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创作之意象塑造

 杏坛归客 2020-11-08

所谓意象,是诗歌艺术的表现形式,是诗人通过对物象(物象词)赋予的寄托、情感的产物,是作者心理活动的艺术结果。而一个完整的意象,是靠若干个意象词来完成。

写诗是离不开意象的。那么,在塑造意象、完美意象前,首先要搞清意象的属性。但是,在搞清这个问题之前,更要搞清意象词的特殊性和普遍性。说它的特殊性,一是因为意象词是诗歌中特有的一种表现形式;二是因为诗歌除了运用这一形式外,还把意象词划分为了多种属性。所以千百年来,诗人们无不为塑造意象、完美意象作不懈努力。有人认为,古埃及《亡灵书》(成书时间在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之间)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作品,而我则认为中国的《诗经》才是世界上最的文学作品。虽然《亡灵书》成书比《诗经》早了一点时间,但《亡灵书》较多的记载了本乃伊的**、木乃伊在墓室中的保管事项、如何通过冥界诸神的审判等事项,只是事态的记录,没有意象的塑造和运用,算不上文学作品。而《诗经》才是一部艺术极高、艺术完全成熟的文学作品。它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读过的人都知道,《诗经》的艺术成运用了赋、比、兴表现手法,成熟的塑造意象,通过完美的艺术意象加以表现,抒发了先民们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感受、赞颂和对社会黑暗面的揭露、鞭笞。后来,随着多种文学体裁的出现,意象的塑造也被运用到其它体裁的文学创作之中,如赋、楹联、散文等。

一、意象的普遍性、特殊性及其作用

说到意象的普遍性,因为在我们现实中意象是常见的。譬如小孩子拿着一根棍子夹在双腿间当马骑,常常玩的很带劲、很开心,这是因为小孩赋予了棍子马的意象。再如我们下象棋,满盘棋子都是意象,棋盘也是意象。因为把棋盘当作战场,中间就是楚河汉界,那几个棋子便成了千军万马,自己则异想天开的当上了大将军。于是乎双方大动干戈,连大炮也用上了。输一个棋子如割自己的肉,输一盘棋如丧考妣,甚至闹出人命。一个不会下棋的人往往纳闷:两个人拿几个小圆木头块一来一去的有什么意思?他为什么有这种想法?因为他不懂那几个木头块的代表意义,不懂得什么是意象。

 我们写诗歌的道理也是如此。诗歌创作要用赋和比的手法,赋什么、比什么。赋和比就是把自己的情感、思想、寄托、意图移情到某些事物上,或借他们比喻达到达到兴,也就是抒发或表达情感、思想、寄托、意图的目的,以便达到兴的目的,为此运用了物象词。如:树、花、草、圆月、残月、流水、巨浪等等,这些寄托物便是物象,当我们赋给了情感、思想、寄托、意图等等之后,它们便升华到了意象。物是象的载体,意是物的灵魂,意与物的结合产生了意象。

由物象到意象是一个飞跃,是一个升华过程,因而我们选择物象、运用物象必须前呼后应,整体上和谐。做不好这一点,复合意象会自相矛盾,破坏了诗的整体意境,使作品失去应有的光彩。

当然,诗歌中的意象是高级的、复杂的、丰富的。中国诗歌写了近三千年,有许多意象已经固化下来,譬如圆月象征团圆;梅花象征坚韧、高贵;桃花象征少女等等。我们在运用这些固化意象的同时,应当与时俱进的创造出新的意象,这样才会使作品有新鲜感,有时代感,跟上时代的节拍。

以上所谈的意象仅是个体物象,个体意象是不能组成诗的,因为任何一个个体意象都是独立的、单一的、枯燥的,只有把若干个个体意象艺术地的拼接成复合意象,形成诗的语言、诗的篇章,作者的的任务才算真正完成。这就是意象词的特殊性。

二、意象词的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各地形成了不同地域文化。在千百的诗歌创作过程中,许多意象词都是中华民族固有特征,都有历史和地域特色。比如“长亭”、“驿站”、“兰舟”、“雕车”、“玉壶”、“灯火”等等,这些都是中国古代用的意象。“芳甸”、“南浦”、“扬州”、“红豆”、“芭蕉”等是诗词中国南方的意象词。而“炕”、“塞外”、“边关”、“大漠”、“长安”、“狼烟”、“蓬莱”等则是诗词中国北方意象词。如果再细心研究会发现,哪些意象词是哪一个地方区域的,只要读到这样的意象词,很快明白诗人叙述的是哪个地方。

意象词是有时代性的,比如上面提到的“长亭”、“驿站”、“兰舟”、“雕车”、“玉壶”、“灯火”等等,都是古代意象词。大部分古代意象还被诗人们运用,但有些古代意象词失去生命。比如“罗衣”、“雕车”、“兰舟”、“画堂”等等。但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又根据实际需要塑造出新的意象词。

如张栋的《中秋黄昏村行》:

机器轰鸣收割忙,堆金垛玉喜归仓。

谁家过节炊烟起,先把夕阳来煮香。

其中“机器”是现代物象,把它赋予情感和意义后便成了意象词,一场宏大丰收景象便由此产生出来。再如张文富的《初骑OFO小黄车》也把现代物象运用到诗中,使作品增加了新鲜、灵动、富有时代气息。

