状态当中,实际上我们便已经自我陷入于一种心身灭裂,这可是大事情。


王阳明讲,一念发动处诚还是不诚?我们自我是知道的。诚的那么你会表达为外在的行为,如果是不诚的,今天诚你知道自己没有表达出外在行为,我明天不诚,我觉得那没关系,我继续,谁能保证你外在行动不呈现出来?我们这里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一个方面是就一念发动处诚与不诚本身而言,我们要下诚意之功。另外一个方面,一念发动之处如果你下诚意之功,实际上这用我们过去人的话说,这就是天人交战之处,不善之念、不善之意,我们把它克倒了,使它合乎良知本体、合乎天道本身,那就叫做诚意。


 “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并且要克到什么程度?“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再次强调,这才叫做心上做功夫。这个心上的功夫,既是诚意,也是慎独;既是慎独,也是诚意,是把我们那个本然的良知、心即理的那个本心时时呈现在、全体呈现在我们自我的心中。  


唯此,我们才有可能确保我们外向展开的现实行为是和心体自身的本然实在状态,相互同一的,这叫做知行合一,也就是致良知。在那么短的一段文字当中,两次提到立言宗旨,这叫做一而再的强调。


这段话,如果我们继续做一点所谓的理论的分析的话,那么我想说,我只是提示一点,王阳明关于行这个界定,超越了、超出了通常意义上面所讲的那个意思,通常都把行理解为一种外向展开的行为活动。王阳明在这里讲,毫无疑问那个是行,但是外向展开的行,实际上是以内在的意识流动之行为基础、为本原、为根源的。没有内在的意识活动这个行作为前提,外向展开的行为的活动的那个行,是不可能的。


在知行合一的意义上面来讲,行是有两重维度的,意识活动之行,我们不妨把它叫做隐性的行;而外在展开的行为活动的行,我们也不妨把它称为显性的行。显性的行是隐性的行的呈现形态;我们也不妨说,所谓隐性的行是显性之行的前形态,而所谓显性的行,也无非是隐性之行的存在状态,发生了一个迁移而已,本来是内的现在迁移到了外,如此罢了。


王阳明强调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我们同样可以体会到,他完全是就人的自我内外心身完整的、本身原来如此的那种统一性 来说的。如果我们了解这一点,那么我们就不会对于自我的那些个坏的念头,不良的、不善的、不好的、不对的那样的一些念头的时时涌现了,掉以轻心,我们对此不掉以轻心,反观内省,严加审查,那就叫做克己。克己便也是诚己,我们自我的内外心身完整统一的人格状态,就是在这种不断的自我反观内省当中才获得真实体现的。


知行合一问题讲到现在,我想各位朋友或许也都有了自己的体会。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和外向通过眼耳鼻舌身展开的这个行,内外的关系,我想的的确确应当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特别重视。在心上做工夫,返归本原,一念发动处有不善,即把它克倒,并且是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那就叫做破心中贼。王阳明不是早说过吗?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便是破心中贼的根本方略。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