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因入职或单位福利体检,在买保险上吃了大亏!

 京哥保 2020-10-31

京哥说保,真精算师主笔

只推荐京哥看得上的保险

PS:本文文末有彩蛋!

现在的体检越来越多了,特别是在入职新单位时,大家不得不去体检;还有很多福利不错的公司,定期为员工提供体检的福利,也是一件蛮幸福的事情。但体检之后查出的身体异常,却经常阻碍了我们配置商业保险。

前几天,一位粉丝咨询京哥,自己的丈夫做单位入职体检,血检中的好几个指标超出正常范围比较多,顿时对身体健康问题非常敏感。这一事件立刻激发了想配置重疾保险的念头,却发现通过健康告知不太容易了。

有时候体检不得不做,就比如入职体检,当然体检也很必要,毕竟早查出问题早治疗。但如果还没为自己配置几份保障型的保险,就因为体检异常结果无法再配置保险,其实还蛮亏的。当然,遇到有些情况,我们在投保前也不得不去体检。

关于投保前体检,京哥今天和大家聊聊自己的经验体会。本文将通过三方面来阐述:

■ 配置哪些产品要体检?哪些不要体检?

■ 无需体检,应如何做到如实告知不会拒赔?

■ 人工核保,可能确实需要体检一下了

01

配置哪些产品要体检?哪些不要体检?

在确认健康告知之前,需要体检才可以购买几乎是因为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基于体检情况确定产品费率。这类产品需要基于健康状况来确定费率,所以在配置前必须进行体检。

先体检再购买,是“优选产品”的概念。体检结果作为确定费率的一个因素,身体越好,费率越低。例如:阳光人寿最近出随e保智能版重疾险,需要先体检,判断被保险人身体情况属于哪一费率档,才可以购买。当然,体检结果不符合要求,也面临被拒保。

第二:需要配置非常高的保额。对于一些高净值人士,寿险和重疾产品保障需求高,动不动便是配置几百万或者千万保障。对于这类情况,保险公司最基本的便是需要对被保人进行体检,必要时还会财务核保,简单说便是看财务工资收入是否与高保额相匹配。

保险公司本质是专业的风险管理公司,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来获得利润。其中,高保额件限制便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因为越是高保额件,逆选择风险便越大,此时通过必要的体检和财务核保是难免的。

除了以上两类情况,通常无需进行体检。我们在网上看到的各类保险,几乎无需先行体检,只要符合健康告知,便可以购买。

02

不需要体检就可以购买,应该如何进行健康告知?

在确认是否符合健康告知时,完全可以基于截止目前的历史医疗体检情况进行判断。

凭着解答很多粉丝关于健康告知问题而积累的丰富经验,在判断是否符合健康告知时,京哥建议大家做到以下两点:

1)基于目前已知的情况进行告知。已知的情况是指可能会留下记录,假如在未来理赔时,保险公司可能会调查得到的情况。例如:社保卡医疗消费数据;住院记录、体检记录等。

对于这一问题,大家可能最关心的便是,哪些情况保险公司能够查到?作为消费者,很多时候,为了能买产品,难免会产生隐瞒实际情况的行为。

首先,很明显无法被查到的检查可以不同告知。最典型的便是自己在家里查出了高血压,这是完全不用告知的,因为无法查证。

其次,使用过医保卡的医疗数据、体检记录、其他保险公司的拒保或理赔记录等需要尤为谨慎。比如高血压是通过在医院或体检机构体检发现的,那就挺麻烦了,在买保险时需要如实告知。一旦发生理赔,保险公司有权从各种渠道去调查被保险人的历史医疗记录,使用医保卡的医疗数据和体检记录便是重点调查对象;而对于同业的拒保或理赔记录,保险行业内部自发成立了反欺诈同盟,有过理赔情况的,一般可以查出来;

最后,调查成本、医疗数据记录水平对保险公司是否能够查到有非常大的影响。保险公司调查成本受到理赔真实程度、理赔款数额的影响。才买多久便出险,同时需要理赔几十万的情况,保险公司更乐意加大调查力度;而不同机构,被保人医疗和体检数据的记录程度也是不一样的,这一点其实很难把控哪些记录得到,哪些记录不到,不过随着联网程度的不断加强,记录不到的数据在未来只会是越来越少。

综上,京哥建议大家基于实际情况如实告知,以免在未来理赔时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2)健康告知问什么答什么。我们仅需要对健康告知问到的问题,进行告知。即使相关健康指标再差,若不在健康告知问询范围之内,便不会产生影响。

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有关情况提出询问,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言下之意便是,如果保险公司没有问询到的情况,便不需要进行告知。

03

不符合健康告知,可能需要进行体检了

很多时候,我们的身体情况并不符合健康告知,但并非不符合健康告知便一棒子打死不能购买。

如果是线下购买保险,需要将不符合健康告知相关项目的近期体检报告发送给保险公司,然后专业的核保人员进行核保,判定是否可以购买;

对于线上购买保险,现在很多产品在健康告知之上,进一步提供智能核保功能,某些情况下,智能核保系统需要被保人提供近期的体检情况。

在此列举一个网上配置保险的例子。

A先生想配置重大疾病保险,但因为2年前患急性甲状腺炎无法通过健康告知(违反了下图中曾患过甲状腺疾病的健康告知):

<<某重疾险产品健康告知页面>>

于是,进一步进入智能核保,在判断A先生属于急性甲状腺炎的情况下,进一步询问了近半年A先生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超声复查结果是否正常。

<<健康告知不能通过后进入的智能核保页面>>

此时,如果A先生没有近半年关于以上两项的体检报告,便无法进一步智能核保,想配置产品,就必须要对甲状腺进行检查了。

04

总结

是否满足健康告知,对未来能否获得理赔有非常大的影响。大家在配置保险前,务必需要认真核查自己的情况是否满足健康告知。

翻看了很多保险公司的理赔数据,其实没有哪家保险公司能做到100%赔付,很多拒赔案件就是因为未如实告知导致的。

但满足健康告知并不是需要先去做一个全身体检再来确认是否符合健康告知,这样做没有必要,而且可能因为体检出问题而不能被承保或者加费承保了。

我们要做的,是基于目前了解的实际情况,回答好健康告知要求的问题即可。

总而言之,配置保障产品前尽量不要去体检;想体检之前,尽量先配置好一些基本的保障产品,避免因为体检结果发生不必要的麻烦。

希望这篇文对你有帮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