附:《初骑OFO小黄车》

逝水年光唤不回,猎奇心在未全灰。

蜗居虽耐昏连晓,鸦噪还惊去复来。

最好单车常转动,不妨大野自徘徊。

人于天地春残后,饱看榴花点碧苔。

三、意象的塑造

有个石匠,在山里发现一块质料很好、形状有点像佛的石头,他气喘吁吁地背回家,每天雕琢不止,用了很长时间精心雕琢完成了一尊佛像,立马跪下叩头朝拜,嘴里还振振有词,从此每日虔诚地焚香、叩首、供果从不间断。本来是块石头,雕成佛像后其材质依旧是石头,但石匠朝拜的却是佛。为什么?石匠把那块石头看成了佛。

这只是意象的塑造简单过程,而诗歌的意象塑造并非这么简单,但道理相同。诗歌是讲“情”的。诗人每作一首诗,都将“情”融入其中,并以此打动读者,而“情”恰恰是靠塑造意象来完成的。那么,什么是诗之“情”?本人认为,诗之情有两层含义:一是“情感”之情,二是“情景”之情。所谓情感是诗人或读者对作品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而“情景”则是诗人通技术手段营造的一种气韵场合,也是一种意境。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诗人们总是用尽了全身解数塑造意象,以期达到目的。那么,怎样塑造意象?仔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用蒙太奇的手法、即意象词的并列塑造意象。

蒙太奇是拍电影的手法之一,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的意思。用在电影艺术中,即选择多个不同镜头,当不同镜头拼接在一起时,往往又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立存在时所不具有的特定含义,因此组成一段完成的画面,完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以此打动观众的心灵。

作诗、填词借用这一手法,虽然在命名上新鲜,但在实际运用中早有先河,比西方艺术界提出这一概念要早几千年。例如中国最早的诗歌《弹歌》(无名氏):“断竹,续竹;飞土,逐宍(ròu)。”,它用了四个动词刻画了四个画面,完成了古代人捕猎的场景。而在这一手段运用最精彩的当数元代的马致远,他的《天净沙·秋思》就是非常成功的一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第一句,他用了三种物象描绘一个凄惨场合,让读者很直观的通过这三种物象构成心理悲凉。“枯藤”、“老树”已经给了人伤感刺激,偏偏又安排一只“昏鸦”在那上面,这不是“屋破偏逢连雨天”么?接下来,又用“小桥”、“流水”、“人家”三个物象,表述三个画面。这三个画面与第一句的三个画面不同点是词性有所不同,前一句三个意象词全是偏正名词,而后一句多用动感名词营造出一个质朴的乡村意象,用反衬的场面进一步增强了“秋思”的强烈感。这还不算,诗人又让羁旅之人走在秋风萧瑟的古道上,那马匹已骨瘦如柴,这归乡之旅多么遥远、多么艰辛啊!更让人共鸣的是后面的画面:西天欲暮,断肠人独在天涯,笔到此时,已无法再写下去了,这首小令因此为千古绝唱。

(二)用叙述式方法塑造意象。

叙述,就是说话、讲故事,也是诗歌里常用的方法,《诗经》的诗多是用这一方法。而在今人的诗歌中,毛泽东的《十六字令.山(三首)》

可谓是最成功的范例,下面选其一进行简述。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词的开头就是“山”字,真可谓“开门见山”!因为这个小令是平韵入词,“山”字的声母是“Sh”,发舌面音;  韵母是“an”,发开口音,声调是阴平,读时有平缓、自然的感觉。作者把它当作主题放在开篇,像闲说话一样给你讲故事。尔后,紧扣主题:“快马加鞭未下鞍”,把故事内容重笔一带而过。更值得一提的是,过山时已经是快马了,偏偏又“加鞭”,真是快到极致!而这,只写了快,待到翻过山,才告诉你山的险,“离天三尺三”!世上还有比它更高、更险的山吗?这就是通过叙述所表达出的技巧,成功的塑造意象的成功之例。

(三)用递进式方法望造意象。

还是以毛泽东的词为例。他的《水调歌头》下片这样写道: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词人为了构思自己和国家的蓝图,首先要“更立西江石壁”,进而以“截断巫山云雨”的句式,最终完成“高峡出平湖”,实现长江之水造福人民之目的。这里的递进十分巧妙,动词“立”和“断”都是去声字,暴出刚劲、有力之声,为“高峡出平湖”美好画面掷下铿锵之笔。

(四)渲染式方法塑造意象。

这是从全篇布的角度来讲的。在一首诗或词开篇之始,着力营造一种气氛或是意境,为下篇留下伏笔。例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开篇便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如电影特写,先给一大场面,让读者进入恢宏的灯节之中,而后再娓娓道出“宝马雕车香满路”一系列小的场景,把这首词的主角“那人”隐入其中,为在下片的推出作一作出最好的铺垫,使意象渐渐丰腴起来。

(五)用典故或化用前人之名句塑造意象。

这是诗人常用的手法。三千年来,中国的历史典故和古体诗篇多如烟波浩渺,名篇佳句多如繁星。因此用典故或化用名句,为自己的诗句起会到事半功倍、画龙点睛的作用。而许多名人大家也都运用这一段,把名句化用得更加精彩。这些例子不枚胜举,恕不再淡。需要指出的是,用典要用知名典故。大家都不熟悉,也就带来阅读困难,读者不可能一边读诗,一边去查阅大量的资料一边读你诗。同时用典不宜太多,不要牵强附会,不要为了用典而用典,借用典显示自己的才华往往让人生厌。再则,化用名句有增字法、减字法、换字法等,这些都要从实际出发,不能生搬硬套。单纯的为了化用,如不得当,往往是破坏了名句,自己诗句也精彩不起来,偷鸡不成反折一把米。

诗歌意象的塑造是多方面的,以上列举的只是一部分,同时还要通过修辞、结构布局等方面才能完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