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乏力、没精神,都得补气吗?原来中医还有以泻为补的方法。

 新路成功 2020-11-06

很多朋友来就诊,都会说自己乏力,浑身没劲,也会给自己下个诊断“气虚”,好像很有道理,浑身没劲就是虚吗?不一定,就像工资发迟了,不一定是没钱了,财务请假也会推迟发工资。

人乏力除了气虚,肝郁,湿重都会有乏力,没精神的症状,下来我们一一说一下,如何让气虚的身体恢复活力。

一 以泻为补法:就是我们说的气郁乏力:虽然乏力,但是语音不低微,说话声音大,和老公吵架中气十足,往往还是胜利一方,舌也不淡,脉也不弱,一按就有,细而有力,这类人不用补气,反而需要行气,就是我们说的疏肝健脾,喝点郁金,玫瑰比人参效果好太多。

湿气重的朋友也会乏力,但是需要干活时,力气还是很足的,这类人舌有血色,苔腻,舌体胖大,脉比较滑或者濡软,按着还是很有力的,这类朋友也不用吃人参黄芪,适当跑步出汗就是最好的补药,小汗出而湿气化,乏力就慢慢改善了。

气,也要分阴阳,所以气虚有偏阳虚,也有偏阴虚的,还要分直接补,和间接补。

二 气虚直补法,这个方法适用于真正的气虚体质,舌淡脉弱,浑身乏力,面色萎黄,皮肤不华,可以推荐喝四君子汤,具有补气,益气健脾之功效。主治脾胃气虚证,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属脾胃气虚者。各位朋友请留意了,这个方剂仅仅对“能吃而没有按时吃饭,导致营养不良”的气虚患者,如果胃口不佳,这样呆板的往里边灌,会加重脾胃负担的,这个时候可以加陈皮或砂仁,帮助脾胃运化,这个方剂非常适合宋金时期,百姓流离失所,没有杂交水稻,蝗虫一过,基本庄稼颗粒不收,人们没有饭吃,胃气不能得到补充,而出现面黄无血色,气虚发热等,现在人饿不着,都是吃太多,不能运化而气虚,不能直补了。

三 温补中焦法,这个方剂适用于除了气虚,还怕冷的患者,可以简单认为“脾阳气虚”,小建中汤中加饴糖补虚外,主要是桂枝和白芍两味交泰阴阳,阴阳交泰气始生。小建中汤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主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细弦。

四 气阴双补法,适合气虚有热者,热不除则食气。气始终补不足,可以适当服用生脉汤。生麦汤益气养阴,敛汗生脉. 多用于治疗气阴两伤证,,肢体倦怠,气短声低,汗多懒言,或干咳少痰,口干舌燥,舌干红少苔,脉数而无力。

五 温补下焦,这个方法,适合老年人消化不良,《内经》明确提出四十肾气减半,所以四十岁以后出现的消化不良,多因胃下无火,难以腐熟食物,消化不良同时,伴有腰困要冷,眼袋重,同时黑眼圈,舌根很厚,脉沉尺弱甚,可以用温补命门而暖土(脾为土)。

六 去邪扶正法健脾丸,此法多用于小孩或者年轻人,不知饥饱,吃得太多而不能消化,出现食积停胃,又讳疾忌医,不及时治疗,久而久之,脾也虚,食积也重的朋友,单纯补脾补肾加重食积,需要补脾同时健脾,或者补脾肾兼健脾消食。此类患者舌腻而色淡,脉滑却不经按,一按就跳不动了。

以上六法,是作者在临床中常用的大法,仅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果同仁有更多的补气方法,望不吝赐教,相互学习。非作者同意,请不要在其他平台转载,尊重他们劳动成果,也是一种美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